廣藿香 廣藿香的功效與作用
廣藿香
別名:大葉薄荷、山茴香、水蔴葉。
性味:味辛,性微溫。
歸經:脾、胃、肺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地上部分。
形態特征:全株長30-60cm,多分枝,枝條稍曲折。莖鈍方柱形,直徑約2-7mm,節間長3-13cm;外表皮灰褐色、灰黃色或帶紅棕色;質脆,易折斷,斷面中心有髓;基部老莖類圓柱形。直徑1-1.2cm,具褐色栓皮。葉對生,皺縮成團,展平後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長4-9cm,寬3-7cm;兩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楔形或鈍圓,邊緣具大小不規則的鈍齒;葉柄長2-4cm,被柔毛。氣香特異,葉微苦。
廣藿香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鮮者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浸泡患部;或研末調敷。
炮制:除去殘根和雜質,先抖下葉,篩凈另放;莖洗凈,潤透,切段,曬幹,再與葉混勻。
廣藿香的功效作用功效: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
主治: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廣藿香的禁忌陰虛者禁服。
廣藿香的附方1、治療暑濕表證,或濕溫初起,濕溫並重,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可與黃苓、滑石、茵陳等同用。(《溫熱經緯》)
2、治濕濁中阻所致的脘腹痞悶,少食作嘔,神疲體倦等癥:常於半夏、丁香等同用。(《和劑局方》)
廣藿香的相關論述1、《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霍亂、心痛。
2、《本草逢原》:藿香入手足太陰。芳香之氣助脾醒胃,故能止嘔逆,開胃進食。溫中快氣,去瘴氣,止霍亂,治心腹痛。凡時行疫癘,山嵐瘴瘧,用此醒脾健胃,則邪氣自無容而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