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民俗有哪些?
原名“崩龍”。是西南邊疆現存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壹。他們主要生活在雲南省瀘西縣三臺山和鎮康縣龍軍。1985 9月17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更名為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母語,常用傣語和漢語。信仰小乘佛教中的潤教。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蕎麥、土豆等。,擅長種茶。
德昂族的潑水節
德昂族也慶祝潑水節。清明節後的第七天,德昂族潑水節最有特色的習俗,除了潑水祈福和象腳鼓舞之外,就是給長輩洗洗手和腳。那時,每個家庭的年輕壹代要準備壹壺熱水放在大廳中央,邀請他們的父母和其他長輩出來坐在大廳裏,給他們磕頭,請他們原諒他們過去壹年的孝心。長輩們也要檢討自己過去壹年做得不夠給晚輩做榜樣的地方。然後,晚輩們為長輩們洗洗手和腳,互相祝願來年有壹個和諧、勤勞的氛圍。如果父母去世了,兄弟姐妹、嫂子、姐夫都會成為洗手洗腳的對象。
這個習俗來自壹個古老的傳說:清明節後的第七天,壹個不聽話的兒子在山上幹活。看到幼鳥反哺的場景,他意識到了什麽,決定好好照顧媽媽。此時,他媽媽正準備來山上給兒子送飯,不小心滑倒了。她兒子來幫她,她卻以為他兒子是來打她的,撞到了壹棵樹上。我兒子非常後悔,他砍倒了樹,把它雕成了他母親的雕像。每年清明節後的第七天,他都會在灑滿花瓣的溫水中清洗雕像。後來演變成壹種習俗。
習俗
德昂族大多信奉小乘佛教。在大多數村莊,他們有自己的佛教寺廟,供奉佛教徒和年輕的僧侶。所有小和尚的素餐都是全村輪流給的。在壹些德昂族中,曾經有見殺不吃,聞聲不吃的習慣。直到1950,這些情況才有所改變。逢年過節,習慣互相招待。宴席上不管上多少菜,總要有壹碗素菜用新鮮蔬菜白煮。吃的時候要蘸辣椒水,別有風味。真的很難忘!
婚俗
德昂族青年男女在訂婚儀式上要斬雞頭。如果把雞頭和雞身分成兩半,雙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贊成這門親事,就不準殺雞。婚禮通常持續3天。3天之內,村裏的男女老少都要去新郎新娘家互相祝賀,新郎新娘的父母要擺酒席,伴著二重唱,歡歌笑語壹夜。
飲食習俗
德昂族絕大多數以大米為主食,部分地區混有玉米和土豆。都是以蒸、燉的方式食用,擅長制作各種食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餃子等。
蔬菜的種類很多,竹筍是壹年四季都可以吃的蔬菜之壹。除了鮮的,大多加工成酸筍或筍幹。其他蔬菜的消費習慣用酸筍炒菜。酸筍用途廣泛,即使燉雞、炒肉或煮魚時,也要用酸筍調味。受當地漢族的影響,很多漢式泡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見的配菜。
德昂族種茶歷史悠久。茶不僅是德昂族人的常備飲品,也是饋贈親友的最佳禮品。德昂族也喝酸茶,也叫濕茶,古代叫谷茶或賣茶。味酸,能生津止渴。還具有解暑、清熱、消食的作用。喝的多是自家釀的竹筒米酒。
假日和節日
德昂族的傳統節日大多與佛教活動有關。比如在潑水節、收節、開節、燒白柴等節日上,要敬佛。
開幕當天,有寺廟的村莊將舉行“葛亭節”(慶祝豐收,品嘗新米的味道)。傣族歷65438+2月13這壹天開始準備,會有做新米、煮新米、做年糕等活動,並選出兩塊年糕送到村裏的公房(供全村人祭拜的房子),第二天全村開。
燒白柴那天,各家各戶都會殺雞備酒,全村人都會聚在壹起吃壹頓。各家還會做各種糯米糕,用芭蕉葉包好,蒸熟了壹起送給對方,品嘗對方的風味。新婚夫婦會帶著加糖的年糕去村領導和長輩家裏祭拜。
德昂族還有祭祖堂、村神、土地神、龍、姑娘等儀式,其中端午節最有趣。通常到了春天,要殺豬殺雞的時候,祭司們會畫紙龍,大家壹起鞠躬,然後壹起喝酒野餐,喝醉酒後互相打罵,發泄平時的不滿。不允許任何人在這裏勸阻妳,直到雙方精疲力竭,第二天再互相道歉。
[編輯此段]藏族人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壹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他們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禁忌。
1.當兩個朋友久別重逢,互相問候或聊天時,妳不能把手放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在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服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女性不要在經常有人經過的地方掛衣服,尤其是褲子和內衣。
4.不要在房子裏大聲吹口哨或哭泣。
5.家人不在家,客人剛走,中午和日落後,藏歷新年第壹天,不能掃地,不能倒垃圾。
6、外人不能在死者親屬面前提死者的名字。
7.今年應該做的工作明年做不了,比如織毛線、毛衣、地毯。
8.黃昏時分,不能隨便到人家家裏去,特別是人家會有生過孩子的孕婦和剛生完孩子的婦女或重病患者,陌生人不能去。
9.中午過後,家裏的任何財物都不能拿出來。
10,壹個妳沒去過的山和懸崖峽谷的陌生人,不能大聲喧嘩。
11、餐具、鍋、盤等。不能被跨越或踐踏。
12.家裏兩個人同時出門,走反方向。他們不能同時出去。他們必須前後出門,出門的時間要分開。
13,女人晚上不能梳頭洗頭,不能蒙著頭發出門。
14.使用掃帚、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妳必須先把它們放在地上,然後另壹個人會把它們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戚朋友去妳家做客或者拜訪妳的時候,都會送妳壹些酥油茶或者青稞酒作為禮物。客人走的時候不能什麽都空著,壹定要留壹些在裏面或者自己換壹些東西來裝。
16.有缺口或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或給客人倒茶。
[編輯此段]彜族
火把節是所有彜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彜族地區。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也慶祝這個節日。農歷6月24日的火把節是彜族人民最隆重、最盛大、最壯觀、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日,也是全民的盛大儀式。火把節通常在農歷6月24日或25日舉行,為期三天。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鬥柄,北鬥七星,指出彜語支系各族都要過火把節。有學者認為,這個節日原是彜族十月歷中的壹年壹度的節日,火把節也叫七夕節。有“大年三十星星回天”的說法,相當於彜族歷法的過年。因此,它也被稱為中國新年。彜族火把節,即彜族年。在彜族人的眼中,火象征著光明、正義和繁榮,象征著壹種可以摧毀壹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彜族人民歡樂、友愛和幸福的節日。
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古老而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間舉行火把節,大多是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動有鬥牛、打山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比賽等。在新時期,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節”為期三天:
火把節第壹天:祭火。這壹天,每個人都穿上自己心愛的衣服,其樂融融。每個村寨都會殺牛羊,擺酒席,各種肉食,香香甜甜的酒,香氣四溢。如果妳崇拜它,上帝會贊不絕口。當夜幕降臨時,村莊附近的人們會在老人選定的位置設立祭壇,並以傳統方式敲擊石頭點燃火焰,畢摩(彜族民間牧師)會念經祭祀火神。然後,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拿著畢摩的艾草做的火把,在田角徘徊,模仿阿舍的火驅蟲的傳說。
火把節第二天:傳火。每個家庭都聚集在祭壇的聖火下,舉行各種傳統節日。男生要模仿傳說中的阿提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鬥羊,鬥雞。姑娘們模仿傳說中的阿詩瑪,穿著漂亮的衣服,撐著黃油傘,唱著《多洛霍》,隨著身體起舞。這壹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彜族家庭的選美比賽。年長的人要根據阿詩巴的勤勞勇敢、英氣俊朗、阿詩瑪的善良聰明美麗等傳說中的標準,從少男少女中選出年度俊男美女。夜幕降臨,壹對對有情有義的男女,在山中,在溪邊,在黃油傘下,撥動秦越,彈奏琴弦,互訴相思。因此,有人把涼山彜族國際火把節稱為“東方的情人節”。
火把節第三天:送火種。這是整個涼山彜族國際火把節的高潮。在這壹天夜幕降臨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舉著火把跑來跑去。人們把火把聚集在壹起,形成壹堆堆巨大的篝火,快樂的人們圍著篝火盡情地唱歌跳舞。場面極其壯觀。因此也被稱為“東方狂歡夜”。
彜族人認為火把節後長出的谷穗和火把壹樣粗。後人以此為祭品,驅趕家中的鬼怪邪靈,以保人畜平安。節日期間,各族青年男女或點燃松木做成的火把,到村裏田間地頭進行活動。壹邊走,壹邊在火把上灑松香祈求新年,除汙穢求好運;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者舉辦大型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人們也利用聚會進行社交或會見戀人,並在節日進行商業活動。
香港海關
農歷新年是中國傳統的盛大節日,相信中國沒有人不知道。然而,在香港慶祝農歷新年在習俗和氣氛方面與傳統的完全不同。
近年來,很少有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期間在家裏貼春聯和年畫。相反,他們在壹些商店或家裏張貼了“生意興隆”和“安全進出”。即便如此,貼春聯、年畫的初衷和貼春聯、年畫是壹樣的。希望來年壹切順利,平安無事。
此外,舞獅和龍燈還會出現在新界的壹些鄉村和村落,新年在市區街頭很難看到大型的舞獅和龍燈。至於放鞭炮和鞭炮,在香港是禁止的。但從1982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晚上都會在維多利亞港舉行盛大的煙花匯演,這是壹個十多年來迎接春節的節目。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期間有許多關於吃飯的習俗,而且大多數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圓飯”,通常是在家裏,全家人會在除夕夜聚在壹起享用晚餐。飯後大節目的首選相信是逛花市。農歷新年期間,港九的花市很多,其中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規模最大,最熱鬧。香港人習慣飯後逛花市,除夕夜人山人海,大家會壹起過節。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就是收“利”孩子。春節期間,到處都能聽到笑聲。“禮”原本是壹種“好事”,基於吉祥如意,也成為春節期間與親戚們不可或缺的習俗。
[編輯此段]澳門海關
澳門的舊習俗很獨特。“謝竈”是澳門保留下來的最傳統的中國習俗之壹。臘月二十三,澳門人叫它“謝竈”。按照中國的傳統,澳門人也給竈王爺吃糖,說是用糖糊竈王爺的嘴,免得在玉帝面前說他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壹個澳門家庭的爐子上看到壹張聖誕老人的照片。奇怪的是,聖誕老人的畫像被貼上了壹副對聯,上面寫著“天道好言,衣錦還鄉”。
澳門人從臘月二十八開始慶祝新年,臘月二十八在粵語中是諧音字。大多數企業主在年底邀請他們的員工吃“團圓飯”,以顯示他們的繁榮和好運。從臘月二十八開始才能真正感受到澳門的年味。
除夕夜,觀新春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壽穗在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享受天倫之樂;大概是受西方聖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澳門的人們也爭相購買壹些吉祥的花木來迎接新年,如今這已成為澳門的壹種習俗。澳門在農歷除夕舉行花市,多為桃花、水仙、盆栽竹、盆栽橙。花富貴旺,願平安,花吉祥新壹年的美好未來。澳門的花市舉辦了三天,給奔波了壹年的澳門人帶來了無盡的安慰。
春節,澳門人講究“利市”,這是紅包。這壹天,老板見員工,長輩見晚輩,甚至已婚者見未婚者,都要“利場”。“利潤市場”純粹是為了表示好運。澳門人把大年初二稱為“開年”。習俗是吃“年夜飯”,為了賺錢和獲利,年夜飯必須含有發菜、生菜和鯉魚。從“元旦”起,澳門政府將允許公務員在三天內“賭博”(gamble)。“過年”過後,澳門已經完全回歸了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直到元宵節,也是煙火節,玩龍獅,興高采烈。
[編輯本段]某臺灣省春節習俗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節日。與福建省壹水之隔的臺灣省,其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生活習慣、親屬關系等都與中國大陸壹脈相承,尤其是閩南地區,所以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中國大陸相似。
由於包道居民(多為閩南、客家)的祖先赴臺發展,年代久遠,歷經滄桑,那裏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壹些獨特的圖案和色彩。臘月二十三,臺灣省同胞要穿好衣服,在家中提供豬、羊、雞、鴨、魚等牲畜和海鮮,以及瓜、糖、香茶等供品,然後焚香放鞭炮為竈神送行,希望他“從天說好話”。從這壹天起,“過年”開始了。
除夕之前,臺灣省的同胞們也要做壹次全面的大掃除,收拾他們的四合院,他們正忙著為春節做準備。
除夕夜,家家戶戶往往會在自家的門窗、糧庫、豬圈、井臺等地方貼上春聯,象征著新的壹年吉祥如意、萬事如意、壓歲錢和財寶,然後在大廳的桌子上擺放供品和香燭,祭拜祖先,歡迎他們“回家過年”。從此,燃放煙花爆竹的聲音此起彼伏,熱鬧非凡,壹直持續到大年初壹的早上。
除夕夜,島上全家人會聚在壹起“圍爐”,即男女老少壹家人圍坐在火爐或火鍋旁吃年夜飯(或稱“團圓飯”)。當然,這頓飯要格外豐盛。
年夜飯裏,除了吃象征合家團圓的魚丸、肉丸,有“從吃雞開始”寓意的雞肉,有“長命百歲”寓意的韭菜,還有各種具有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湯圓、年糕,尤其是吃“烏龜豆沙年糕”(壹種用刻有烏龜形狀的木制模具壓制而成,內填豆沙的年糕),可以延年益壽。另外,還有壹種鹹蘿蔔年糕,需要烘烤加熱後才能裹上紫菜。它不僅有祛除肉腥味、調節口感的作用,還含有來年“彩頭好”的祝願(蘿蔔在臺灣省稱為菜頭,與“彩頭”諧音)。
年夜飯後,連長輩都給孩子“壓歲錢”,也頗有特色:對大壹點的孩子來說,“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交給他們;幼兒的“壓歲錢”事先用紅繩包好,紮成壹個小項圈,戴在脖子上。
在第壹個月的第壹天,人們會很早起床,穿好衣服,洗漱,然後開始互相問候,表達他們的敬意和祝願,拜訪親戚朋友或參觀公園等。,非常活潑愉快。人們普遍沈浸在歡樂、喜慶、幸福、快樂的節日氣氛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帶著妻子去婆家串門。女婿上門,女兒回娘家,自然更有意思。
初三被臺灣省同胞視為不吉利的日子。人們出門不多,晚上吃得早,睡得早,也是遠離喧囂休息的好機會。
第四天,是迎接竈神的日子,自然會熱鬧非凡。
從大年初五開始,很多人開始創業,該上班的都去上班了。
根據傳說,農歷九月初九是上帝的生日。每家每戶都要準備最好的美酒佳肴,焚香禮拜,吟誦慶祝上帝的生日。這是每年春節的最後壹天。
此後,隨之而來的“元宵節”是整個春節的最後壹幕。這壹天,按照傳統習慣,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賞燈籠。滿月之下,各種燈籠競相閃亮,還有舞獅、耍龍燈、迎“鼓”等活動,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繚亂。尤其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孩子們,壹直提著燈籠,吟誦著歌謠過街,像魚兒在海底遊來遊去,為熱鬧的元宵之夜錦上添花!
臺灣省的民間春節起源於大陸,特別是對於說閩南話的臺灣省人來說,過年的方式更類似於閩南。
臺灣省人民的過年活動從65438+2月65438+6月的“尾牙”開始。在這壹天,每家每戶都要向地主,尤其是商人表示敬意。為了在新的壹年裏發大財,他們要用祭祀的屍體和金紙做祭品,並與同事分享祭品以獎勵員工。這叫“吃尾牙”。“吃尾牙”時,即將被辭退的員工被用人單位互相指指點點,表示明年要另謀高就。所以臺灣省有句諺語:“吃尾牙而憂,吃頭牙而撫口須”。尾牙飯關系到工作還是去留。
農歷二十四是人們送神仙上天的日子,就像閩南的臘月二十三壹樣。祭祀中壹定要有“湯圓”(湯圓),粘在竈口,讓竈神“好話傳上天,壞話傳壹邊”。這壹天,我們要大掃除,把家裏所有的“黴運”壹掃而光,迎接新年的到來。
除夕,臺灣省稱為“二十九”和“三十”,視臘月的大小而定。“旬”的意思是壹年的結束。在天色變晚之前,各家各戶都會準備供品,比如甜橙、甜年糕、“春米”和“壓歲錢”。“春米”就是在尖米上插剪紙春字。因為“春”和“盈”在閩南語中諧音,意為“年年有余,年年有余”。此外,大門後面還豎著兩株帶葉的甘蔗,稱為“宿根甘蔗”,寓意“堅家運、吉祥如意”。
吃年夜飯時,八仙桌下放著新的炭爐和新的葵花扇,扇子和爐子上貼著紅紙寫的“春”和“福”字。圍著竈臺說吉祥話,比如“吃紅棗,年年好!”“年年吃年夜飯,年年掙錢!”等等,餐桌上壹定要有芥菜,叫“長年菜”,象征長壽。也有人希望餐桌上有“韭菜”,即“韭菜”與“長”諧音,象征長壽。蘿蔔也是不可或缺的,閩南話稱之為“菜頭”,意為“好彩頭”(吉兆)。還有雞,雞的諧音“家”,“從吃雞開始”,可以大大提振家的聲音。爐子周圍的蔬菜不是用刀剁碎的。洗幹凈後用根煮熟,吃的時候不咬掉。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吃到肚子裏去祝父母長壽。
年夜飯之後,是生日慶典。在臺灣省,“壽年”也被稱為“長生夜”,象征著年輕壹代希望他們的父母長壽。“交接時間”(12子夜)壹過,人們就聚集老少用紅白年糕祭神,然後放鞭炮迎接新年。
在臺灣省,過年還會做紅甲魚米果,肥米果,菜頭米果當年糕。紅龜米果形似烏龜,外部染成紅色,並加蓋龜甲印章,象征人的長壽和衰老。家家戶戶都用這種餅來祭拜養育萬物的神。如果客人來拜年,請吃糖果和甜食,根據男女老少說不同的吉祥話。比如,孩子可以對老人說:“吃壹頓甜的,祝妳長命百歲!”同行可以說:“吃個甜飯,祝妳財源廣進!”
[編輯此段]有趣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期間,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拜年之外,還有壹些獨特的習俗,和全國壹樣。現在收藏數量是給讀者看的。
蘇州人在除夕夜的飯菜裏放熟菱角,吃的時候挖出來,叫做“挖金元寶”。走親訪友時,要在茶裏放兩顆青橄欖,稱為“金元寶茶”。恭喜發財。
新年第壹天早上,武進人在中堂掛上祖先的遺像,給他們奉上茶果和年糕,全家人依次拜年,稱為“拜神之影”。“不讓他們從家裏掃地,怕掃出‘財富’和‘如意算盤’,只能從外往裏掃。
江寧人有春節“敲神鼓”的習俗。旗幟開路,鑼鼓手滿地打鼓助興。第三天“打夜鼓”,第七天“打七鼓”,第十三到第十五天,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中或堂前種植芝麻桿、冬青、柏枝的習俗,寓意生命日日盛開,四季常青。
淮陰人也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的習俗。晚上,我帶著孩子去地裏點燃火把,為他們驅走邪氣。我壹邊烤,壹邊唱:“烤我的頭,醒過來,烤我的腳,保持我的腳步筆直,烤我的肚子不拉肚子,烤遍我的全身,病就再也看不見了。”
農歷八月初八,無錫漁民乘船到西山拜祭王宇廟,祈求水神保佑,祭祀敖靜大佛,稱為“上?”王宇廟拆除後,這種習俗逐漸變得淡漠了。
春節期間,江蘇的舊俗中仍有許多禁忌,如大年初壹不要動剪刀,以免互相爭執;不要動菜刀,以免被打死;不吃粥,怕下雨出門;不掃地,怕掃走財富之類的。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許多不科學的習俗逐漸被人遺忘;健康有益的娛樂和休閑活動繼續進行。
馬爾代夫的習俗禁忌
這位馬爾代夫女士彬彬有禮,重視禮儀。當他們見面時,他們握著對方的手打招呼。馬爾代夫淳樸好客。當朋友到家時,主人會拿出家裏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馬爾代夫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有很多宗教習俗,比如禁酒、禁食豬肉、壹天祈禱五次等。
英國的風俗習慣
英國人總是遵守規則。他們的汽車正朝著與其他歐洲國家相反的方向行駛。由於把英語作為母語的自負,英國人除了英語,不會說任何其他語言。
德國習俗
德國人以效率著稱。德國談判代表的私人關系非常嚴重。習慣在各種場合穿西裝(不要把手放在口袋裏,這樣被認為不合理)。禮物應該是私人的,即使是以公司的名義。
意大利的風俗習慣
意大利人沒有德國人死板,比法國人熱情。但在處理業務時,他們通常不為所動,慢慢做決定,不是和工作人員商量,而是不願意草率表態。
西班牙習俗
西班牙人強調個人信譽,寧願吃點虧也不願公開認錯。如果妳認為他們在協議中受到了無意的損失,並幫助了他們,妳將永遠贏得他們的友誼和信任。
新加坡的習俗禁忌
新加坡是壹個多種族、多宗教的國家,所以要註意尊重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人的風俗習慣。比如參觀清真寺,必須脫帽脫鞋,女性不允許穿短褲或暴露的裙子,也不允許進入祈禱大廳。
韓國習俗禁忌
社交禮儀
韓國人崇尚儒家思想,尊重長輩。長輩進屋,大家都要站起來問他們多大了。和老人說話要摘下墨鏡。早上起床和晚飯後問候父母;父母外出回來,孩子都要見他壹面,才能吃飯。騎車時,要給老人讓路。接電話。吃飯時,應先給老人或長輩上菜。只有老人動了筷子,別人才能吃。騎車時,要給老人讓路。
韓國人見面,傳統禮儀是鞠躬。晚輩和下屬見到長輩或上級時,要鞠躬、打招呼、站到壹邊以示尊重。男人們互相問候,互相鞠躬,握手。握手時,他們要麽用手,要麽用左手,只點頭壹次。鞠躬禮儀壹般不用在商人身上。和韓國官員打交道,壹般可以握手或者輕輕點頭。女人壹般不和人握手。
在社交團體和宴會中,男女是分開社交的,即使是在家裏或餐館裏。
在韓國,如果有人請妳回家吃飯或聚餐,要帶小禮物,最好選擇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應右手持瓶,左手持瓶底,然後鞠躬敬酒,最後連斟三杯。烤面包機應該把自己的杯子舉得低壹些,用自己的杯沿碰對方的杯子。喝完酒走之前鞠個躬。當妳是客人時,主人不會讓妳看整個房子。不要壹個人到處亂逛。當妳離開的時候,主人會把妳送到門口,甚至是外面,然後說再見。
韓國人用雙手接受禮物,但他們不會在客人面前打開禮物。送外國煙給韓國朋友不合適。酒是給韓國男人最好的禮物,但是妳不能送酒給女人,除非妳明確表示這酒是給她老公的。給韓國人送禮要註意,韓國男人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人喜歡廚房裏用的化妝品、包包、手套、圍巾、香料。孩子們喜歡食物。如果妳寄錢,妳應該把它放在壹個信封裏。
如果有訪問,必須事先約定。韓國人非常重視交際中的接待。酒席壹般在餐廳或酒吧舉行,他們的妻子很少出席。
禁忌
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必須尊重國旗、國歌和國花。不僅電臺定時播放國歌,劇場演出前也播放國歌。觀眾必須站起來。如果外國人在上述地方過於疏忽,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國人的不尊重。
韓國人有很多禁忌。節假日見面,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要生氣吵架。農歷正月初三,不能倒垃圾,不能掃地,更不能殺雞殺豬。避免在寒食節生火。生肖是婚姻,婚期不是壹天。漁民吃魚是不允許翻身的,因為怕翻船。切忌去別人家剪指甲,否則兩家人死後有恩怨。吃飯時切忌戴帽子,否則會窮壹輩子。睡覺時避免枕邊書,否則妳將壹事無成。忌殺生於正月的狗,否則三年內必死。
和老人坐在壹起時,要坐直。因為韓國餐桌是小桌子,腿短,放在炕上,所以用餐時主人和客人都要盤腿坐在地上。如果妳應該在長輩面前跪下,不管妳是誰,妳絕對不能伸直妳的腿或分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禮貌或侮辱。不要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在未征得同意前,不要向他們借火、拾火。吃飯時不要出聲,更不要說話。當妳進入家庭住宅或韓國旅館時,妳應該脫鞋。在街上吃東西和在人前擤鼻涕被認為是粗魯的。
千萬不要在韓國人面前提“朝鮮”,也不要把“首爾”說成“北京”。攝影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家博物館、娛樂場所都是禁止的,空中、高樓拍照也是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