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節氣的風俗是什麽?
霜降是秋天最後壹個節氣,各地的風俗有飲酒賞菊、吃柿子、吃鴨子、吃牛肉、送芋鬼、登高遠眺、掃墓祭祖等。此外,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進補的食俗。
1、飲酒賞菊
在氣象學上,壹般把秋季出現的第壹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為此時菊花盛開,正值賞菊的好時節。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壹節令的雅事。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中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2、吃柿子
在中國的壹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僅可以禦寒保暖,還能補筋骨。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3、吃鴨子
在閩南、臺灣地區,霜降這壹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北方常說的“貼秋膘”。閩南有句諺語,叫做“壹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充分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壹節氣的重視。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都會賣得非常火爆。
4、吃牛肉
廣西玉林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冬天裏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5、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裏面放入幹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辟兇迎祥。
6、登高遠眺
秋季山林、高山空氣新鮮,大氣中的浮塵和汙染物較少。霜降時節登高遠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還可舒緩心情。
7、掃墓祭祖
《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8、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