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練習氣功的入門方法(壹定要有呼吸空氣的方法)和練習後會出現的現象。具體壹點。
[編輯此段]沈默的跡象
什麽樣的狀態才算安靜?這個很難解釋清楚,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功夫深淺都不壹樣,所以每個人的體驗必然不壹樣,但總的來說,都有——壹些* * *的跡象。
精神方面
修行者處於睡眠狀態,但絕不是昏睡。正常思維處於停止狀態,唯壹的線是明亮的,明亮的。換句話說,思考是在感覺的階段。雖然對外物有些感覺,連壹根繡花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到,但那只是感覺,沒有邏輯思維,水平如鏡,興不起浪。如果修行者覺得自己消失了,那就是更高階段的寂靜。
呼吸方面
練習者幾乎忘記了呼吸。此時的呼吸比平時更深、更慢、更均勻、更細,像壹根絲線,不松不緊。有時練習者覺得休息停止,有胎息,即人的肚臍呼吸;或者還有皮膚呼吸,吸氣時皮膚感覺涼,呼氣時感覺熱。無論哪種情況,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壹切都很自然。
軀體感覺方面
體感最重要的是氣場感。修行者可以感受到壹種氣場環繞全身,真氣與天地之氣融為壹體,渾渾噩噩,即使恍惚,也初步進入了寂門。如果繼續練習,練習者感覺身體無限膨脹,直到消失。有的人感覺氣血蒸騰,丹田之氣跳動翻滾流動,身體發熱發光。或者覺得自己身體輕飄上天,或者身體沈入地下。
深層意識
到了更深的層次,往往會出現天目穴的各種場景。如見神仙,如見蟲鳥,奇香異色,如畫美景,各種秀美山川,亭臺樓閣歷歷在目。這些被稱為魔幻場景;修行人壹定要保持心態平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保持心態向波浪開放。
[編輯本段]安靜的姿勢
靜功夫以坐姿為主,當然也包括臥姿。但俯臥位只在鍛煉者身體太虛弱坐不住的時候使用,大多數人都嘗試坐姿練習。坐的方式有三種:平坐、散坐、單人坐、雙人坐。這些姿勢也體現了功夫的深淺不同。初學者宜平坐,這樣四肢舒服,不憋悶,有利於安靜。隨著功夫的深入,練習者必須逐漸過渡到盤腿,尤其是進入高層次練習時。他們必須用兩套功夫。因為這種姿勢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威懾力,下盤的穩定有利於身體上千個部位的真氣運行,而壹旦真氣充盈寸進,下盤堅實的阻力也有利於鍛煉體內真氣的強弱。不管是哪種姿勢,最重要的原則是自然放松,全身放松才能安靜。放松不是懈怠,而是要求脊柱垂直時全身放松,既平靜又不僵硬。在太極拳中,有壹個術語叫“虛靈頂勁”。當頭部靠在頂部時,脊柱會自然垂直。但是,對於壹個初學者來說,不可能太在意,否則會造成緊張。其實只要記得放松就好,然後註意隨時調整身體緊張的部位,保持全身舒適。
[編輯本段]進入沈默的方法
呼吸和鎮靜方法
入息入寂,也稱隨息法,是指心神專註於呼吸,隨呼吸而上下,以達到壹心壹意而非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的方法。對於初學者來說,對著寂靜呼吸是壹種方便的方法。呼吸入寂只能註意吸氣,呼氣不經意就出來了,或者只能註意呼氣,不註意吸氣,或者隨著呼吸上下起伏。修行者有了壹定的基礎,在全身經絡暢通的情況下,就能集中全身的皮膚,利用皮膚的毛細毛孔,吸進天地之間的清爽之氣,呼出全身的病氣、濁氣。有了這個想法,他們可以好好呼吸壹段時間,然後放松,什麽都不想,自然呼吸,保持頭腦空白,身體放松舒適。雜念壹旦上來,就可以用皮膚呼吸法驅逐,這樣就可以世代如此。
遵守和平寧靜的法則。
這是最常用的入寂方法,要觀察的穴位主要有上、中、下腹部、會陰、命門、湧泉。守法的好處是容易聚氣,很快得氣,壞處是火候不好掌握。所謂熱,是指神對穴位有意的嚴重程度。壹般要求謹慎,不能忘了扶,或者呼氣的時候放下,或者吸氣的時候放下。不要執著,否則會出現陽亢氣滯的現象,引起身體各方面的不適,尤其是頭暈。壹般來說,觀察小腹(肚臍下壹寸五分)是常見的,因為小腹是氣發之海,壹般練周天功主要是觀察小腹。最好用觀想來觀察穴位。
動體靜法
練武壹段時間後,全身經絡都通氣了,然後體內就有了各種感覺。佛教有“八觸”之說,即動、癢、輕、重、涼、熱、澀、滑。其實體內的感覺不止是“八觸”。每個人的感受不會完全壹樣。綜上所述,最重要的感覺是氣在體內啟動的感覺,如氣的流動、運動、跳躍,全身通氣時氣的顫抖感(類似於電氣化的感覺)和氣場的感覺,氣增長時的熱感。簡而言之,修行者可以仔細體會這些感覺,全身心地搜尋這些感覺,不自覺地排除各種雜念,從而達到寂靜的目的。根據筆者的經驗,體感冥想的效果更好。壹方面,這種冥想方法相對容易,不會帶來任何弊端,也不會造成緊張。這種方法壹方面可以提高內省的技巧,為以後的想法和壹些高階函數打下基礎。
讓人冷靜的公式
每個教派都有自己的口訣,背誦口訣是幫助妳進入寂靜的絕妙方法。語言本身就具有暗示的功能,尤其是代代相傳的公式,經過壹代又壹代大師的傳授,具有特殊的信息和不可思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