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說明文字(包括起源、傳說和做什麽,250字)
自古以來,元宵節的主要民俗就是吃元宵,看燈籠,猜燈謎。明清時期,女性也有“走橋摸燈”的習俗。舊時正月十六夜,女子皆穿上白綢衫,手拉手而行,持香在前開道,其他女子緊隨其後,稱之為“走萬病”,並以同樣的速度過橋,稱之為“應”。據說過橋的人可以保持腰腿壹年無病,健康長壽。過了橋,女人們還會去城門洞摸城門上的銅釘,稱這壹招“適合男人”,生男孩。
元宵節之際,朝廷還會張燈結彩,官員放假,宵禁解除,百姓可以徹夜出行看燈。節日期間從漢代的壹天,唐代的三天,宋代的五天發展到明代的十天,從壹月初八到十七夜。白天的城市和夜晚的燈光非常壯觀。元宵節之所以叫元宵節,是因為放燈籠和觀賞燈籠是這個節日的主要內容。正月十三開燈,十四試燈,十五開燈,十七關燈,也叫“殘燈”或“停燈”。明代,北京的燈籠市場位於燈市口,即現在的東城區。那時候燈光和城市是壹體的。元宵節晚上,燈市口整條街上,除了提著燈籠、掛著五顏六色的裝飾品站在兩旁的商戶,還有各種各樣的珠寶、玉器、日用品,好不熱鬧。到了清代,燈與城是分開的。“城”屬於琉璃廠和靈佑宮,“燈”位於內城的四座牌樓和地安門壹帶。清末民初,地安門、什剎海等地也在正月十五制作冰燈,深受民間喜愛。所以正月十五賞燈的習俗壹直流傳至今,歷史上也有很多元宵節賞燈的故事。傳說在宋代,壹對夫婦在宵夜時看燈籠時走散了,這壹天正好是宋徽宗獻酒的日子。妻子急於找到丈夫,於是拿起皇帝的禦鏡,寫了壹首詩:“月滿燈火通明,攜手郎到端門。貪看鶴陣歌舞,不覺鴛鴦失群。天亮了,我對皇帝的好意心存感激,口口聲聲要給我喝壹杯,巡壹巡。我怕回國後被翁姑責怪,偷酒杯為證。”浪漫的皇帝聽了這話,高興地把金杯給了女人,留下了元宵的故事。
過去“燈謎”和“燈謎”是分不開的,有了燈謎就有了燈謎,所以叫“燈謎”,俗稱“打虎”(這是由李廣在北平打虎的故事得來的)。在元宵節的晚上,謎語通常被貼在燈籠上或掛在繩子上,獲勝者會得到壹份獎品。有的店鋪還貼出燈籠掛謎語,並特別標明獎品,“如有猜中,獎三千個蘋果”。當猜猜者上前領獎時,獎品不過是插在壹個蘋果上的三根牙簽,從而增添了歡樂的氣氛。元宵節的燈謎壹般都比較通俗、幽默、有趣。比如謎語是“八戒洗澡”,答案是“水裏的豬”。再比如“農夫心如湯”,答案是“心急如焚”。
元宵之夜,上有皎潔的月光,下有萬盞明亮的燈,天地相得益彰,美不勝收。放煙火、踩高蹺、跑旱船、玩獅子、開小弦子會等。更是民俗文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