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趕場是種什麽樣的體驗?
每當我去到壹個新的地方,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當地的菜市場。
然而到了四川,如果剛巧能遇到當地趕場,那可簡直是壹件再奇妙不過的事情了。
四川,瀘州,藍田。
時至今日,每逢農歷壹、四、七的上午,都還保留趕場的習慣。
現在正值瀘州的冬季,天亮的要略晚壹些。於是,8點之後的藍田就會逐漸熱鬧起來,壹直持續到中午時分。
藍田壩的趕場,大都集中在牛市坎壹帶的幾條街上,每逢趕場日,雖說前來趕場的大都是老年人,但也使得這幾條街立馬就變動生動起來。
蔬菜水果永遠是集市裏的主旋律。張愛玲曾在這樣寫道:“看不到田園裏的茄子,到菜場上去看看也好——那麽復雜的,油潤的紫色;新綠的豌豆,熟艷的辣椒,金黃的面筋,像太陽裏的肥皂泡。”而今隨著便利的交通,食材不再被禁錮在原有的產地,天南海北的流通了起來。
在藍田的集市上,不僅僅只出售當地應季的蔬果,海南的菠蘿蜜、雲南的卷心菜、內蒙的土豆、東北的大蘿蔔、陜西的柿子也開始在這裏粉墨登場。
當地的農民,出售的大都是來自自家田間地頭的新鮮蔬菜和土雞蛋。價格也會比超市裏的便宜壹些。
正好趕上青果上市的季節,我花5元錢買了壹斤,扔壹顆在嘴裏慢慢的嚼著,這種入口苦澀而回甘綿長的滋味實在是迷人,先苦而後甘,像不像我們對人生的期待?
這種開著紫色小花的植物在當地被稱作木姜菜,拿起壹聞,有種薄荷般辛辣的味道。當地人多用來調味,制作蘸水,尤其是吃豆花的時候壹定要加上壹些。
竹制品店的中年老板不善言辭,並不熱心於招攬生意,貨品沿街擺放,如有心想買,需舉著東西來到老板面前詢價,大多數時刻,他都是低著頭,數十年如壹日的編制著四川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背篼、竹凳、筲箕、竹筐等竹制品。
瀘州作為酒城,各種私人酒坊在集市中自然是占領了壹壁江山。這些酒的價格從每斤幾塊到幾十塊的不等,自家門前堆放著酒糟,酒香味飄得滿街都是,而“現烤現賣,可來料加工”更是作為賣點,引得不少人前來光顧。白酒先嘗後買,有時真是怕這壹個酒坊壹個酒坊的喝下去,會不會把自己在這清早的集市上就給喝醉了。
成捆出售的葉子煙吸引了我的註意,這些由煙葉晾曬制成的煙草,消費者基本上都是老年人,他們數十年如壹日的偏愛著葉子煙濃重的口感。
老人把煙葉塞進自己的煙袋鍋裏,深深吸上壹口,笑著說:“這種煙葉子抽著才有味道。”
四川人喜歡坐茶館,瀘州也不例外。像這種喝壩壩茶的壯觀場面也只有在川渝地區才能看到了吧!在這裏,只需付上5元壹杯的茶資,泡上壹個蓋碗茶,就可以像這群老人壹樣,天南海北的聊聊天,打打牌,壹天就這麽愜意的過去了。
說來也怪,這樣的泡在茶館裏大都是上了年紀的男人,鮮有看到老太太們身影,於是我好奇的問老板,老板笑著說:“因為大媽們都去打麻將了啊!”
集市上雲集了許多售賣草藥的攤販。這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或幹或鮮,分類擺放,被賦予了神奇的治愈能力。上了年紀的老人們對這些植物仿佛分外情有獨鐘,常能見到他們在攤位前認真挑選。
“這是金錢草,治結石可好了。”買草藥的老人對我如是說。
這裏,也總能看到各式各樣身懷絕技,流落民間的“神醫聖手”。
土法壓榨的菜籽油有壹股特殊的味道,民間稱之為“青氣味”,有人對這種味道不太可以接受,而在四川,這種油卻被眾多家庭所食用。土法制油的小作坊,菜籽油就這樣黃燦燦的從機器裏湧了出來,油渣被壓成土黃色的薄塊堆在壹旁,可以單獨售賣,就說是養花很好的肥料。
店家在油坊門口點上壹盞油燈,以示自家油品出眾。
川西南的羊肉大都是當地的帶皮黑山羊,肉質緊實。按照當地人的習慣,羊肉最好只在冬天食用。壹鍋熱氣騰騰的紅湯羊肉,塞上壹把細碎的香菜,絕對是冬日裏最溫暖的存在了。
此時正是四川制作臘肉的時節,於是賣肉的小販尤為的多。四川的豬肉與北京的肉相比,感覺脂肪更為肥厚,而由這種肉制成的香腸臘肉自然也就更具風味。
大塊的豬肉被分解的淋漓盡致,塗抹上鹽和香料,高高的掛起來晾曬陰幹,說起來也算是四川這個季節獨特的壹道風景線了。
如果嫌自己制作香腸、臘肉太過麻煩,自然有已經做好的成品可供選擇。臘排骨、臘豬蹄、臘雞、板鴨、香腸、臘肉林林總總掛滿了店鋪。
集市上出售新鮮宰殺的雞鴨。如果覺得壹整只太大,可以只要半只。新鮮分割的雞胸、雞腿、雞翅,更是供君選擇。
小販在不銹鋼的碗中放入壹些鹽水,將雞鴨血液倒入其中,不久便凝固成了血旺。血旺按碗出售,2元/碗。這樣的血旺口感比平日在超市裏買到的血豆腐要滑嫩太多。
瀘州位於長江與沱江的交匯處,魚類資源自然也是極其豐富的。除了平日裏常見的草魚、鯉魚、鰱魚之外,壹些平日裏不太多見的魚也可以在集市上見到。
在這裏買魚,魚販不僅可以幫妳殺魚,清洗,還可以按照妳的需求,切片或是剁塊。
魚販的手藝嫻熟,只見他手起刀落,短短的時間,壹條大魚便被分解完畢,變成了塑料袋中的壹包魚片。
逛集市的時候,總會收獲到壹些讓人啞然失笑的快樂。比如,這個讓我看了半天才想明白的獼猴桃招牌。它的創作者是壹位大媽,見我望著她的招牌笑,她也跟著我壹起笑,透露出壹種孩子般的質樸與天真。
逛得累了,索性坐下,花上幾塊錢,吃壹碗豆花飯。
豆花細嫩綿軟,蘸水則是不厭其“繁”:糍粑辣椒、醬油、花椒粉、菜籽油、蔥花等等調料在桌上依次擺開,木姜子油作點睛之筆,隆重出場,客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自行調配。
素凈的豆花經紅油蘸水洗禮,出落得風情萬種,有時單憑蘸水出眾,就可以吃上壹大碗米飯。
用大米發酵制成的白糕,算是瀘州赫赫有名的小吃之壹了。集市上用1塊錢可以買到3塊。酸甜軟糯,有發酵後帶來的淡淡酒香。絕對值得壹試。
黃粑也是當地很獨特的壹種小吃,用糯米、紅糖制成。色澤金黃、香氣濃郁。其獨到之處在於包料選擇的是良姜葉,黃粑的香味正是來自良姜葉內所含的芳香油。剛蒸熟的黃粑香氣撲鼻,冷卻後,可切片油煎,或放入醮槽水內煮沸食用,別有壹番風味。
集市上還有壹些神奇存在,比如,可以看期會、看水碗、燒蛋的大姐以及祖傳八代的風水之家。
看期會想來應該是四川本地的說法,等同於我們平日裏所說的“看良辰吉日”,而燒蛋和看水碗是什麽操作,我可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頭頂臟辮的年輕小夥在集市上兜售他的手工飾品,大媽們同樣買賬,選得興高采烈。
最近大火的菜市場穿搭,在這裏如火如荼的演繹著。各種拉著橫幅標語“廠家清倉”“跳樓甩賣”的服裝攤位前,更是簇擁著愛美的大媽們,用她們的審美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
在藍田這幾條古老的街道上,有趣的遠遠不止以上這些,柴米油鹽人間滋味在左,古靈精怪天馬行空在右,普世元素和小眾格調在市集上相處融洽,還需要親自來上壹趟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絕妙。
這裏有著最真實的人間煙火氣,鮮活靈動,宛如這座城市的神經末梢。
古龍曾說:壹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壹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如果這人運氣夠好,能在這裏趕上壹次場,眼前不僅有著熱氣騰騰的人情味,還有著腳踏實地的飯菜香,應該很難再郁郁寡歡了吧!
我是安蘇然,資深美好生活熱愛者。願將這世上細碎的幸福,與妳壹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