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飲材料
長沙自古以來寺廟眾多,香火鼎盛。由寺廟產生的大大小小的廟會數不勝數,構成了舊時代長沙城鄉勞動人民的民間文化生活。廟會既是壹種聚集民族風光和民間文藝的形式,也是古代傳統市場的壹種形式。
在長沙的舊廟會中,陶公廟會是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廟會之壹。該寺位於長沙縣榔梨鎮林香山。
據《晉書》和《長沙縣誌》記載,陶公廟建於505年(南朝梁四年),距今1491年。是當地文人仰慕東晉太尉、長沙縣令陶侃的後代單濤和陶桓的功名德行而建。單濤和陶歡是叔叔。他們放棄家園去修道。郎裏臨湘山修練蓋房,後成仙。成了無所不知,包治百病,祈雨求雨,能從災難中全身而退的不死體菩薩。陶公廟以此聞名。歷史上,陶公菩薩每次出巡,都有官府迎接,其中有四次是巡撫親自迎接。1688年(康熙二十六年),長沙大旱,湖南巡撫趙申喬到朗裏陶公廟拜見陶公真菩薩進城求雨。真是被陶公菩薩撞了。儀式結束後,真的是“突然下雨,積水滿腳”。因此,陶公廟自建成以來,受到歷代重視和保護。清朝鹹豐皇帝還將單濤、陶桓命名為“福實人”、“福實人”,並下令將陶公廟祭祀列入禮部春秋祭祀名錄。
每逢兩位陶公菩薩的生日——農歷正月十三、八月十七,善男信女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為陶公菩薩祝壽。每次廟會持續約10天。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前來趕廟會和朝拜,包括來自四川、湖北、河南、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和廣西的朝聖者。他們對陶公菩薩極其虔誠,以“香火至肉”(用線把小香爐掛在手肘下)的形式膜拜。每到廟會,樓上的古戲照例是滿場戲,長沙城裏所有的戲曲名角演員都登臺表演,包括湘劇、京劇,不分晝夜地表演、演唱。唱得精彩的時候,有錢人搶著往臺上扔錢,窮人則為之歡呼......廟會上,舞龍、舞獅、羅漢舞、竹燈等競相發聲,廟會成了各種藝術的聚集地。
廟會期間,商賈雲集,買賣交換物資的生意十分紅火。壹時間香火鞭炮聲不絕於耳,香客、戲客蜂擁而至,熱鬧非凡。這自然促進了陶公廟周邊的經濟繁榮。因為廟會的需要,建府成市,最早形成了“三賢街”,後來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榔梨鎮。所以民間有句話:“郎裏街不種地,分兩期吃壹年”。
除了陶公廟會,長沙還有很多其他的廟會。這些廟會與陶公廟會相比,只是內容和規模不同。比如清道光、鹹豐(1821-1850)望城縣陀石鄉錢景下轄的寺廟,規模已經相當大了。寺內舞臺設計巧妙,音效不錯,藝人的道白和唱腔都很響亮。每年農歷七月12,菩薩會在各村巡回。廟會開始後,按照廟會規定,每個香客都要先在廟前殺壹只公雞來祭神。每個廟會都有10天的邊疆唱戲,白天10場,由廟會付費,晚上9場,由地方行會付費。長沙省會著名的湘劇人物,如少誌、老生歐、華聯廖松竹、醜角李少成、蓋美仙、花旦“六歲紅”等,都是這裏的常客,為廟會增添了更多的熱鬧。廟會期間,鎮上有很多攤販,人山人海來看戲,有農民、鄉紳,也有城裏來的闊太小姐。
雖然各地廟會的內容不盡相同,但功能是壹樣的。如果去掉封建迷信的糟粕,讓它去豐富勞動人民的文化娛樂生活,促進地方經濟繁榮,它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習俗。
老長沙夏日風光
竹鋪涼席■蒲扇蚊帳■井水濺在地上□小時候休息時的歌和遊戲■瓜、瓜和西瓜■螢火蟲和蟋蟀唧唧喳喳■清晨銀河流星和帶著露珠的花,沏壺茶■扔冰棍聽鬼故事...原來,電風扇和空調讓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夏天,還有壹種極其濃郁的夏日涼意。
□竹鋪和竹板
沒有空調,夏夜的竹店滿是涼意。那年夏天,如果竹鋪是家家必備,那是壹件好事。可惜很多人家裏沒有四條腿壹張床的竹鋪。大多數人都有壹塊或幾塊竹板。竹板必須由長凳支撐。到了80年代,越來越多的人用鐵螞蚱腿撐起了竹板。相比竹鋪,竹板最大的缺點就是小時候經常在上面打架的時候用竹板摔在地上。
據鄰居八卦,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家庭連竹板都沒有,就有人撐起門睡在外面。最奇怪的竹床是,當年有人用兩根竹竿當床,安詳地睡到天上。當時我五叔在長沙化學試劑廠工作。他說他們單位有個年輕工人,晚上睡在廠裏的板車上。壹個同事晚上無聊,拖著這輛滑板車去了湘江大橋。第二天醒來,嚇了壹跳,以為自己在夢遊,只好壹大早把滑板車拖回廠裏。這也是夏天消暑的壹件有趣的事情。
以前人們晚上11之後就睡在露天,喊孩子回家睡覺。那時候的長沙,正值盛夏的午夜和淩晨,寒意襲人。我常常壹大早起來,就看到街上的竹鋪裏還在睡覺的青壯年男子,常常裹著毯子,蜷縮成壹團。
□折扇、棕櫚葉扇、人力扇
沒有電風扇,但是有各種各樣的風扇,比如折扇,芭蕉扇。有人搖羽毛扇,我們就不禁想起年輕時的孔明來。
記得那壹年,夏天來了,我在西文廟坪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馬上就要放暑假了。很多學生帶了扇子,還有《三英戰呂布》的紙折扇,學生們經常在折扇上寫四首打油詩:
六月天熱,不能借扇子。
如果妳堅持要借,那就等到12月吧。
用稻葉扇做成的大扇子,上面常寫著字,以免丟失和混淆。據老人說,有些字是用煤油燈熏的。惠阿姨不厭其煩地用煤油燈抽著“惠我涼”這幾個字。
我們懂事的時候,是70年代末。那時候長沙有吊扇。據大人說,在沒有吊扇之前,理發店裏的風扇只是掛壹些布毯子,請徒弟或者盲人來拉,制造涼風。
電影女演員王在她的回憶錄《我的名利和不幸》中說:當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家住在長沙。她說:“有壹件事讓我印象深刻...父親教他們(王的小哥哥小姐姐)做壹把土扇,把許多布條綁在壹根木棍上掛起來。這根木棍用繩子連接著。拉繩子的時候,布來回搖擺,有壹股涼風...
□井成為天然冰箱。
在沒有冰箱的年代,長沙市民夏天的飲食是“吃壹頓,吃壹頓”。飯是晚上送來的。妳通常不得不啜飲到最後壹口。不然第二天就爛掉就可惜了。
據朱的《長沙十子工商街》壹文記載,清末民初,長沙青石橋饒道生(今解放西路蔡鍔南路)的長女饒美梅,不僅能幹勇敢,而且心思縝密。夏天很熱,有時候豬肉賣不出去。她認為屋後有壹口掛井,就把井裏剩下的肉掛在陰涼處,第二天再賣。肉質還是新的。後來這個方法被長沙同事推廣。“當然,在熱天,井裏這種空調的作用其實很有限。
壹壺茶很解渴。
長沙人夏天常以大陶罐或瓷罐中的“老母親葉”泡茶,俗稱“包壺茶”。幾乎每個家庭都要有壹壺,涼了就可以開肚皮喝了。“老母親葉”沏的茶,夏天最解渴。這壺茶往往含有碾碎的老姜,據說可以驅寒。比較講究的人也會泡壹些甘草茶。
還有的家庭,為了解暑,會泡壹些“人黃”茶解暑。
以前夏天長沙四壹堂、中國國藥局、長康大藥房門前都有涼茶。用更少的錢,可以喝到又苦又甜的茶,又買了壹個涼茶包。
據彭瑞強《湖南商業醫藥局與郭》壹文記載:“民國初年創辦的湖南商業醫藥局,行色匆匆,不斷擴大免費服務範圍,夏季供應涼茶和消暑藥,夏秋贈送疫藥...壹分錢沒拿,救助者還挺多的,社會廣為稱道。”
據老人介紹,民國時期,長沙較大的藥店夏季免費供應涼茶,夏天“在太陽下揮汗如雨”的往往是工薪階層。免費獲得涼茶也是社會救濟措施之壹。
用濕草熏蚊子
民國時期長沙有蚊香,六和殿的蚊香最有名。
建國後,物資短缺。20世紀60年代,長沙用煙熏蚊子。據老街坊回憶,大部分人都是用濕草混合少量幹草裝滿壹個罐子,點燃,煙霧翻滾熏蚊子。
當然,在竹店旁邊休息的時候還是有蚊子騷擾妳。這時,幼小的孩子由壹位和藹可親的母親組成,拍著孩子哼搖籃曲,搖著她的扇子驅趕蚊子。
蚊子通常呆在蚊帳裏。那時候因為電不穩定,家家戶戶還點著煤油燈。這時,家長會點亮壹盞小煤油燈,用煤油燈玻璃罩靠近蚊子,用燈光滅蚊。
□西瓜、瓜、瓜
據左居街32號楊面介紹,上世紀60年代,長沙市場上的西瓜並不多。大起大落的那壹天,家家戶戶都要排隊買西瓜。雖然暴露在陽光下,但母親們經常忽視它們。至於妳買的是白瓜、紅瓜,還是今天看不到的黃瓜,三伏天的這個西瓜也是全家人的美味,尤其是小孩子。20世紀70年代末,西瓜的數量增加了。上世紀80年代,西瓜成為壹些單位的防暑福利。那時候的西瓜都是圓的,很少有長的又圓又橢圓的瓜,也很少嘗到肥料的味道。
瓜不大,但吃起來很好吃。黃瓜也讓孩子吃的開心。還有西紅柿和黃瓜。在那個年代,孩子們覺得生吃是最好的,但成年人經常做。
據說比我們大很多的孩子試過用涼粉籽做的涼粉,涼粉裏有薄荷的涼意。但是大人覺得這種涼粉不幹凈,不允許小孩吃。今天人們才知道,大部分只是在刮不同於涼粉的涼粉。
《長沙市誌》記載:這是壹個古老的習俗,“古歷七月初壹,天未亮,即聽得人在街上叫賣麻糖。這是長沙特有的夏季美食。”我們懂事的時候,長沙沒有麻糖,只有秋冬用牙膏皮換來的叮當可可糖。
酸梅湯不僅在紅梅有,過去在解放西路的紅星冷飲店也有。爸爸有個知青朋友,魏立春。在那家店,她經常趁人不註意,把我剛喝完的酸湯重新灌上。哇,涼涼的。
□痱子粉、花露水、六壹散
當年由於飲食和防暑條件的限制,火毒很重,經常出現沙癤、大癤子。
每天傍晚洗完澡,看到每個孩子的額頭上都塗著痱子粉,看起來像“粉冬瓜”。甚至後來很多人看了兵奇誌的《雙簧》,“哈夫油”臉上的樣子還是讓很多人很親切。
花露水,又辣又涼,有壹種香味,女生覺得香就像香壹樣開心。後來,六神花露水在80年代末暢銷全市。
六壹散不僅可以提神,還可以用水服用。但在那個年代,男生習慣把紙折成噴射狀的物體,散裝後壹邊擠壹邊往嘴裏噴。
□“敲得太狠”是壹根好冰棍。
當時冰棍最重要的質量檢驗標準就是“敲過”。不融化的冰棍,吸了才具有韻味。背木箱或泡沫箱賣冰棍的人經常在市場上喊“冰棍,會敲的綠豆冰棍。”80年代初,我的印象是那幾年有三種冰棍:3毛錢白糖冰棍、5毛錢綠豆冰棍和8毛錢或者1毛錢奶油冰淇淋。長沙很多大廠都有冰廠,員工發冰棍票,這是我們羨慕的商業界子弟的壹種福利。
~~~~~~~~~~~~~~~~~~~~~~~~~~~~~~~~~~~~~~~~~~~~~~~~~~~~~~~
這些都是長沙最鮮明的特色。
樓主可以酌情選擇其中壹個,我覺得絕對值得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