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初中語文閱讀材料

初中語文閱讀材料

我支持兒子做現行教育制度的叛逆者。

作者:曲蘭

壹位作家說,國家之間的競爭是母親之間的競爭。

我是第壹次把母親這個角色上升到國民素質的高度。起初有些懷疑:歷史上中國婦女的地位是眾所周知的,中國婦女地位之低不言而喻。他們如何在民族較量的政治競爭中發揮主導作用?更別說影響壹個民族了!即使歷史上有幾個著名的母親——孟母和婆婆,畢竟她們太少了。

然而,再壹想,不禁感慨這位作家的深刻。從表面上看,中國的歷史大體上是壹部由男人煽動的歷史。但是,每個男人都有壹個母親——或者可以直白地說,母親可能是他們壹生中對他們影響最大的人,無論是偉人還是對的人。所以可以說,母親的素質關系到主宰中國命運的人(包括男人和女人)的素質。因為母親的影響遍及人的壹生。

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個好母親。每當我反思教育兒子的方法時,總是沮喪地發現失敗的次數更多了,所以我總是在自省。

兒子中考那年,作文題目是:“我有壹雙手……”。我同事的孩子很多都是高分學生。考完試都寫“我有壹雙笨手笨腳的手”,好像討論過。但我倔強的兒子寫下了“我有壹雙靈巧的手”。15歲的兒子自豪地描述說,他的雙手在電腦上做了很多以前從未做過、甚至不敢想的事情。知道兒子和別人不壹樣,我暗自慶幸:不壹樣就有新的,有新的就…

中考成績出來了:兒子分數比別人低。我也有點疑惑,不斷反思後終於明白:我忘記了我們這個社會最起碼的行為規則——意誌統壹,行動統壹。與眾不同其實很危險。我想,在閱卷老師的心目中,這樣壹個自負自以為是的孩子肯定不是好學生,因為好學生至少應該是謙虛的。作為壹個母親,我分不清這是自責還是迷茫。以前我總是告訴兒子不要模仿別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善於尋找新的方法,才能有創造力。可能我的教育方式有點出格?

當時除了語文,其他中考沒考好的兒子只有兩個選擇:要麽上普通高中,要麽上中專。朋友們都勸我,如果去普通高中,以後還是很難考上大學,而且高中三年的數理化對以後的工作也沒什麽用。權衡之下,我只好為他報了壹個中專的計算機專業。開學第壹天,拿到課本,我這個計算機愛好者看了壹眼,心裏半片灰暗。課本上基本都是過時的知識。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淘汰的速度極快,有些知識在進入教材之前就已經被淘汰了。但是我不能不去上學,但是我不能讓我兒子知道我的煩惱。

因為對電腦和互聯網的獨特興趣,四年前我就讓孩子上網了。我想:他上不了大學,混個計算機專家,以後還能有碗飯吃。很無奈的選擇。壹種認為課本上的東西太過時了,我可以通過網上自學來彌補。另壹個認為,既然自己不是可造之材,時間就沒那麽寶貴了。上網看看,睜大眼睛。壹開始,兒子只是漫無目的地在網上閑逛。後來,他在網上找到了壹個叫“我”的兒童聊天室,兒子在裏面用中學時學的蹩腳英語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吵架、交友、聊天。最讓他受益的是壹位澳洲大姐,她耐心地教兒子英語,每天給他寄壹封信。得知兒子來自中國,她信中的語言難度壹點點增加。為了這段友誼,兒子也每天用英語回信。幾個月後,兒子的英語水平迅速上升。同時,兒子似乎也是自學成才,電腦水平也提高很快。第壹學期兒子在班裏排名21,第二學期立馬進了前幾名。前三個學期獲得全校英語競賽第壹名,超過英語專業大四學生。互聯網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改變了孩子這麽多,我既驚訝又高興。

那時候,昂貴的上網費和電話費對我們工薪家庭來說是壹筆沈重的數字。我不得不將家庭開支控制在最低限度,以確保兒子每天有時間上網。我屢次教育失誤,這是我唯壹能為他做的。這真是應了壹句老話:有心栽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兒子的改變讓我感到壹絲欣慰。網絡不僅給兒子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也讓他的知識迅速增長。我不需要給他買書,所以我可以從網上下載壹些最新的計算機知識。讓我比較放心的是,學習對兒子來說不再是沈重的負擔,而是壹種樂趣。以前逼兒子學,現在他想學了。

然而,壹種更深的擔憂很快湧上心頭:此時,兒子才上了兩年中專,要花兩年時間為他學習很多無用的知識。我總覺得壹個人60歲浪費兩年也許不可惜,但是16歲浪費兩年代價太大了。在和兒子反復討論後,我做出了壹個艱難的決定,讓他退學。就這樣,他的學歷只有初中。

也許是巧合:我的學歷也是初中——我們這壹代人因為“文革”不得不中斷學業。我無法用語言向兒子解釋我內心的感受:多少年過去了,那個大學夢壹直折磨著我,刺激著我。我用了十年的時間通過了那個文憑的自考,伴隨著生孩子,工作調動,專業的改變。不言而喻,這很難。應該說我真的不希望我兒子經歷我所經歷的。我們這壹代人對輟學的恐懼太深了。

就在這時,國家的教育政策改變了,中專畢業生也可以進入大學。讓兒子繼續追求傳統的大學夢還是退學的選擇讓我很痛苦。我在心裏反復權衡這個問題:為了壹紙文憑,讓孩子付出壹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值得嗎?最後,在文憑和青春面前,我幫兒子選擇了青春。

就這樣,17歲的兒子中專輟學兩年,在壹家報社的網絡版當了網管。我忐忑不安地對他說:“媽媽不知道退學是對是錯。也許是壹條捷徑,可能會讓妳受罪終身。”從現在開始,妳要自學,自己安排學習。"

兒子好像突然長大了,沈甸甸的樣子讓我覺得挺安慰的。也許他會長大,會慎重選擇自考的課程和未來的人生道路。沒想到,他做出了壹個讓我媽驚訝的選擇,我媽很佩服“另辟蹊徑”:第壹誌願學習的居然是微軟1998年開發的壹門數據庫語言MCDBA,1999年成為國際考試(當時有網友嘲諷他年少輕狂,17歲還敢贏MCDBA!據我所知,大部分中學生根本不知道什麽是MCDBA。敢上這門課的年輕人大多是研究生,他充其量只能算個初中生。我真不明白誰遺傳了他大膽的天性。

沒想到的是,壹年後,在他這個年齡的孩子進入高考的時候,他真的通過了MCDBA(微軟數據庫認證專家)的所有考試。很快,他通過了MCSD(微軟解決方案認證專家)的考試。MCSD和MCDBA是微軟認證考試中最難的兩個國際考試。由於對英語和計算機技能要求較高,國內幾乎沒有人參加這兩個18歲以下青少年的考試。即使在中國的IT行業,也很少有人參加這兩門考試,並且全部通過。據說全球只有幾千人通過這兩個考試,而且大部分都在英語國家。據我所知,在亞洲2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除了我兒子(18歲),還有壹個印度19歲的年輕人通過了MCSD考試。2000年,北美的《光明日報》、《中國婦女報》、《CCID.com》、《Qianlong.com》、《華夏文摘》都以“亞洲最年輕的數據庫專家”為題報道了這個故事。

在此期間,兒子被調到香港壹家公司擔任數據庫主管,獨立設計完成了包括模糊查詢等先進技術在內的影視信息數據庫。

這個時候,因為屢次犯錯而習慣自省的我,又開始反思了。因為諷刺的是,兒子走到這壹步,恰恰是我教育失敗的結果。我不想讓兒子考高分,卻不小心在他心裏種下了壹顆反叛現行教育的種子,而正是這顆種子發芽了!

這讓我想起了我兒子那壹代人:我兒子只能算是個平庸的人才,這壹代孩子裏不知道有多少人比他強!我身邊有多少優秀的孩子!如果能得到適合他們每壹個人的個性化、多元化的教育來開發他們的潛能,這壹代人該激發出多大的創造能量?!而這壹代孩子,幾乎無壹例外地把壹生都押在了“高考,留學”這條狹窄的道路上。今天還能找到壹個不想上大學不想出國留學的孩子嗎?

有時候看著這些孩子真可憐:每天十幾個小時卡在各種輔導書和問題裏,沒有童年的快樂。父母也在為此苦惱,人只追求壹件事——高分。學歷成了標配,人生只剩下壹條路。

這是中國億萬青少年的必經之路嗎?以前都說高考是獨木橋,現在這座橋越來越窄了。難道只有這種模式才能讓他們成為人才嗎?我常常想,當我們呼籲保護藏羚羊和生物種群多樣性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最需要保護的恰恰是我們自身的多樣性?

當我們過度致力於塑造孩子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最應該被塑造或呵護的恰恰是他們天生的性格、愛好、理想、能力甚至習慣的多樣性?

應該說,作為壹個獨立的生命,被壹個標準塑造,其實是壹個悲劇。我們總是說方圓不能沒有規則,如果它不是方形的,它就是圓形的。世界還大嗎?即使當壹個藝術家雕刻壹件藝術品時,他也應該根據樹根或石頭的大小和形狀來“別出心裁”,更不用說是壹個活生生的人!追求“統壹”往往扼殺了最珍貴的東西——創造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每個人都是按照壹個模式成長的,全世界的人都變成了愛因斯坦和陳景潤。是不是很亂?

這也讓我想起壹個壹直被人們忽視的奇怪現象:我有幾個在國外留學的朋友。當他們把上小學和中學的孩子帶到美國時,他們發現美國孩子比中國孩子上的課少。他們幾乎是邊學邊玩,學起來極其輕松。除了語言障礙,中國的孩子在那裏是名列前茅的,不管他們在中國取得了什麽成就。於是壹些留學生得出結論,孩子的基礎教育還是應該在國內完成。令人費解的是,這些壹邊學習壹邊玩耍的美國孩子,成年後卻很有創造力,好像沒有落下任何作業。更多的問題產生了:為什麽學習和玩耍的美國人產生了那麽多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們沒有嗎?我們考高分的孩子後來都做了什麽?要知道,我們中國的孩子並不傻,連托福都能考滿分。請讓美國孩子試試!

兒子的經歷讓我第壹次質疑今天的教育: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要上大學或者都要經歷16甚至20年的教育才能成才?

為了讓孩子考高分,達到“社會團結的標準”,還有什麽是沒用的呢?我和所有家長壹樣,壹直是這個“教育聯盟”的壹員,但因為兒子難以忍受,我不得不放棄。現在我經常反思自己:我從小學到中學壹直成績壹般,盡管很努力卻很少考高分。我從來沒有出類拔萃過,甚至沒有當過少先隊隊長。但是我從來沒有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被父母打過。而我兒子呢,因為小時候不愛學習,經常挨打。即使我冷靜下來,也很難想象。我的壹個朋友學習成績很好,壹直沿著小學、重點中學、名牌大學、留學這條路走過來。現在留學只有壹個程序。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他有壹種成功感:“除了法西斯手段,我什麽都沒有。”

為什麽我們要強迫孩子去做我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所謂愛恨情深!孩子學習不好會讓我們生氣。僅僅是愛嗎?我們這壹代人在這份愛情裏有多少辛酸!“文革”時期輟學造成的終身遺憾,因沒有文憑而遭遇的諸多磨難,因社會動蕩而遭遇的種種挫折——都讓我們把這些加倍地傳遞給孩子,讓他們上大學,出類拔萃!我們的愛是怎麽扭成這樣的?我們並不完美,我們也知道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是我們用各種手段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完美。我們自己願意承受這種愛嗎?

和所有女人壹樣,我壹直在努力做壹個好媽媽——這大概是做女人的最高境界吧?正是出於這種本能,我這個從來不相信“棍棒出孝子”的人,才會為兒子壹次考試不及格而戰。可是,我越打,兒子就越反感他的學習,我就白白心疼和疲憊。這些年,想想自己也很無聊。我的生活內容除了工作就是和兒子較勁。我不知道中國有多少和我壹樣的父母!我有時候會想,在這個獨生子女的時代,孩子和父母之間壹直有壹場戰爭:過度教育和反教育的戰爭,這場戰爭折磨著雙方的身心。如果這兩代人的痛苦最後能產生壹個人才,也算是“功德圓滿”。如果我們的暴力壓抑了孩子的潛能,造就了無數平庸的人,那我們以兩代人的幸福為代價得到了什麽?失去了什麽?

我不知道,人生中沒有什麽比自由成長更幸福,或者比剝奪這種權利更悲哀!

大概十年前,我去作家史鐵生家預約。聊天時,從未做過父親的鐵生說:其實,父母培養壹個人格完美的人,比培養壹個飛得高的人更重要。這句話提醒了我。雖然我總是要克服母親情結(讓獨子出類拔萃的欲望太強烈),但也正是這句話,最終讓我沒有逼著兒子去擠“上大學”的獨木橋,采取了兒子所說的“曲線救國”的政策。

雖然“曲線救國”也是出於無奈,但如何讓兒子現在輟學,利大於弊。首先,經濟上,上大學省了不少錢。同時,兒子可以用每個月的工資支付各種培訓,學習最新的電腦知識。這些培訓因為回報率高,所以非常昂貴。學習費用就更不用說了,參加考試的費用也就幾百元,拿到相關證書需要多次考試。沒有兒子高薪的工作,我當然負擔不起。第二,他積累了資歷。當他同齡的孩子大學畢業時,他的兒子已經在重要的IT技術崗位上工作多年。在各種招聘中,學歷往往比學歷更重要。三是改變單壹的學習方式。在計算機領域,很多難題往往不是書本上能解答的,這要靠經驗的積累。如果孩子上了大學,只能從書本上學習;但是現在他可以從書本上學習,從實踐中學習,所以他的優勢就更大了。

兒子上了自己的大學,壹點大綱都沒有。最實用最新的知識就是大綱。應該說,直到今天,他在學習上還沒有下過功夫。每次看他邊寫程序邊聽流行歌曲邊搖頭,我都忍不住想教育他——唉,這種母親情結是改不了的!但在計算機硬件、軟件編程、網絡數據庫等幾個重要領域已經打入腹地。,這是由於他沒有花太多時間學習消除知識。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如果沒有機制保證學生快速接觸前沿知識,任何人都會在未來的競爭中失敗——因為妳迷失在浩瀚的知識中。不知道,學校的教學大綱能否成為引導學生穿越知識海洋的捷徑?

看著兒子在網上跟印度人討論編程,跟美國人學習數據庫,累了就罵我...我不禁在想:互聯網時代,孤立已經不存在了,只是剛剛被消除了嗎?當我們的父母還在討論上網的利弊,猶豫要不要讓孩子上網的時候,美國的大部分孩子已經通過網絡和其他國家的孩子討論他們的差異,研究各種問題,收集數據。未來會有什麽不同?視野!

人們可能沒有意識到互聯網的恐怖,它把人類分為兩種:上網的人和不上網的人。斷網的人,只能達到人類創造的全部精神文明成果的1%,所以即使失去了機會,拋在腦後,也是渾然不覺!是什麽原因造成的?這也是壹個願景。

人腦智力發展之謎,對今天的人來說,可能還沒有完全解開。但有壹點是不可否認的:當妳的視野受到限制的時候,妳的智力壹定會被禁錮!井底之蛙的智力有多高?

網絡時代對教育最尖銳的挑戰是大量的舊知識變成了垃圾知識,淘汰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成為最迫切、最嚴重的問題。也許很快就會成為衡量教育成功與否的唯壹標準,因為人類必須在知識爆炸和有限的生命之間找到平衡。網絡不僅會改變人們接受教育的方式,還會改變人類的教育觀念。

中國將在今年年底加入世貿組織。報紙上對中國入世後各行業前景的預測鋪天蓋地,唯獨沒有人預測到教育。我們有沒有想過,最有可能導致我們未來在國際競爭中失敗的,是今天的教育?我們的教育暴露出明顯的結構性缺陷:在人才市場上,壹方面大量的高科技公司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另壹方面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壹方面,學生花大量時間學習過時的知識,另壹方面,人類最新的智力成果無法進入教材。現在我們還沒有加入世貿組織。壹旦加入世貿組織,人才缺口會更大。我們如何參與全球經濟?妳是壹個從初中開始學英語,畢業後口試都沒通過的學生嗎?他們能用流利的英語在談判桌上與外國人競爭嗎?被那些只考數學物理高分,對其他國家知之甚少的年輕人占領別人的市場?(人家感動我們了!已經盯上了我們開放和未開放的市場!)我們今天在教育上的錯誤,將來會讓我們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如果我們的市場被別人占領了,那麽下崗的不僅僅是我們,還有我們的孩子!

到時候,我們會因為教育上的失誤而被追究責任嗎?是教育部長還是母親?

我不反對孩子上大學。但是,當我們逼著孩子拿高分,每天十幾個小時努力學習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反思過?孩子學到的知識對他的未來有用嗎?!要知道我們的孩子未來是沒有選擇的,必須把他們推向國際競爭的舞臺。這種比賽,遠不是試卷上寫的努力,而是壹場整合了人類所有潛能的激烈戰鬥!沒有人會因為妳是新手就讓妳成為“馬槍”。

試卷上的高分能證明自己有這個競爭能力嗎?

我總覺得我們這個民族是壹個有自省精神的民族,但不知道為什麽我們很少反思自己的教育。以前可以壹步壹步走——後面還有很多民族!網絡時代,全球經濟壹體化時代,強國和弱國其實是在同壹起跑線上的。印度呢?我們不敢小覷!但是沒幾年就變成軟件大國了!

我覺得中國入世最大的意義在於,它不僅會改變我們民族的未來,還會改變我們每個人的未來:我們是落後了還是躍進了?全球經濟壹體化不僅帶來了新的競爭格局,也帶來了新的經濟格局,這將極大地改變我們每個人的地位。而這種快速變化帶來的高淘汰率,可能是我們今天無法想象的。經濟壹體化讓我們的未來變得更加不可預測——也就是說,機遇和挑戰並存。如果說入世給了我們民族壹個機會,這個巨大的機會在任何壹個民族的歷史上都是少得可憐,不多,稍縱即逝的!

WTO是壹個無情的競爭市場,但也因為無情而公平。我們花了15年努力追求的不就是這樣壹個公平的環境嗎?入世後,我們期待了這麽多年,還在談判桌上談了少年頭!壹旦我們進去了,可以嗎?

什麽是母親?因為愛,當我們擦幹自己,滋養另壹個生命的時候,是什麽支撐著我們?是希望!今天我們就不在兒子背上紋“精忠報國”這幾個字了。但是,無論是什麽時代的母親,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為祖國贏得未來。但我們所面臨的“煩惱”遠不是我婆婆的時代。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甚至不允許我們有太多的猶豫。很多事情在妳看清之前已經無法挽回:無論是互聯網還是WTO都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

什麽是母親?也許我們自己就是壹個悲劇:也許我們無法真正理解計算機、網絡、移動通信、新經濟、寬帶等許多新事物。也許我們無法避免被淘汰——如果這是壹場悲劇,那就讓自己的身體成為孩子的墊腳石吧。因為他們站在我們的肩膀上,他們會看得更高更遠...

我們是否應該捫心自問,我們會因為視野而在教育上犯錯嗎?孩子會因為今天的錯誤而錯過未來的機會嗎?錯過機會的代價是什麽?壹步錯,壹步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