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幹腸的腸衣怎麽做?
腸衣有豬、羊和牛三種。其中最主要的為豬腸衣。常用的加工方法有兩種:鹽漬腸衣和豬幹腸衣。 壹、鹽漬腸衣 (壹)浸漂 將原腸(去糞便後的鮮腸)浸入水中,腸中灌入清水,壹般春秋季水溫28℃左右,冬季33℃左右,夏季則用涼水浸泡,天氣最熱時可以加冰。浸泡時間18~24小時。浸泡的水應清潔,不可含有礬、硝、堿等物質。 (二)刮腸 將浸泡腸取出放在木板上逐根刮制。手工刮制可用竹板或無刃的刮刀,刮去腸內外的不用部分,壹般只需刮腸內壁(粘膜面),即可得到透明的薄 膜。刮時要用力均勻,避免刮破。 (三)灌水 刮光後可將自來水龍頭插入腸的壹端沖洗,並檢查有無漏水的破孔或潰瘍,不能用的部分需割除,然後再洗凈。 (四)量碼 將水洗後的腸衣每100碼(91.5米)合為壹把,每把不得超過18節(豬),每節不得短於1.5碼(1.35米)。 (五)腌腸 將已配紮成把的腸衣散開用精鹽均勻腌漬。腌漬必須壹次上鹽,壹般每把需用鹽0.5~0.6千克,腌好後重新紮把放在竹篩內每4~5個竹篩疊在壹起,放在缸或木桶上使鹽水瀝出。 (六)緾把 腌腸後12~13小時,當腸衣呈半幹半濕狀態時便加纏把,即成“光腸”(半成品)。 (七)漂浸洗滌 將“光腸”浸於清水中,反復換水洗滌,必須將腸內外不潔物洗凈。漂浸時間,夏季不超過2小時,冬季可適當延長,但不得過夜。漂洗水溫不得過高,若過高可加入冰塊。 (八)灌水分路 洗好的“光腸”灌入水,壹方面檢驗腸衣有無破損漏洞,另壹方面按腸衣口徑大小進行分路。豬腸衣每路隔2毫米,***分七個路分,壹路(24~26毫米)、二路(26~28毫米)、三路(28~30毫米)、四路(30~32毫米)、五路(32~34毫米)、六路(34~36毫米)、七路(36毫米以上)。 (九)配碼 把同壹路分的腸衣按壹定的規格尺寸紮成把。 (十)腌腸及纏把 配碼成把以後,再用精鹽腌上,待水分瀝幹後再纏成把,即為“凈腸”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