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傳承 調查報告
民俗問題,對在座的各位可能比較陌生。通常我們認為民俗就是壹種傳統的民間風俗,比如怎麽過年、怎麽做年糕等。其實這僅僅是民俗的壹小部分,從學科性質和現代角度講民俗,其內容要廣泛得多,而且同生活的關系更為密切。
在年輕人看來,民俗就是過去的東西,這是種誤解。民俗包括過去、現在,也包括將來。那麽我們究竟應該怎麽認識民俗呢,我準備從三個問題著手來跟大家介紹。
中國較為流行的民俗觀念首先是民間風俗,比如四時八節:春節、元宵、清明、端午、重陽、中秋等,還有婚喪嫁娶等;另外壹種觀念是把民俗看成民間文藝、民間文學,比如傳說故事、神話、歌謠之類;還有壹類把民俗看成古代文化在今天的殘留物,比如祭祖等。而國際上普遍認為民俗是壹個學科,是指有關民眾或人民的壹種文化智慧。所以我們今天講民俗是站在哪個立場上來講要區分開。我今天是站在民俗學的角度來講民俗,與平時的理念不同。
民俗不是古老的
壹談起民俗,很多人覺得是農村裏才有的,其實不是,城裏人同樣有民俗,大學生也有民俗,比如拿壓歲錢就是民俗。所以民俗是壹般人都會有的。
我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在北京剛學民俗學的時候,費孝通教授給我們上課。費老師是英國著名學者馬林諾斯基的學生,專門研究人類學民俗學。他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拿了壹大堆的英文辭典進教室對我們說:“民俗(folklore)究竟是什麽意思呢?folk就是土裏土氣的鄉下人。”那個時候中國對民俗的理解就是停留在傳統的想法上——民俗是過去。中國從20世紀初引進西方民俗學以後壹直到80年代對民俗的理解都比較傳統,其實與國際上的認同相距很遠。國際上的民俗早就有很大發展。
發展主要有三個方向:
1、鄉民、樓民向人民發展
2、文化的殘留物向劃時代發展。
3、歷史學、現代史學向未來學發展
民間有句俗話叫:“大俗大雅也。”民俗蘊含著許多“大雅”的東西,不僅是過去的、現在的學科,更是未來的學科。
我們今天用的“民俗”兩字好像是中華民族創造的漢字,後來出口了,然後又返銷回來了,這兩個字其實是日本字。我們的“民俗學”三個字是翻譯英文的“folklore”,其實這三個字是日本人翻譯的。
我們不得不正視壹個現實:20世紀轉型期間,現在用的很多文字都是經過日本加工過再回來用的,比如說“文藝理論”、“幹部”、“化學”、“物理”等。所以我們“民俗”的內涵已經經過兩次翻譯,先是英文翻成日文,再從日文轉譯成中文。因為日文中有很多漢字,所以我們直接把它們拿來當成中文讀了。因此概念上有很大的混淆,內容有很大的變化。
民俗是壹種生活相
民俗是什麽?民俗是壹種“生活相”。什麽是“相”,這是佛家的用語,佛家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判斷。比如說,什麽是火,火是壹種焰相,水是壹種流相;什麽是民俗,民俗是壹種生活相,壹種傳承性的生活的樣子。沒有文字或人規定我們這麽做,但我們會不自覺的進行這樣壹種生活方式。
大家熟悉的傳統民俗譬如春節,春節怎麽過,除夕怎麽過等。前幾天我在中央臺做節目,有人問我:“為什麽我們現在過年的年味很少,而外國人的聖誕節、情人節卻很熱鬧?”我說其實我們的年味原來是很濃的。上世紀50年代,我七八歲跟著外婆在過年前半個月就開始忙碌了,壹直到正月十五才能歇下來,前後差不多壹個月整天都有事情幹。從傳統的習俗講,前後有近60項事情要做:大掃除、祭竈、祭祖等,比如大年初壹不能掃地,不能把垃圾丟掉(暗示不能把錢丟到外面去),都有很嚴格的規定。特別是祭祖,把妹妹們全都趕出去,只有我和外婆兩個人呆在屋裏祭祖。沒有任何文字規定我們壹定要怎麽做,而這就是壹種程式化的風行的規範。
民俗不光集中在過節上,風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樣式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就拿住來說,我們在城市裏感覺不出來,但假如去了農村,房子就會有壹種特殊的樣式:比如江南有廂房式的——左廂房、右廂房,還有過去的有錢人家,家境比較好,房子結構形式更復雜,壹層層有很大變化——三進、五進、七進,周莊的沈廳就是七進的,上海郊區壹般都是三進的。壹進,方位都朝南,左右各壹個廂房,為什麽要這樣?我經過研究後發現,其中的道理就是我們說的風水,“左青龍,右白虎”,中間就是最適合我們居住的地方。我們為什麽不可以或者要避免房門朝北開?這就是壹種風水,是壹種生活相。我們生活在北半球,冬天寒風從西北過來,就被“白虎”給擋住了;春天東南風壹刮,雨水多了,那麽“青龍”也可以擋住。那麽中間這個地方利用了天然的防寒防雨的空間,就是我們的房間。這就是最早的風水的理念,沒有那麽多的迷信,就看風怎麽走水怎麽走,人怎麽在中間選壹個好地方居住。這並非人們胡思亂想得出的。古代沒有空調,如何防寒,如何來保持適宜的溫度呢?當然是要靠具體環境的選擇。
有人認為風水是迷信,當然風水在發展中確實增加了許多迷信的說法,但是我們把這點作為主流而把核心的部分丟掉了,就造成了很大的災難。比如上海這幾年天氣越來越熱,客觀原因來講地球變暖是壹個原因。仔細壹想,恐怕與我們現在蓋這麽多大廈有關。
有壹年,我陪外國學者從我們華師大到虹橋機場。那個時候剛改革開放,經過虹橋開發區,看到很多玻璃幕墻的房子,有壹個老外就跟我講:“妳們為什麽要蓋這種房子。”我說我們要現代化呀。他又說:“現代化不是從房子的外形就可以體現出來的。”後來我了解,這種玻璃幕墻的建築模式來自北歐,因為北歐寒冷,需要采光。而我們處在亞熱帶,我們需要的應該是散熱。
進入21世紀,我們的很多觀念都要修正了。過去上山下鄉,父母從信中知道我們在東北吃玉米餷子、高粱都要掉眼淚,認為那是餵豬的雜糧。現在觀念變了,要吃玉米、高粱這種綠色植物,超市裏賣得比面粉還貴呢!
民俗、生活相還包括生活的技藝,各種技藝也是民俗。有個材料說考古學家發掘出秦劍,上面塗了壹層鉻,專家註意到這種塗鉻的方式在西方也是20世紀70年代才出現的,究竟秦人是如何塗上去的,不得而知。越王勾踐的寶劍,在地底下埋了兩千多年,挖掘開始時發現這把劍已經彎了,但是考古人員壹打開,又神奇般地直了。我們現在能模仿這把劍的樣式,卻達不到那時的工藝。
中國古代燦爛文明的發展就是依靠大量的生活的技藝--民俗來創造。可惜的是這些技藝我們沒有從學科上加以整理。我們古人也沒有重視這個問題,認為雕蟲小技,壯夫不為也。尤其是文人,所以又把這些東西隨意地扔掉了。這樣壹來,對我們國家的確是很大的損失。我們今天要重新認識民俗,千萬不能停留在民俗就是風俗習慣這個狹隘的觀念上。以上是第壹點,從生活層面看民俗。
民俗的文化層面
第二個方面,從文化層面來講,民俗是壹種文化的模式。這種模式往往是無形的、口頭的、和非物質的。但確確實實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對於這種無形的、非物質的民俗文化現象要給予更多的重視。比如《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大家熟悉的優美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最近幾年,《梁祝》正在爭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其實這個問題兩年前就開始了。但壹開始就有很多問題。其中壹大問題是各地都說《梁祝》是自己的,比如寧波人認為梁山伯是鄞縣(今奉化縣)縣令;上虞人說祝英臺故裏就在紹興的上虞;杭州人也據理力爭,萬松書院主人公讀書的地方呀……其實《梁祝》是哪裏的並不重要,關鍵是《梁祝》反映了中國人某壹階段的婚姻模式。遠古的時候,越地的女性都比較剛烈,魏晉南北朝時北方的文化向南方轉移以後才有了《梁祝》,從剛烈走向柔和,向儒學發展。所以《梁祝》文化實際上反映的是壹種社會轉型期之間的新的婚姻文化模式,和人們對兩性祈求的心理,表達了對愛情的忠貞和生死不渝的情感,這是典型的中國男女兩性之間的無形的口頭的關系。
無形的口頭模式其實相當多,不僅在中國,在國外也是。我有壹個學生在澳大利亞學習,請當地老師來家裏吃飯。其中有壹道湯,老師喝完覺得很鮮。問他是什麽,他說是野鴨子。老師大吃壹驚,馬上說澳大利亞抓野鴨子是犯法的。學生恍然大悟,說下次壹定註意。可沒料到過了三天,壹張罰款單來了,動物保險委員會罰他5000澳元,把他壹年半勤工儉學的錢全罰走了。在中國看來這個老師有問題,鴨子也吃了,還告狀?但在澳大利亞,這樣做是很正常的,老師不告發反而有問題。這也是壹種文化模式,我們現在更要關註這種文化模式。
譬如日本也有它獨特的文化模式,像櫻花情結:在日本壹到櫻花要開的時候,整個國民都會很興奮。2000年我在日本民國大學當教授,剛好遇上櫻花節,天很冷,但是櫻花開的時候,櫻花樹下擠滿了日本人。當地氣象預報還會每天報道櫻花的開放雕謝情況。外國人對櫻花的感覺是不太艷麗,但是日本人就感覺到櫻花和自己的生命差不多,不求生命的長短,而是求生命的燦爛。日本的武士道、談情說愛都和這個有聯系。渡邊淳壹的《失樂園》,情節很簡單:中年男子外遇壹個少婦,兩家的家庭條件都很好,但兩人想結合在壹起。開始雙方家庭都不同意,後來終於離成了,兩個人可以自由自在地住在壹起了,結果卻在做愛過程中自殺了。這就是日本典型的生命文化,在他們看來,生命、愛情不在於長短,而在於能不能達到最高點。他們感到把各種困難都排除的時候,他們的愛情是最輝煌的,如果再相守下去,兩人感情溫度肯定會下降,所以還不如在愛情至高點死去,最美好的就成了永恒。所以他們把櫻花當作生命的象征。
民俗在歷史上
利用民俗這種文化模式對國家進行管理,這在中國古代就有了。漢代史學家曾說:“為政之要,辨風正俗,最其上也。”要正確處理風俗,駕馭它以為統治服務。各個朝代都有相應的措施,效果和對現代影響比較大的就是清朝滿族的措施——滿漢壹體化的政策:第壹是提倡孝道。原來滿族人孝道的概念比較薄弱。清前期的歷史總好像是隱隱諱諱的,特別是關於順治帝的母親。實際上歷史的真實恐怕不會像現在的文人所寫的那麽曲折纏綿。習俗上他的母親應該是嫁給了他的小叔子。滿族不僅在婚姻觀念與漢族有較多的不同,其它文化習俗方面與漢族有更大的差別。
過去,我們的歷史教材上沒有關註這樣壹個問題,那就是後來清政權是怎麽穩定下來的?根據國外的研究來看,當時的滿族就是利用滿、漢族的文化模式來整合對待漢人的。他們把兩個文化模式交融。比如說,當時是亂世,不能提倡忠,只能提倡孝。清前期的皇帝無壹例外地提倡“孝”。假如妳們熟悉中國歷史和文學史的話,應該知道李密的《陳情表》,就是拿著“孝”來作擋箭牌,不願出去做官。所以“孝”文化模式,往往成為中國亂世時期,統治者治理國家的壹塊牌子。
第二,清統治者采取了同漢族人的婚姻文化模式。就是不能強搶,要明媒正娶。不僅如此,滿人娶漢女還要向上級報告。相反,漢人娶滿族的女孩,不用打報告,只要按照漢人的六禮娶回來就可以了。所以事實是,當時滿族人只有三十多萬,而漢族人有近壹億。後來滿族還是統壹了整個中國,這就是歷史事實。當然,清統治者在某些方面也堅持了他們自己的文化模式,比如發式方面。因為滿族人認為頭發是天和人相互溝通的載體,所以壹定要堅持滿族人的習慣,出現了“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慘烈的文化整合。由此,這種綜合了滿漢兩族文化模式統治了中國至少三百年。
民俗是民眾群體反復積澱構成的,是壹個民族***同文化的***同感,是無意識和有意識、理性和非理性的交織,是國家思想和文化的原型和起點。民俗行為規範背後的思考原型,對人類的思想和民族的發展影響很大。我們過去對自己民族民俗上的研究不夠,應該從民族心理因素上考慮,真正地把它內在的東西挖掘出來。民俗說到底是壹個民族的文化的生命。壹個人的生命有兩種,壹個是生物生命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