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素菜食譜 - 端午節的由來(不少於200字)

端午節的由來(不少於200字)

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也叫端陽節、普傑節、天中節、大長節、木蘭節、女兒節、兒童節。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壹。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時節、崇武節、五月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拉節、詩人節、龍舟節、艾節、端午節、夏節、崇武節、午時節等。雖然名字不同,但總體來說,各地人民的風俗是相似多於不同的。今天,端午節仍然是中國人民中壹個非常受歡迎的盛大節日。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這壹民俗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日之壹。五月為毒月,五日為毒日,五日午時為毒時,排在三毒之末。端午節也叫“五月底”。五月是整個大熱天的開始,五條毒蛇開始活躍,鬼怪橫行,會給人帶來災難,尤其是給無所顧忌、無所反抗的孩子帶來災難。因此,人們把五月的端午節稱為“兒童節”或“娃娃節”。

兩千多年來,端午節壹直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由於幅員遼闊,民族眾多,部分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彜族、壯族、布依族、朝鮮、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畬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達斡爾族、仫佬族。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樹葉,掛菖蒲艾草,百病遊,戴香囊,備祭祀碗,賽龍舟,競賽,擊球,蕩秋千,用雄黃畫孩子,喝雄黃酒,菖蒲酒,吃毒餅,鹹蛋,粽子,時令鮮果。有些活動,如賽龍舟,取得了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界限,成為國際體育賽事。

2005年6月24日,165438+韓國申請“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認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對中國人民保護中國文化遺產是壹個深刻的教訓。

端午節

端午節是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有許多起源和傳說。這裏僅列舉以下四種: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結束的意思是“開始”和“開始”。初五可稱為端午。在農歷中,地支標誌著月亮,陰建在正月,二月為基,五月依次為午,所以五月稱為午月,“五”與“午”相連,“五”也是陽數,所以端午節又叫端午、崇武、端陽、中天。從史料記載來看,“端午”壹詞最早見於晉人周朝的地方習俗:“仲夏端午,烹粟。”端午節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這壹天的必備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和艾葉、熏蒼術和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端午節被命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能鎮邪。雖然每年都慶祝端午節,但是端午節的起源並不是很清楚。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壹,紀念屈原。這壹理論源於南朝梁朝吳郡《續齊之和》和北周《荊楚之時》的記載。據說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河自盡了。死後為龍所困,天下哀悼。他每天都往水裏扔五色絲綢粽子來驅蚊。也有人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立即劃船施救,壹路到了洞庭湖,卻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當時下著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博士時,又冒雨出門,沖進了茫茫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在江河上劃船,後來逐漸發展成龍舟比賽。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似乎都與紀念屈原有關,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盛傳是屈原。楚江空空如也,不能直洗,真是可笑。”

第二,英濤說。這句話出自東漢的曹娥碑。春秋時期,吳國忠臣伍子胥冤死後,成了沈濤,天下哀悼,祭祀,於是有了端午節。

第三,端午節說。這個說法出自聞壹多的《端午考》和《端午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龍”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主要原因是:(1)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都與龍有關。粽子扔進水裏經常被蚊子和龍偷走,而賽龍舟。(2)人種穿越與古代吳越的關系尤為深厚,除此之外,吳越人還有不斷紋身以“形似龍”的習俗。(3)五月初五用“彩絲紮臂”的古代民俗,應該是“如龍”紋身習俗的遺跡。

第四,惡日論。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為毒月,五日為邪日。《呂氏春秋》中的《仲夏》規定,人在五月要禁欲齋戒。《夏·鄭瀟》記載:“此日貯藥以除毒氣。”《大戴禮》中記載“畜蘭是五月五日洗澡”,還有很多傳說認為重五是洗澡驅邪的忌日。《史記·孟嘗君列傳》歷史上著名的孟嘗君誕生於5月5日。他的父親要求母親不要生他,認為“五月生的孩子,比壹家人還長,對父母不利。”《風俗通》失傳,“相傳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作者王充也有描述:“正月、五月為忌;正月五月殺父殺母,不可。”東晉大將王鎮惡,生於五月初五,祖父賜名“鎮邪”。趙霽,宋徽宗出生於五月初五,從小被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將五月初五視為惡日是壹種普遍現象。可見,自先秦以來,這壹天就是壹個不吉利的日子。這樣,這壹天插菖蒲、艾葉驅鬼,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避疫,也就順理成章了。

第五,至日所說的夏天。持這種觀點的劉德謙在《端午節的由來》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了三個主要原因:(1)權威著作《荊楚歲記》沒有提到五月初五吃粽子的節日習俗,而是寫在夏季的至日節。至於杜菁,隋代杜太清的《玉燭集》將其列為夏季至日上的娛樂活動,可見並不壹定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大詩人屈原。(2)端午節習俗中的壹些內容,如“踩百草”、“鬥百草”、“采藥”,與屈原無關。(3)《歲時美景》對端午節的第壹種解釋是:“陽光普照,端午在仲夏,故亦可稱為仲夏節。因此,正午節日的最早起源是夏季的至日。爭議頗多,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傑出的人格和藝術,人們願意把這個紀念日歸功於他。

【源於紀念屈原】

根據歷史學家《屈原和賈生列傳》的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壹位大臣。他主張起用人才、賦權,使富裕起來,並主張聯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迫離崗,被趕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他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田文》、《天問》等不朽詩篇,這些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征服了楚國的京都。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屈原心痛不已,卻始終舍不得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代表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波瀾壯闊的愛國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萬分,紛紛湧到汨羅江邊祭奠屈原。漁民劃著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壹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扔到河裏,說魚龍、蝦蟹都吃飽了,不會咬醫生的身體。人們看到後紛紛效仿。壹個老大夫拿了壹壇雄黃酒倒進河裏,說要用藥把龍水獸打暈,才不會傷到屈大夫。後來,人們怕飯團被龍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米飯,再用彩色的絲綢包裹,使之發育成褐色的種子。

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摘自紀念伍子胥]

流傳於江浙壹帶的端午節第二個傳說,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伍子胥。著名的楚國人伍子胥和他的父親、兄弟都被楚王殺死了。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到吳國幫助吳國伐楚,在五戰中進入楚國都城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子胥挖了壹個墳墓,鞭打了300具屍體,為殺父仇人報仇。吳王何璐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承了王位。吳軍士氣高漲,被越國打敗。越王勾踐求和,夫差答應了。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但夫差不聽。吳被越國屠殺,被越國收買。他被讒言陷害,夫差相信了他,給了他壹把劍,子虛死了。子胥,忠臣,視死如歸。臨死前,他對鄰居們說:“我死了以後,要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吳京東門上,看著越軍進城,消滅吳。”然後他自殺了。夫差聽後大怒,於五月五日將子胥的屍體用皮子包好,投入江中。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出自孝女曹娥的回憶。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孝順的女兒曹娥救了溺水的父親。曹娥,東漢上虞人。她的父親在河裏淹死了,幾天都沒有看到她的屍體。那時,孝順的女兒曹娥只有十四歲,日夜在河邊哭泣。17天後,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盡,5天後撈出父親的屍體。這就被傳為神話,再傳到縣衙總督那裏,縣衙總督把它立為碑,讓弟子韓丹春作悼詞。

孝女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有金所作碑。後來,為了紀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廟,她就住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