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素菜食譜 - 藜蒿和藜蒿是同壹種蔬菜嗎?

藜蒿和藜蒿是同壹種蔬菜嗎?

蘆蒿,蘆蒿,蘆蒿,是壹樣的嗎?

不壹樣。藜蒿,又名藜蒿、艾蒿、艾葉等。,屬於菊科蒿屬,有藜蒿、黃花蒿等多種。青蒿是蘆蒿中的珍品,在這個基地種植。藜蒿在古代已經成為人們食用的菜肴。北魏《齊姚敏書》和明代《本草綱目》中均有記載,專食其莖。香味濃郁,外酥裏嫩,纖維感少。藜蒿不僅有這麽高的食用價值,還含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含有多種維生素、鈣、磷、鐵、鋅等礦物質元素。具有清涼、清熱解毒、平肝瀉火、祛風除濕、消炎止咳的作用。含有側柏酮芳香油(C10H100),風味獨特。其中,抗癌微量元素硒是公認的抗癌植物蘆薈的十倍。此外,對降血壓、降血脂、緩解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是典型的保健蔬菜。蒿,根涼味甘,葉平味甘,益膈、開胃、解毒。鮮莖主要用作蔬菜,香脆可口,營養豐富。壹、艾蒿根系的生物學特性發達,須根長在地下莖上,須根發達,吸收肥料和水分的能力極強。地下莖新鮮時潔白、細嫩、多汁,既是生殖器官,也是營養貯藏器官。埋深1.5 ~ 25厘米,長度可達30 ~ 40厘米,厚度0.6 ~ 1.0厘米,節間長度1 ~ 2厘米。節上有潛伏芽,可萌出地上莖,直立,株高1 ~ 1.5米,可食嫩莖青綠色、淺綠或略帶紫色,長25 ~ 30厘米,厚0.3 ~ 0.5厘米,葉綠色。葉羽狀深裂,長10 cm,寬5 ~ 6 cm,裂片邊緣有粗鋸齒。葉綠色無毛,葉背短密蓬松,呈粉紅色。初秋時,葉子的頂端和葉腋正在抽伸出頭來,這些頭直立或下垂,柄短。多數為密長窄,具亞總狀花序和條狀苞片,近鐘形,長2.5 ~ 3.0毫米,寬2.0 ~ 2.5毫米。總苞片約4層,外層橢圓形。黃褐色,短綿狀毛,內緣寬,膜質。花黃色,內層兩性,外層雌性。每個花序大約能結1個蒴果,蒴果很小。果實黑色,無毛,成熟時容易脫落。藜蒿喜冷濕氣候,耐濕、耐肥、耐熱、耐瘠薄、耐旱。早春氣溫升至5℃左右,地下莖上的側芽(潛伏芽)開始萌發,在日平均氣溫12 ~ 18℃時迅速生長,日平均氣溫20℃以上莖易木質化。露地野生艾蒿壹般在春季發芽,5月上旬和中旬營養生長加快,是露地艾蒿生長的高峰期。如果采用保護地栽培,上市期可以提前到65438+去年2月的中後期。藜蒿適應溫度範圍廣,喜歡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但其嫩莖在強光下容易老化。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為宜。只要溫度適宜,壹年四季都可以生長,沒有明顯的休眠期。二、營養與用途藜蒿是帶著鮮莖食用的,清香可口,清脆爽口,營養豐富。每百克嫩莖含蛋白質3.6克,1.5克灰分,鈣730毫克,鐵2.9毫克,胡蘿蔔素1.4毫克,維生素C 49毫克,天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賴氨酸0.97毫克。它富含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滌纖維素。早在明代,藜蒿和竹筍拌肉,最為鮮美。它像玉針壹樣綠,沒有嚼過就很嫩,比其他的都好。藜蒿可以涼拌也可以炒著吃。藜蒿根涼,味甘,葉平,能平抑肝火,可治療胃氣虛弱、水腫、河豚中毒等疾病,預防牙病、咽喉疾病、便秘。根莖含澱粉量高,可為機體提供熱量和能量,也可作為神經結構、酶和激素的組分和組織成分。同時還能起到保護大腦的作用,充當肝臟儲存肝糖,解毒。藜蒿是壹種無公害綠色食品,因其抗逆性強,病蟲害少,深受消費者喜愛。3.品種和特性1。大葉蒿按葉型分類為(1)。又名藜蒿,其葉為羽狀分裂,嫩莖藍綠色,香味濃郁,厚嫩,耐寒,抗病,發芽早,產量高。(2)香蒿。又名錐栗蒿,葉羽狀分裂,嫩莖淺綠,香味濃郁,抗寒性稍差,品質較好,產量壹般。2.根據嫩莖的顏色,將藜蒿分為(1)。嫩莖呈青綠色。(2)藜蒿。嫩莖是淺綠色的。4.栽培技術要點:1,藜蒿冬春種植方法(1),種子繁殖。3月上旬和中旬,將艾蒿種子與3-4倍的幹細土混合,直接播種,條播。條播的行距約為30厘米。播種後,覆蓋土壤並澆水。壹般3月下旬就能出苗。出苗後要及時間隔均勻分布幼苗,缺苗的地方要補苗。(2)無性繁殖。分株種植。5月上旬和中旬,留壹塊種子地,將艾蒿植株連根挖起,剪去頂端的嫩梢,在已構築好的畦埂上,按45×40 cm的株距,每穴種植1 ~ 2株,踩實澆水,5 ~ 7天後成活。莖桿壓條繁殖。每年7-8月,將半木質化的莖與地面平齊剪下,剪去頂端的嫩梢。在整個畦面上,按35-40厘米的行距挖5-7厘米深的溝,在溝內橫栽藜蒿莖,頭尾相連,然後覆土,澆足水,始終保持土壤濕潤,促進生根發芽。扡插繁殖。每年6月底至8月,將生長旺盛的藜蒿莖從頂端的嫩梢處切下,切成20厘米長的段。在建成的畦面上,按35×30 cm的行距斜插4-5段,1/3露在地面,生根大約需要10天。地下莖繁殖。壹年四季都可以進行。挖出地下莖後,去掉老莖和老根,切成小段,每段2-3段,在已施工的畦面上每隔10 cm開壹條淺溝,把每小段根平放在溝裏,蓋上薄土,澆足水。田間管理(1)整地施肥。選擇非菊科作物、灌溉條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為宜。種植前翻耕、翻耕、晾曬(冷凍),結合適量低肥施用,每1/15公頃施腐熟豬牛糞3000 ~ 4000公斤或腐熟餅肥約150公斤,整地做畦,畦寬1。生長期9-6月追肥1次,每1/15公頃施尿素10公斤,撒播澆水,促進艾蒿營養生長,防止後期早衰。(2)清除雜草。藜蒿的地下莖主要分布在5 ~ 10 cm的土層中。種植活樹後,應及時拔除田間雜草,促進根系良好發育,積累更多養分。(3)水。藜蒿非常耐濕抗旱,在高溫幹旱季節要經常澆水,保持田間濕潤,促進生長。(4)病蟲害防治。蘆蒿生長過程中經常發生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癭蚊、玉米螟、棉鈴蟲、刺蛾、蘆蒿等,可采用氟啶脲、氟啶脲、擬除蟲菊酯等高效低殘留農藥進行防治。覆蓋在溫室內的艾蒿地上部分被嚴重霜凍枯萎後,地面上的艾蒿莖要剪掉,田間的枯枝、枯葉、雜草要清除,土壤要淺松土。每1/15公頃應噴施10公斤尿素或80公斤復合肥,並在腳底澆上水。5-7天後,大棚的塑料薄膜要扣好。壹般從65438的10月下旬+065438+65438的2月上旬進行。同時,用塑料薄膜直接將植物覆蓋在浮面上,棚的四周壓實密實。如果土壤水分過高,地膜覆蓋可以推遲。晴天中午要在背風處通風,降低棚內空氣濕度。藜蒿大棚覆蓋技術自1994開展以來,得到了迅速推廣應用。藜蒿可以在露地或設施中栽培。設施栽培的藜蒿,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分期分批覆蓋,可以提前上市,排隊,均衡。溫室栽培的艾蒿,在覆蓋後40 ~ 45天,株高20 ~ 25 cm時即可采收。露地栽培的油蒿隨著自然溫度的變化自發萌發。當日平均氣溫為12 ~ 18℃時,嫩莖生長迅速,4月上半月為露地油蒿生長高峰期。收割時,用鋒利的刀在蘆蒿地上割開。嫩莖上除幾片心葉外,其余葉片全部抹平,紮好,在陰涼處包裝,用濕布覆蓋,軟化8 ~ 10小時,即可上市。溫室裏蓋滿了艾蒿。1作物收獲後,應立即清除雜草和落葉,並施肥水。每1/15公頃應施入5 ~ 10公斤尿素。覆蓋後的管理同上。這樣,45 ~ 50天後,收獲第二茬作物。壹般情況下,大棚藜蒿冬春兩季可收獲2 ~ 3茬,1/15公頃產量達到800 ~ 1000公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年的春天和三月也是藜蒿盛產的季節。在《神農本草經》中,藜蒿被列為野菜上品。藜蒿炒臘肉是江南人都喜歡吃的常見野菜。壹直享有“香脆嫩滑,風味冠春菜”的美譽。它的制作也很簡單。將藜蒿嫩莖切成半寸長,培根切絲,加入壹些洋蔥段。先把臘肉炒壹下,然後放入藜蒿和洋蔥,炒壹下,放入湯汁壹會兒,然後出鍋,淋上香油。臘肉是金黃色的,藜蒿是綠色的,清脆爽口,醇厚綿軟,有壹種特別的清香誘惑食欲。食用後有開胃、理氣、提神的功效。制作起來很簡單。藜蒿去根後的嫩莖切成半寸長,臘肉切絲,加壹些小蔥。先炒臘肉,再放入藜蒿和蔥白,加湯,出鍋片刻,淋上香油。臘肉是金黃色的,蘆蒿是綠色的,酥脆爽口,有壹種特殊的香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藜蒿李時珍雲:“九月播種,冬明年春餵食”。其莖葉柔嫩,略令人窒息,故名。藜蒿又名藜蒿、藜蒿、杭白菊、藜蒿,屬於菊科黍屬。菊花原產於中國,其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名醫孫思邈所著的《錢進實錄》中。朝鮮政府頒布唐草藥為“蒿”,元朝醫生胡思慧稱之為“蒿”,滇南草藥稱之為“蒿”,新時代的草藥稱之為“蒿”。菊花。有蒿的香味,菊花的甜香味與菊花的花的形狀相似,所以有的地方又叫“菊花”、“菊蒿”、“春菊”。而且采摘了上部的嫩葉後,下部的葉腋裏會長出新芽,春夏秋三季隨時可以采摘,所以也被百姓稱為“無盡菜”。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九月播種,冬食,翌年春食,莖葉嫩微有蒿香,故名蒿,花深,形似人,名為秋花。”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菊花營養非常豐富。除了維生素A和C,胡蘿蔔素的含量比菠菜還高,而且含有豐富的鈣和鐵。因此,菊花又稱補鐵補鈣,是兒童和貧血患者的必吃蔬菜。還能促進蛋白質的代謝,幫助分解脂肪。在火鍋中加入壹些杭白菊,可以促進魚肉或肉類中蛋白質的代謝,對營養素的攝入相當有利。熱燙後的涼拌對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有益。與肉、蛋、葷菜壹起炒,可以提高維生素a的利用率,燙藜蒿,配以香油、味精、精鹽、大蒜,清淡可口,最適合冠心病、高血壓患者食用。餃子和餛飩是用菊花做餡的,風味獨特。豆腐燒是餐桌上壹道美味的素菜。菊花也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因為它含有壹種揮發性精油和膽堿,具有開胃、健脾、降血壓、健腦的功效。常吃杭白菊有益於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記憶力減退、習慣性便秘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