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食譜大全 - 汝州粉皮的汝州粉皮簡介

汝州粉皮的汝州粉皮簡介

粉皮壹直是汝州的傳統食品,清道光二十(公元1840年)年間,當時汝州城內西街水坑沿有個商販叫田家有,遠到南陽的社旗販鹽,曾見那裏有人用雜豆制作“粉皮”,每斤八到九張,厚似烙餅,計斤稱賣。食用時需要用沸水煮制,很不方便。田家有回來後改用綠豆澱粉制作,苦心探求,反復試做。他涮出的粉皮較之南陽社旗所做粉皮薄了許多,每斤約三十張左右,質地勝於雜豆。但食用時仍需開水泡發,不能現時食用。至光緒年間,該制作工藝傳至二代田九思之手。他繼續探索改進,粉皮又薄了些,由原來的每斤三十張增至四十張,用溫開水泡發即可食用,世人為之稱道。1929年前,粉皮制作工藝傳至三代傳人田清渠之手。歲月更遞,傳人幾易,但田家傳人追求粉皮生產工藝的改革與創新的誌向不變,實踐不斷,苦苦求索。在田清渠的研制下,又做到每斤四十八張,技藝已達上乘,名聲愈彰。1942年,至第四代傳人田新光、田新正兄弟之手,又研制到每斤五十多張。這時的“汝州粉皮”已遠近聞名,形成了市場品牌,陜州、三門峽、西安的商販趕牲口前來汝州馱購粉皮。解放後,該工藝經田新光之手又進壹步得到提高,達到了現在的每斤六十張的水平。1985年至1987年先後多次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展銷中,得到眾人好評,展銷的粉皮被搶購壹空。田家粉皮生產工藝歷經壹百多年鉆研探索,五代人的相繼真傳,始得上乘手藝,其制作秘訣是:“七分旋,八分揭,九分攤,十分搬。”即“銅旋快慢看水溫,溜邊揭起能囫圇;收補窟窿攤圓整,水油刷曬看陰晴。”只有這樣,才能涮成壹張不大不小、重量相等、厚薄壹致的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