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食譜大全 - 請問有人聽說過高淳嗎?妳去過那裏嗎?

請問有人聽說過高淳嗎?妳去過那裏嗎?

江蘇省高淳縣是大閘蟹的故鄉。以蟹為媒,第三屆中國-南京固城湖蟹節於9月26日-6月6日在高淳舉行,10。

高淳是中國民俗文化的豐富礦區!當妳來到這個被譽為中國第壹蟹鄉的地方,妳不僅可以品嘗美味的大閘蟹,還可以感受獨特的民俗文化,參觀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許多名勝古跡。

南京的遠祖在高淳。

1997年8月,薛城鄉(今惜春鎮)在挖新建衛生院地基時,意外出土了壹些文物。得知這壹情況後,縣文保所立即控制了施工現場,並與南京博物館壹起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這個地方就是後來被授予“全國考古重要發現提名榮譽獎”的薛城遺址。它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被專家推定為南京最大、最古老的史前古文物,距今約6300年。

薛城遺址的文化積澱可分為上、中、下三個階段,均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相當於馬家浜文化中晚期,中期相當於或略早於北音盈盈文化三期,晚期相當於崧澤文化中晚期。它的上層是宗族墓地,下層是居民地。遺址位於皖南青弋江,水陽江在長江口匯入“古蕪湖”。豐富的遺存頗具特色,代表了江蘇、Xi、安徽三省交界處、山川沼澤交界地帶的壹種新的文化類型。

6000多年前,在這裏土生土長的高淳人生活時,就開始用原汁原味的高淳方言交流。至今,這裏仍流傳著許多唐音。很多唐詩用現代普通話朗誦是沒有押韻的,但是每壹句都用高淳方言押韻。目前,高淳縣已經成立了以縣長為首的申報小組,抽調了壹批教育界、文化界的老同誌,對高淳方言進行科學、全面、有代表性的收集和整理,盡快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

在高淳,除了古遺址和方言,2000多年前吳國宰相伍子胥在這裏開鑿的須賀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至今仍發揮著航運作用。古古城遺址是春秋時期烏來朱彜所在地,比古南京金陵早兩個多世紀。清末道教造像繪畫共320幅,是我國最完整、最豐富的道教文化遺產。東巴戲樓和蒼溪戲樓在蘇南地區並不多見,反映了當時豐富多彩的民間娛樂活動和鮮明的建築文化特色。另外,兩個女人抗婚的美麗傳說,韓國大詩人崔致遠感人肺腑的詩句,讓人潸然淚下,在韓國流傳甚廣。北京大學、揚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都為此舉辦過崔致遠學術和中韓文化交流研討會...

“高淳文房四寶”榮耀江南

高淳,除了“古城煙雨”、“石臼漁歌”、“守聖夜鐘”、“關西夜泊”等高淳著名的八景外,高淳的文房四寶,“方塔是倒栽柏樹的街道”,更是家喻戶曉,前程似錦。難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只給了高淳“江南聖地”的美名。

作為“文房四寶”之首的“寶生寺塔”,相傳建於三國時期吳赤武二年(239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據說是孫權為了慶祝母親八十大壽而建的。也就是說,周瑜英年早逝後,孫權的母親可憐周瑜的愛妻小喬,親自到周城(今磚墻鎮)帶她回建業(今南京)自娛。當八牛行駛到高淳鎮(今惜春鎮)的東龍城山時,被兩個醉酒的道士攔住了去路。祖母命令她去贏,卻發現兩個道士嚇壞了,死了。奶奶壹生信佛,對人寬厚仁慈。於是人們在龍城山修建了壹座“七級寶塔”(即寶生寺塔),以超度兩位死去道士的靈魂。這座寺廟塔在中國是獨壹無二的,也是罕見的。歷代地方官視塔為鎮縣之寶。塔高31米,塔身用特制青磚疊砌。“近看像玉筍拔地,遠看像健筆。”登塔鳥瞰,縣城風貌,壹覽無余,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早已消失在固城湖底的“子怡街”建於南宋。由於明朝鄭德七年,東壩加高三尺,導致流淌了幾千年的三湖之水不再向東流。高淳被沈65438+萬畝,固城湖地區60多處堤防被完全淹沒為高淳文房四寶。

相傳,這株倒柏是晉代著名道士許遜所植。徐,江西南昌人,三國吳赤武二年(239)生。許遜年輕時曾師從大東真正的國王吳孟。晉末大亂時,他棄官隨吳孟周遊列國。公元374年,許遜從南昌西山升起,降落在高淳,成為轉世靈童。他自幼就讀於高淳縣城東二十裏的南道觀(求實觀)。有壹天,老師出差,學生們比賽拔小柏樹,許遜壹連拔了兩棵小柏樹。正在這時,老師回來了。害怕老師的譴責,他匆忙把兩株小柏樹扔進了兩口井裏。因為他的恐慌,他把樹枝翻了下來,把樹根翻了起來。老師喝完酒回頭壹看沒註意。幾個月後,我發現插在井裏的小柏樹已經從根部抽出了新枝綠葉,生機勃勃,大家都以為是仙女做的。所以,只要保護得當,幾年後它就長大了,成了遠近聞名的“倒柏”。庫珀鎮現存的千年古柏周長1.3英尺7英寸。這棵樹挺拔如鐵,倔強如鋼,盤根錯節,蜿蜒曲折,枝葉翠綠,生機勃勃,顯示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白牡丹”生長在華山石坡的縫隙中。傳說古時候有個叫魯的小夥子上山砍柴,不小心被毒蛇咬了壹口,昏迷不醒。當不朽的鐵拐李經過時,他從葫蘆裏取出長生不老藥,餵給他吃,但沒有用。這時壹只蜘蛛掛在樹上,在被毒蛇咬過的傷口上服藥。年輕人得救了,但蜘蛛卻安全了。鐵拐李感到驚訝和慚愧。他覺得自己苦心經營的煉金術毫無用處。壹怒之下,他把葫蘆砸了,說:“煉丹壹千年白費,石頭上開壹會花。”砸碎的葫蘆裏恰好有仙丹,滾進了石隙。久而久之,就長出了壹朵顏色鮮艷、花香四溢的白牡丹花。

高淳對民俗了解多少?

在高淳縣定埠鎮韓橋村的壹個打谷場,記者再次看到了“五艙跳”的熱鬧景象:身著古裝的村民或挑筐、或扛旗、或敲鑼、或敲鼓,壹片歡騰。很快,主要人物入場:先是五個帶著頂篷的壯漢入場站好,然後是四個衣著鮮艷、戴著面具、步態各異的表演者在場上列隊。他們代表了道士、土地爺、和尚、法官四位為民請命的“土地神”。然後進入體育場的身穿盔甲、肩扛津靈、手持雙刀的五人,才是真正的主角——“五人小屋”。他們的檐篷、面具、服裝都是五種顏色搭配的。紅、藍、黃、黑、白分別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帝,與木、火、金、水、土五行相合。“武蒼”與場上眾多表演者共舞,或蹲或跳,跳著不為人知的舞蹈。整個演出過程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共有超過100名表演者。

“五艙舞”的神奇之處不僅在於中國民間舞蹈的起源,更在於它作為壹種傳統的民間活動,在中國已經消失了60多年,瀕臨滅絕。據《中國民間舞蹈集成》記載,“跳舞倉”起源於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主要流傳於安徽省高淳縣、溧陽縣、郎溪縣等地。在“破四舊”時期普遍被禁。如今的表演者大多已經過世,就連當年對人事還有點熟悉的“小觀眾”也已經很老了。

在高淳縣,除了“跳五艙”,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民俗,比如花臺會、鬥水滸、大燈籠等等。花臺會,又名社戲(魯迅散文《社戲》中有介紹),是高淳縣薛城鄉的保留節目。三年壹次是小戲,九年壹次是大戲。在水邊或土地廟旁,壹個草臺班子上演著各種戲文,觀眾全是村民,十分迷人。打水滸是高淳縣特有的民間武術。它起源於宋代,真正的意義是表演水滸傳中人物的武功。它以傳說中有三十六天罡之星之稱的梁山好漢為原型,以妳制作的裝備為道具,用真刀真槍的十八般兵器輪番上陣。刀光劍影的戰鬥很危險。宋武的十八般武藝,孫二娘的雙刀,魯的醉拳,既能強身健體,又有很大的欣賞價值。《江南壹絕》眾所周知:兩個人表演* * *,前者穿道具扮成馬頭,後者彎腰抓著前者的腰扮成馬身,兩個人互相牽著背,表演難度相當大。1993年,《大燈籠》獲得沈陽國際秧歌節金玫瑰獎,亮相央視春節文藝晚會頒獎晚會。《打水滸》和《羅漢》在中國獨樹壹幟,融合了民間武術和民間文藝表演。薛城班龍直徑1米,長100余米,表演者數百人,堪稱中國舞龍之最。“龍吟車”有十幾米高。旅遊的時候,它的隊伍浩浩蕩蕩,伴隨著民俗文化活動,讓人嘆為觀止。

為什麽高淳有很多民俗?

研究高淳民俗12年的東南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第壹位民俗學博士陶思言博士,將高淳稱為江蘇民俗文化的“富礦區”。這種“富礦區”的形成也有其歷史和地域原因。高淳雖然離南京不遠,但由於交通不便,長期以來依靠水陸兩路,與溧陽、安徽宣州等橫向地區進行著密切的文化和婚禮交流。而與南京的縱向交流則少得多,幾乎沒有受到六朝城市文化的輻射。歷史上,高淳沒有大量外地人湧入,本地人也很少來南京。直到今天,其語言系統仍屬於吳語區,其接近程度可見壹斑。

近年來,高淳縣委、政府認識到民間文化的獨特魅力,組織當年親身經歷的老人進行回憶和整理,同時加強對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套路、音樂的指導和改進,克服原有程式化的表演模式, 其中主要圍繞著辦好“天下太平”二字(壹般按照“天下太平”二字的筆畫進行表演),豐富表演內容,在指導中註意保留民間藝術的特點。 全縣各級各部門都在逐步加強對高淳民俗文化的認定和保護,但高淳把民俗宗教活動上升到傳統文化的高度,加以開發利用,轉化為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開放進步民俗區,保持和發揚傳統文化,只是壹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