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食譜大全 - 誰知道那些植物有化感作用,應該具體在哪個方面?

誰知道那些植物有化感作用,應該具體在哪個方面?

化感作用的概念最早是由Molisch在1937中提出的,它被定義為各類植物(包括微生物)之間生化物質的相互作用,既包括有害的壹面,也包括有益的壹面。此外,關於莫理士對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具體內容也沒有進壹步明確。20世紀70年代中期,根據Molisch最初的定義和近40年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成果,Rice將植物化感作用定義為:植物(包括微生物)通過向環境中釋放化學物質,對其他植物產生直接或間接的有害作用。這壹定義首次明確了植物化感作用的本質是植物通過在體外釋放化學物質來影響鄰近植物。隨後,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非常活躍,取得了許多成果。人們發現植物釋放的化學物質對植物有害,但在許多情況下也是有益的。同時,在農林生產的實踐和研究中發現,許多作物的連作障礙和人工林的衰退都是作物或樹木釋放的化學物質毒害自身的結果,從而揭示了植物化感作用可以在種間或種內進行。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水稻在植物化感作用的定義中增加了有益效應和自毒作用。此後,水稻對植物化感作用的定義被普遍接受。植物化感作用的介質是化學物質,稱為“化感物質”。孔垂華所說的化感物質是指植物產生的影響其他生物生長、行為和種群生物學的化學物質,不僅包括植物之間的化學物質,還包括植物與動物之間的化學物質,而且這些化學物質不需要進入環境,也可以在體內進行。已經發現許多化感物質不僅對植物有作用,而且對微生物、動物,尤其是昆蟲也有作用。植物化感物質必須以合適的方式進入環境。在自然條件下,主要有四種方式。根系分泌物代謝產生的根系分泌物可以是初級代謝產物,也可以是次生代謝產物。次生代謝產物的根系分泌物中有很大壹部分是化感物質。例如,黑核桃樹(UIansnigra)可以分泌胡桃醌,這是有毒的。當胡桃醌濃度為20μg/ml時,對其他植物種子的萌發有抑制作用。植物莖葉產生的揮發性化學物質,如檸檬案葉片揮發的蒎烯等化感物質,能強烈抑制蘿蔔種子的萌發。被雨、霧、露沖刷的化學物質,如案樹葉中被水沖刷下來的化感物質,主要是酚類物質,對亞麻的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微生物釋放到土壤中的化學物質,如蕨類植物,是從枯枝落葉中釋放出來的。利用化感作用控制雜草,在田間覆蓋化感植物殘體後,可以有效地控制雜草。被植物殘體覆蓋後,被覆蓋的殘體通過與雜草競爭光照、養分、水分和殘體釋放的化感物質來影響雜草種子的萌發。據報道,截至2000年,美國約有20%的耕地使用稭稈還田,這意味著收獲的稭稈會留在表土中。結果發現,收割後的大麥、燕麥和小麥的殘留物都抑制了第二年雜草的生長。普特南等人發現,5438年6月+10月在菜地和果園種植黑麥,春天就被草甘膦殺死了。黑麥覆蓋物可以有效地控制雜草的生長,並且已經證實其化感作用是壹種叫做異羥肟酸的化感物質。Putnam和其他研究發現,高粱殘體具有顯著的控制雜草的能力。Alsaadawi等人進行了沙培實驗,發現高粱的根系分泌物能顯著抑制藜的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另壹項實驗表明,濃度為5%~10%的稻茬和稭稈混合物的水浸液對雜草的萌發和幼苗生長有抑制作用,這種不同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於植物不同部位酚類物質的濃度不同造成的。水浸液對雜草莖伸長和幹物質質量的影響相似,但對根伸長的抑制作用大於對幹物質質量的抑制作用,對禾本科雜草的抑制作用大於闊葉雜草。不同的化感植物產生不同的化感物質,各有其特定的抑制對象。向日葵能有效抑制馬齒莧、曼陀羅、百合、矮牽牛等雜草的生長,而部分品種的燕麥能抑制芥菜類雜草的頂端生長,抑制雜草的高度僅為對照的1/3。1983皮化向日葵和燕麥輪作結果表明,輪作區雜草密度明顯低於單作區,說明兩種作物發揮了不同的除草功能,相對提高了除草效果。冬小麥釋放的化感作用可以抑制白茅的生長,在白茅生長較多的農田,冬小麥與其他作物輪作可以抑制或防止白茅的危害。世界上壹些國家(如日本、韓國、泰國、埃及等。)研究過作物輪作抑制雜草,既能減少化學除草劑的使用,又能提高作物產量。利用伴生植物,有些植物具有選擇性化感作用,可以抑制某些雜草的生長,而對作物生長沒有傷害。墨西哥金盞花對根部含澱粉的雜草有很強的毒性作用。比如,接骨木的根變成了帶褐色的空殼,看起來像是被酸腐蝕了,即使是在遠離萬壽菊的地方。水葫蘆在危害嚴重的水田中放入水車前,能迅速使水葫蘆出現黃化、葉腐、根發黑等癥狀,最後死亡。這種伴生植物可以和農作物壹起存在於特定的區域,起到除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研究。提取化感物質,合成新的除草劑。通過提取、分離和鑒定化感物質並模擬其結構,可以開發準天然選擇性除草劑,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由於生物途徑合成的天然除草劑具有低毒、高效、易吸收降解、靶標專壹等特點,可以減輕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壓力,減少化學農藥在作物中的殘留,有助於發展生態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在這壹領域已經有合成生物殺蟲劑的成功例子。例如,振國公司以荒漠植物產生的化感物質1,8-案樹腦為前體,成功研制出新型內吸性除草劑CIN·氰菊酯,並應用於水稻、花生、大豆、棉花等作物。Fujii Yiqing等人從棉花根系分泌物中合成的單足蟲酚已用於控制大豆、花生、玉米和甘蔗田的寄生雜草單足蟲。轉基因育種通過育種將壹些化感作用結合到作物品種中,使作物增強競爭優勢,抑制壹些主要雜草。可以通過常規雜交技術或原生質體融合將化感基因引入栽培品種,並為特定地區培育抗某些雜草的作物品種。在明確了控制作物化感作用的遺傳行為和機理後,可以利用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將化感基因導入高產優質作物品種的基因組中,培育出既能實現高產優質高效,又能在田間條件下自動抑制雜草的優良作物品種。目前,培育抗雜草作物品種的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Dilday通過研究推測,水稻基因組中控制作物產量和其他優良性狀的基因與控制化感作用的基因之間的連鎖很弱,這為培育高產、優質、化感作用強的水稻品種創造了條件。據報道,在野生型作物中存在高度的化感作用,這種化感作用由於在育種中強調高產和其他性狀而喪失。通過與野生物種雜交,植物對昆蟲和疾病的抗性可以整合到作物品種中。但在化感育種中,只獲得了化感能力高的水稻品種,能抑制雜草。此外,Haan等人通過將矮油菜與結球白菜雜交獲得了具有雜草控制作用的雜種,矮蕓薹屬菌株在玉米和大豆之間萌發良好,可抑制雜草28 ~ 42天,對作物無任何影響。Panchuk等人發現了冰草和小麥的雜種,可以表現出冰草的特性和高抑制活性,這無疑是壹個良好的開端。如果未來能成功開發出小麥、水稻等壹些主要作物的雜草控制新品種,不僅可以減少除草劑的使用,還有望進壹步提高產量。化感作用在雜草控制中的應用前景利用化感作用控制雜草是壹種很有前途的新途徑。由於這種控制措施是利用植物自身的防禦系統或生態系統中的抗逆性,沒有難降解的化學物質引入系統,也不會帶來農藥殘留等環境問題,因此利用化感作用控制田間雜草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壹種潛在雜草控制措施。利用植物化感物質控制害蟲無疑是植物保護的發展方向之壹。化感物質是生態系統中生物間長期競爭和自然選擇的結果,是與生態系統相適應的。因此,我們應合理應用這壹生態機制,盡可能避免化感作用的有害影響,充分利用其積極作用,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壹,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據美國農業部估計,新的化感作用技術的應用將為美國農業帶來2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因此,化感作用的應用前景十分可觀。1999年8月在加拿大召開的第二屆世界化感作用大會上,大量論文報道了化感物質作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農業發展中的應用前景,為更有效地控制病蟲草害,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了全新的發展空間。分離、提取和鑒定新的化感物質是化感作用研究的壹個重要方向。但實際上,在人們已經鑒定的化感物質中,真正具有應用價值的還是少數。因此,在今後的研究中,應註意化感作用室內研究與田間應用相結合,鑒定新的化感物質並發掘其除草潛力,在此基礎上開發無公害除草劑,這將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此外,化感物質的產生、釋放和作用機理的研究仍是壹個薄弱環節,需要進壹步探討。隨著我們對化感物質的選擇機制、作用機制和生物合成的基因調控的了解,人們將有可能成功地利用現有的種質資源,增加這些物質的產量,並調節生長或殘留植物中化感物質的釋放速率,用於季節性除草。盡管這壹領域的技術復雜,但它為雜草綜合防治展示了新的前景。化感作用是壹個多學科的研究領域,有必要引入多學科的思想和方法,在不同學科研究人員的參與和合作下,使這壹新興的交叉學科走向成熟,更好地發揮其潛在的應用價值,提出具有生態安全的合理措施,為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