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黍的詩詞角黍的詩詞是什麽
角黍的詩詞有:《端午夫人閣·黃金角黍照盤明》《春帖子·香爐角黍傳三楚》。結構是:角(上下結構)黍(上中下結構)。註音是:ㄐ壹ㄠˇㄕㄨˇ。拼音是:jiǎoshǔ。
角黍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食品名。即粽子。以箬葉或蘆葦葉等裹米蒸煮使熟。狀如三角,古用粘黍,故稱。
二、引證解釋
⒈食品名。即粽子。以箬葉或蘆葦葉等裹米蒸煮使熟。狀如三角,古用黏黍,故稱。引《太平禦覽》卷八五壹引晉周處《風土記》:“俗以菇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壹名_,壹名角黍。”宋周邦彥《齊天樂·端午》詞:“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_四·粽》:“_,俗作粽。古人以菇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__葉心之形,故曰_,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_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清趙翼《連日競渡再賦》詩:“競渡傳從楚歲時,為投角黍_湘_。”
三、國語詞典
以蘆葉或竹葉裹成尖角的粽子。
四、網絡解釋
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春秋時期:用菇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菇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註雲: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壹日,又以菇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裹黏米壹名‘_’,壹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旱
關於角黍的詩句
雲榮角黍絲角黍星團江南角黍梅時雨
關於角黍的成語
故宮禾黍殺雞為黍禾黍故宮黍油麥秀黍秀宮庭範張雞黍麥秀黍離
關於角黍的詞語
故宮禾黍以戈舂黍黍離麥秀黍秀宮庭麥秀黍離黍離之悲禾黍故宮雞黍深盟黍油麥秀故宮離黍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角黍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