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優美散文精選摘錄

優美散文精選摘錄

優美散文精選摘錄

精選優美散文節選。散文是文章中壹個特殊的文學主題。散文散了又散,好像不著邊際。其實並不是。通常散文裏的句子都很優美,很容易把人代入當時的意境和環境。以下節選自分享的優美散文。

節選自優美散文1《荷花,小時在我書裏》

幽靜的山村,沒有“次日荷葉無限艷,次日荷花別樣紅”的醉人景象,也沒有“荷葉田甜,魚在荷葉間嬉戲”的閑適雅致。第壹次看荷花,是在課本上。當我第壹次讀到“蕭何剛剛露出尖角,蜻蜓早就站在他頭上了”的時候,我心裏只有零碎的話。再看的時候,漸漸有了模糊的印象。後來通過慢慢的學習和閱讀,我對荷花充滿了無限的向往。

從那以後,我經常壹動不動地站在田埂上。看著風慢慢吹過稻田,輕輕親吻飽滿的稻穗。我在想,什麽時候能看到我田裏的荷花,什麽時候能看到“蓮尖浮現”和“荷葉田”我多麽渴望有壹天能見到它們。

等待是壹種煎熬。荷花還在我心裏,我卻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青春。長大後,我走出了大山。我滿心歡喜,以為終於可以看到迷人的荷花了。可是真正出了山,才發現蓮花還在書裏,在上課。

周敦頤的《情蓮》讓我再次接觸到荷蘭。雖然還在書裏,但是可以再豐富壹點。老師的講解讓我漸漸明白了荷花的品質——“泥不沾,漣漪清而不妖。”學習加深了我對荷蘭的了解,但心裏還是壹片空白。

偶爾中學回家,還是在長滿香米的田野裏。村民們把明晃晃的鐮刀插在稻田裏,用我們熟悉的傳統模式,年復壹年地詮釋著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我靠在軟軟的飯堆上,靜靜地做著白日夢——假以時日,我會打開我的故鄉。

第壹次真正看到荷蘭是在2015的盛夏。我和朋友去了魚池鎮玩。參觀中,我建議朋友們壹起去“十裏荷塘”。在車上,我非常興奮。我滿腦子都是童年的願望。

就在車開進“十裏荷塘”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的荷葉。我和愛人下了車,手拉手走進荷花池。

放眼望去,田甜的荷葉肆意展開,就像深綠色的絲巾緊緊貼在壹起。荷葉緊隨其後,大小不壹,錯落有致。又圓又大的葉子,像壹把把綠色的雨傘;小巧別致的葉兒就像天空中的壹輪滿月。荷花沒有盛開,偶爾有幾朵花獨自綻放。盛開的荷花是粉紅色的,好像是經過浸漬的。顏色從上到下,深淺不壹,分布均勻。含苞待放的蓮骨芽略帶粉紅色,羞澀地藏在滿是綠色的大荷葉中間。壹絲陽光,靜靜地灑進這迷人的荷塘。在藍天的映襯下,荷花顯得格外的鮮艷翠綠,荷花非常的婀娜多姿。這迷人的荷塘,似乎比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花更生動傳神,比詩中的荷花更吸引人。

站在這荷塘裏,我的心被風輕輕撫摸。可愛的蜻蜓也沈醉在這靜謐的荷香裏,隨著風慢慢停在了蓮尖,停在了我的心裏——我相信,當池塘裏的荷花盛開的時候,它會像點亮了無數盞小燈,綻放出壹朵朵俏麗的粉盤,撒下壹池燦爛。

微風輕輕跳躍,輕輕撩起戀人的發絲,悄悄托起池塘裏淡淡的荷葉。荷葉下面是壹池綠水,上面長滿了浮萍。浮萍覆蓋了整個荷塘,不留壹絲縫隙。我撥開浮萍,下面是清澈的流水。水小心翼翼地滲出來,毫無動靜。我擡頭看那挺拔的荷花,突然想起周敦頤筆下的荷花。

但我低下頭,卻感到壹絲莫名的悲傷。這種悲傷來自腳下,來自清水下的淤泥。我想大多數人只會贊嘆荷花的婀娜多姿,並與之合影。但是有多少人讀過泥巴。泥巴伴著嬌嫩的荷花。即使它遭受風吹雨打,它也不會離開,仍然把蓮藕緊緊地抱在懷裏。就是這樣默默的陪伴著,看著荷葉像扇子壹樣展開,看著含苞待放的荷花盛開,卻默默的背負著文人騷客的汙蔑,承受著世人的唾棄。當花開盡了,它依然把飄落的荷葉和枯萎的荷花靜靜地藏在自己的心裏。

我可憐這啞泥,我要為它正名。它的生活是苦澀的,它把壹切都給了這朵迷人的蓮花,卻默默承受著對它的詆毀和唾棄。他們日夜忍受著寒暑,默默沈澱著荷花的“眼淚”。最後我做了別人,結果還是汙水。荷花告別了它,只留下冰冷的池水。其實荷花從來都不是淤泥的“再生”。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像這壹池無聲的泥巴。他們默默無聞,他們默默付出。為了自己的初心,為了朵朵的“小何”,他們願意沈默。

此時的這壹池蓮香,在我心中已經不再像書和詩壹樣單薄,甚至有血有肉,充實了很多。泥巴並沒有詩歌中描繪的那麽汙穢,反而似乎比清河更偉大,更高貴。

我想我曾經是壹朵綠蓮花。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無聲的泥濘讓我。在未來的路上,我願意做青蓮下的爛泥。為了朵朵綠蓮,堅守初心。讓壹股清香滲入我的心田,用泥土的品質激勵我不懼前行。

不忘初心,壹路香!

優美散文節選2《秋天的柿子》

徐誌摩曾說“庭院幽靜,正月好”,壹種寧靜,像壹股清泉小溪,在心裏流淌。

早些年,我媽在院子裏種的柿子樹,如今枝繁葉茂,姿態優雅。它斜立在清澈的鹿亭河畔,屏風戲月,舒適迷人。夏天,樹葉遮住太陽,秋天,綠色的柿子變成金黃色,在第壹次霜凍時,它們從橙色變成紅色。掛滿紅柿子的樹在燦爛地微笑,紅色的燈籠在農家庭院裏閃耀,秋天被它們渲染得格外迷人。

每到中秋節,媽媽就把半熟的柿子摘下來煮熟,然後以秋天的姿勢送給鄰居和親戚,剩下的再讓家人品嘗。母親總是對著柿子樹微笑,就像盯著自己的兒孫,眼裏閃著異樣的光彩。

我們歡天喜地的把柿子皮剝開,放在嘴上,輕輕的壹口氣,柿子汁就進了嘴裏,嘴裏軟軟的,甜甜的,潤潤的,滑滑的。藏在肚子深處的軟核光滑柔軟,嚼起來鮮美滑嫩,味蕾立刻陷入美味的沼澤。

秋雨瀟瀟,紅黃相間的柿葉回旋滿地,仿佛是壹幅秋天的寫意。柿葉越來越稀疏,剩下的幾個柿子卻更紅更亮,帶著壹種單純而溫暖的氣息,就像母親的氣息。

“千年打核桃,初霜摘柿子”。有的柿子結在很高的枝頭,倔強地望著枝頭,顏色如火壹般燃燒,格外醒目,如吉祥的燈,照亮了深秋的孤獨和憂傷。劉禹錫《詠紅柿子》詩中寫道:“晨星閃耀,夜掛太陽。這種情況用“翻翻自保的歲月”來形容很形象。

媽媽做的柿子很甜很香。首先選擇色澤金黃、萼尖細黃的柿子,去掉外層硬皮,保留靠近柿萼盤和果柄的莖皮。然後把剝好的柿子果攤放在院子裏暴曬,再用手輕輕揉成扁圓形。初霜前後,將柿子放在陰涼處,使柿子的糖分溢出,表面出現霜。嘗壹嘗,肉肥味甜。

每當晚霞染紅天空的時候,暮色涼爽而歡樂。壹家人圍坐在小院桑木的桌前,剝著新鮮的荸薺和芡實,品嘗著母親做的柿子餅,整個院子都彌漫著柿子淡淡的清香。院子裏的秋夜特別安靜美麗,濃密的柿葉被月光映在地上,是壹幅簡單的素描。小院裏的親切和溫暖悄悄蔓延,如笛聲般悠長。

現在老婆擅長做軟炸柿子。柿子去皮,搗成柿子醬。然後加入面粉攪拌均勻,攪拌成橙色濕面團。將棗泥、堅果和黑芝麻粉混合作為餡料。最後將餡料用面團包好,壓平,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我們吃得太香了,都舍不得吃筷子。

柿子,色澤鮮艷,味道鮮美,深得歷代文人墨客的喜愛:唐代白居易被譽為“柿樹青翠成蔭,皇族庭院寬闊”;唐代李益留下名句:“柿葉紅霜秋,天如水倚紅樓”。清代查愛吃柿餅:“齒須柔美,喉須潤空”。

國畫大師齊白石喜歡畫柿子,因為與“物、世、市”諧音,寓意吉祥。柿子畫得沒有骨頭,而葉筋和樹枝被輕描淡寫,突出了葉子中的柿子。這幅畫構圖飽滿,色彩熱烈,表現出喜慶樂觀的心情。

柿紅在平凡的平民生活中,姿態溫柔美好。月光下的小院,淺淺的時光裏,無拘無束,妖嬈至極。像壹盞紅燈籠,攪動著寧靜而喧囂的日子。讓家鄉的秋天汩汩流淌,讓我們重拾留在歲月深處的詩意、唯美、質樸、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