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食譜大全 - 中草藥: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

中草藥: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

牡丹皮

(《珍珠膠囊》和《經典》原牡丹)

不同名稱的牡丹皮(綱要)、芍藥(本草)、丹根(貴州偏方集)。

來源是毛茛科牡丹的根皮。

植物牡丹,又名:盧九、蜀谷(本經)、白術(廣雅)、白蓮錦、吳牡丹(唐本草)、木本牡丹(開元天寶遺風)、拷花(洛陽名園)、洛陽花(群芳鋪)、鐵角牛。

落葉多年生灌木,1 ~ 1.5m高。根莖肥大。樹枝又短又粗。葉互生,通常2次3葉;莖長6 ~ 10厘米;小葉卵圓形或寬卵形,頂生小葉通常3裂,側生小葉掌狀3裂,表面深綠色,無毛。下半部略白,中脈稀疏白色,有長毛。花單生在枝的末端,大;萼片5,覆瓦狀,綠色;花瓣有5片或5片以上,多為重瓣,變化較大,通常為倒卵形,頂部有凹口,有玫瑰紅、紅、紫、白;雄蕊多數,花絲紅色,花藥黃色;雌蕊2 ~ 5枚,綠色,密被短毛,花柱短,柱頭葉狀;花盤杯狀。果實是2 ~ 5個蛤的集合體,橢圓形,綠色,棕色短毛。花期為5月至7月。結果期為7-8月。

生於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常被栽培在花園裏。分布在河北、河南、山東、四川、陜西、甘肅等地。全國各地都有栽培。

這種植物的花(牡丹花)也入藥,另文詳述。

采集栽培3-5年的牡丹,在秋季或早春時采挖,洗凈土壤,去除須根和莖苗,剪去根皮,曬幹。或者刮掉皮後,切掉根皮,曬幹。前者叫“原丹皮”,後者叫“刮丹皮”。

藥材①牡丹皮

根皮呈圓柱形、半圓柱形,有縱裂紋,兩側向內卷曲,壹般長3 ~ 8厘米,厚約2毫米。外觀呈灰褐色或紫褐色,部分木栓已脫落,呈棕紅色,可見須根痕和突起皮孔;內表面呈淺棕色或灰黃色,縱向紋理細密,有光澤的晶體。硬而脆,斷面不均勻,或呈粉狀、淡黃紅色。有特殊的香氣,味微苦澀,有輕微的刺痛感。

(2)刮取牡丹皮

又名:牡丹(雲南南部草藥),表面略粗糙,呈粉紅色。其他都和牡丹皮原單壹樣。

以上兩種藥材中,以條索粗、皮厚、粉末飽滿、香氣濃郁、結晶多的為最佳。

主產於安徽、四川、甘肅、陜西、湖北、湖南、山東、貴州等地。此外,雲南、浙江也有出產。四川和安徽產量最大。安徽銅陵的鳳凰山,品質最好,叫鳳山潭。產於安徽南陵,名為藥牡丹;四川墊江、冠縣稱為四川牡丹皮層;四川的甘肅、陜西、康定、瀘定稱為西單牡丹;叫西昌牡丹皮產於四川西昌,質量低劣。

除了上述的道地牡丹皮,矮牡丹和紫牡丹的根皮在陜西還在使用。西昌牡丹品種復雜。除了道地的牡丹,還用到了川產的牡丹、芍藥、芍藥的根皮。

此外,四川還有壹種茅臺酒,就是毛文牡丹。雲南牡丹為雲南牡丹和芍藥的根皮。

化學成分根含有丹皮酚、丹皮酚苷、芍藥苷、芍藥苷。還含有0.15 ~ 0.4%的揮發油和植物甾醇。

藥理作用①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小鼠註射或口服丹皮酚有鎮靜、催眠和鎮痛作用。能降低正常小鼠體溫(腹腔註射或灌胃),對人工發熱小鼠(註射傷寒、副傷寒桿菌所致)也有解熱作用;還具有抗電擊或藥源性休克的作用。

②降壓作用

靜脈註射牡丹皮煎劑(相當於0.75 g/kg生藥)對麻醉犬、貓、大鼠均有降壓作用。丹皮酚及其煎劑在急性動物實驗中也有降壓作用。實驗性高血壓(“原發”型和腎型)可通過狗或大鼠口服,但作用出現較慢,可能是由於胃腸道吸收較慢。

③抗菌作用

在試管中,對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牡丹皮對痢疾桿菌和傷寒桿菌作用顯著(試管二倍稀釋法),在pH 7.0 ~ 7.6時殺菌力最強。瓊脂平板劃線法也證明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有效。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霍亂弧菌等多種細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丹皮酚在體外還能抑制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牡丹提取物在體外對鐵銹色小孢子菌等10種皮膚真菌也有壹定的抑制作用。

④其他功能

丹皮酚能抑制大鼠後肢水腫,降低血管通透性,牡丹皮去後上述作用將喪失。雞胚實驗表明牡丹皮有壹定的抗病毒作用,但灌胃和小鼠再感染流感病毒後結果不同,其抗病毒作用尚不確定。

產於喜馬拉雅山的伊馬薤白的熱浸液對各種動物的子宮有興奮作用,但對蛙心有抑制作用,對家兔和豚鼠的腸道有解痙作用。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對蛙心有洋地黃樣作用,對大鼠和家兔有興奮子宮、抑制腸道作用,對大鼠有輕度降壓作用,但無鎮痛和抗驚厥作用(電擊和戊四氮休克)。

牡丹皮加工:去雜質,去木芯,洗凈,充分濕潤,切片,幹燥。炒牡丹皮:將牡丹皮切片放入熱鍋中,炒至微黃焦,取山,涼透。牡丹皮:將牡丹皮切片放入鍋中,用武火煸炒至焦黃,噴清水,取出,放涼透。

性味又硬又冷。

①經典:“味辛,寒。”

②滇南草藥:“性寒,味酸辛。”

③《本草綱目》:“辛甘,微寒。”

經絡入心、肝、腎。

(1)珍珠膠囊:“手厥陰,足少陰。”

(2)《綱要》:“手足少陰厥陰四經。”

③《雷公炮制藥物性質說明》:“入肺經。”

功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治療熱入血、斑疹、癲癇、嘔吐、鼻衄、便血、骨蒸疲勞、閉經、腹部腫塊、癰腫、心悸。

①本經:“治寒熱、中風、癰、痙、驚、癇,除癥化瘀,保腸胃,平五臟,治癰瘡。”

(2)別錄:“除因時令氣頭痛、五勞客熱、勞痛腰痛、風喏、癲癇。”

③藥性理論:“治寒氣,散諸痛,治女子經絡不通,出血腰酸。”

④《日華子本草》:“祛邪、悅色、通血脈、排膿、通經、祛瘀、續筋骨、除風痹、生兒育女、產後諸寒熱血氣。”

⑤珍珠膠囊:“治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吐血無汗。”

⑥滇南草藥:“破血,活血,消腹塊之癥,除血熱。”

⑦醫學概論:“瀉火,養真氣血,破積。”

8《綱要》:“血,生血,涼血。”治血火,除煩熱。"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1.5 ~ 3元;還是進了藥丸,散了。

宜忌血虛寒性,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

①本草經註:“怕菟絲子。”

(2)古今記載偏方:“忌香菜。”

③唐代草藥:“恐貝母、大黃。”

④《日華子本草》:“忌大蒜。”

⑤《本馮靜元》:“自汗過多者,不宜用之,以泄津液。壹開始不要用痘疹,因為它是專治散血的。沒有理由擔心蔓延的根和腳。”

⑥《德培本草》:“胃氣虛寒,火弱者勿用。”

方壹:治傷寒毒瘡如豌豆:牡丹皮、梔子、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木香、麻黃(去根結)。把六味平分,銼成豆角那麽大。每次妳拿壹個三錢畢和壹杯水,煎到七分鐘,把我移開,溫著吃。(盛基宗錄牡丹湯)

(2)治女邪血襲頂,更怒:牡丹皮半片,幹漆半片(燃煙)。水兩分鐘,炒壹分鐘。(《各種證據的辨析》)

③對於傷寒、溫病,宜積血不出汗,以及鼻衄吐血、血瘀、面黃便黑;祛瘀:犀角壹兩,生地黃八兩,芍藥三兩,牡丹皮二兩。上四味,切細,用九升水煮三升,分三次服。(《錢進方》犀角地黃湯)

④產前出血的治療:牡丹皮、黃芩、蒲黃、白芍、側柏葉。* * *是細粉,早米糊是藥丸。空心白湯100丸。(《女人在密室裏的經歷》)

⑤治療婦女骨蒸,經絡不通,逐漸加重消瘦:牡丹皮壹個半,肉桂壹兩,木通壹兩(銼炒),芍藥壹個半,鱉甲兩個半(醋炙,去裙邊),紅薯根壹個半,桃仁壹個半(泡湯,去皮,尖,炒)。粗略的篩壹下七味。每五塊錢,壹杯水半,炒到壹杯,去掉我,不同溫度下吃兩份,每次空餐後吃壹份。(盛基宗錄牡丹湯)

⑥治腸癰,脘腹脹滿少,疼痛如倒,自行調節排尿,持續發熱,自汗,惡寒,脈遲,膿衰,可排出。有血時,膿已排出,不能排出:大黃四兩,芍藥壹兩,桃仁五十,瓜子半升,芒硝三顆。服五味,取六升水,煮壹升,去我,加芒硝,再煎,即刻服用。有膿就有血,沒膿就有血。(《金匱要略》大黃牡丹湯)

⑦治療掛癰谷道之前出生,小便後,剛開始癢,像松子壹樣,紅腫的像桃子壹樣,治療的晚了就破了,大小便都是從這裏出來的。沒必要先喝老湯的:牡丹皮、大黃、貝母、白芷、甘草、當歸,每個五塊錢。* * *是細粉,酒混兩元,空心吃。(《本草綱目·三將軍》)

⑧對於下瘡患者,已做穴:牡丹方寸匕首,每日三次。(“填充肘部背面”)

⑨治療金瘡內漏不出血:牡丹皮散,三指取水,使尿出血。(錢進方)

⑩腕部破瘀治療:虻蟲20只,牡丹花1-2朵。取兩味治下篩,取壹方寸酒。(錢進方)

⑾疝氣(感覺脹脹的,不能動)。牡丹皮、防風分粉,每次兩元,下次送酒。

⑿女人討厭血(血沖上來,臉紅,煩躁)。用牡丹皮半片,幹漆半片(待煙盡),加兩杯水,煎成壹杯服用。

【13】損傷與血瘀。用牡丹皮22片,介殼蟲21片(存活)壹起搗爛。每天早上喝壹勺,帶溫酒。

[14]刀傷後內出血。用牡丹皮研末,用水沖服少許。瘀血從尿中排出。

⒂下部酸痛(破)。取牡丹粉壹勺,煎服。壹天三次。

臨床應用①治療高血壓

取牡丹皮1 ~ 1.5兩,水煎成120 ~ 150毫升,每日三次;或者初始劑量5 ~ 6元,如無不良反應,增加到1。治療20余例,用藥5天左右血壓明顯下降,癥狀改善。服藥6 ~ 33天後,平均舒張壓下降10 ~ 20毫米汞柱,平均收縮壓下降20 ~ 40毫米汞柱。本組病例近期均可將血壓降至正常範圍或接近正常範圍,癥狀消失或改善,但遠期療效需觀察。部分患者服藥後出現惡心、頭暈等副作用,無需停藥即可自然消失。

②治療過敏性鼻炎。

每晚服用10%牡丹皮湯50毫升,連續服用10天,治療31例,治愈12例。另有9例接受治療,服藥後癥狀迅速好轉,但無1例治愈。

另外口服10%牡丹皮水煎劑(每晚50毫升)治療6例乳突根治術後因過敏反應延遲幹耳。結果治愈5例,緩解1例。

附屬於牡丹的功能。在於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可治心、腎、肝之潛火(陰火、相火)。壓制火,很多人用黃蘗;其實牡丹比黃蘗好。李時珍指出:牡丹只以紅白單瓣入藥,其他品種均為人工栽培。“氣味不純,不能用。”紅花往往是有益的,而白花往往是滋補的。

提醒妳:牡丹皮是網上的中草藥。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