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食譜大全 - 端午節為什麽要吃粽子?

端午節為什麽要吃粽子?

1,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根據傳說,這些民間活動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三閭的壹位醫生和詩人。昏庸的楚王因為奸臣的汙蔑,不但沒有采納他聯合抗秦的主張,反而把他流放了。公元前278年,秦軍征服了楚國的首都。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立即劃船施救,壹路到洞庭湖,卻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為了悼念,楚國人民悲痛萬分,紛紛湧向汨羅江,向屈原表示敬意。漁民劃著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壹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扔到河裏,說魚龍、蝦蟹都吃飽了,不會咬醫生的身體。人們看到後紛紛效仿。壹個老大夫拿了壹壇雄黃酒倒進河裏,說要用藥把龍水獸打暈,才不會傷到屈大夫。後來,人們怕飯團被龍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米飯,再用彩色的絲綢包裹,使之發育成褐色的種子。

2.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子”這個字叫“巴”,粽葉包著米。從飯,聲音別扭。西漢時,粽子被視為端午節最早的食品,應該是壹種“貓頭鷹湯”。引用《史記》、《孝經》記載:“漢朝派貓頭鷹到董軍,五月五日,為貓頭鷹給百官做湯。吃它是因為惡鳥。”大約是因為貓頭鷹很難捕捉,所以吃貓頭鷹湯的習俗沒有持續下去。備案是端午節的主角——粽子,出現在東漢以後。直到晉代,粽子才成為端午節的節日食品。粽子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