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蒼山縣的文化與習俗
民間文學蒼山民間文學的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包括神話、傳說、故事、笑話、歌曲等形式。其中,神話包括創世神話、太陽神話、萬物起源神話等,如楊二郎的《桃山過太陽》、《小白龍下凡》、《千裏眼》、《隨風耳》等。傳說有廣泛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當地的風景。最喜歡的有柞王、造法、磨刀大師關、範、禿尾巴老李等。故事多為鬼故事、生活故事、愛情故事、幽默故事。最受歡迎的有《小糖鞏》、《狐仙救》、《狼背女人》、《好媳婦》和黃的《算命》。1988年6月,蒼山縣民間文學整合辦公室收集故事千余篇,整理故事116篇,編入《蒼山縣民間文學整合故事卷》第壹冊,出版印刷4500冊。1970年7月,收集歌謠數百首,編成《蒼山縣民間文學綜合歌謠》第壹冊,其中歌謠112首。1991年11月主編張文明被山東省文化廳、省文聯、民委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
戲劇1931郭曾在文峰小學任教,他自己編寫了戲劇,並帶領學生在博覽會上表演。抗日戰爭活躍。魯迅藝術大隊、蘇魯支隊政治工作隊、寶都劇社、黎明劇社、星火劇社、戰士劇社、魯南文工團等文藝團體自編自演,到處演出。70年代後逐漸消失。
1938前後,蒼山農村出現了戲曲表演,主要有杜甫、寶都劇社等文藝團體。這些曲目包括《放下妳的鞭子》、《牛郎》和《我的母親頂嘴》。這壹時期還出現了秧歌劇和快板戲。新中國成立後,流入豫劇、四言戲、黃梅戲、魯劇。從1959到1996,縣裏組織文藝演出時,每次都出現這些劇種。
曲藝流行於皮影戲、大鼓、評書、小鼓、漁鼓、快書等。清朝光緒年間開始流入,藝人有職業的,也有半職業的。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加強了對曲藝的領導和管理。1952 10縣文化館成立了第壹個曲藝家協會,現有藝術家11人,其中盲人藝術家65人。1957有40幅山東曲藝藝人註冊的碧水綠波畫,船系在女舞者腰間,像壹只小船。另壹個人裝扮成獅子,拿著木漿和劃船桿。船夫和劃手壹起走,壹起跳舞,就像蕩漾的水面上的小船。有的邊唱邊跳,鑼鼓伴奏。秧歌流行於抗日戰爭時期。幾個人或者幾十個人組成壹個秧歌隊。壹般舞者裝扮成各種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帛等道具,載歌載舞,並配以鑼、鼓、嗩吶、二胡、笛子等樂器。建國後,秧歌大多由農村的姐妹們表演,成為人們在節日、慶典、文藝演出等中經常表演的民間舞蹈。
花棍舞又叫“花棍”、“霸王鞭”、“金錢棍”。花棍是用竹竿做成的,銅錢兩端和中間都有眼睛。數量不等,按隊形排列。舞者們上下左右地抱著花棍,拍打著四肢、肩膀、後背等。,發出均勻而有節奏的聲音,伴隨著音樂載歌載舞。群眾文藝演出中有很多這樣的節目。
腰鼓舞又稱“腰鼓隊”、“打腰鼓”。壹般幾個到幾十個人組成壹個編隊。舞者腰間系壹橢圓形鼓,雙手各持壹鼓槌,交替擊鼓,擊打各種花斑,邊敲邊舞,動作整齊健壯,節奏感統壹性強。
門貼是剪紙藝術的壹種,俗稱“門錢”、“門吊”或“花紙”。壹般是除夕貼的。每扇門有5塊不同顏色的,貼在門檁條上。從左到右,依次是頭紅、二青、、泗水(小紅)和烏蘭(子)。它呈長方形,由三部分組成:室、框和耳。門貼有兩種,壹種是由花鳥、鳳凰、野獸、老虎等圖案組成,另壹種是由文字組成,如“過年有余”、“萬象更新”等。制作過程可分為單色和配色。拼色門券,俗稱“換腔”,需要把門券各個部位的圖案剪下來,重新組合,使其更加豐富多彩。蒼山文具起源眾多,風格各異。孝陵講究簡約,西城講究簡約。長城和豐村擅長配色。蒼山的文具是對幼稚庸俗的獎勵。1964年,外委來蒼山領取10套文具,在駐外使館參加展覽。5月份美國加州的報紙1982專門介紹倉山剪紙藝術,另外倉山文具在江蘇、河南、安徽、東北都很受歡迎,每年春節都有商家前來采購。
印花蒼山民間印花布可分為藍印和彩印兩種,以藍印最為流行。藍印花布是用防染法印染的。以前的印刷版是用紙雕刻的,建國後逐漸被塑料布取代。染色方法:首先以豆漿、石灰、蛋清的混合物為基料,通過印版刷在白布上,晾幹後煮沸,用靛藍染色。布料晾幹後,將底料刮掉,露出藍底白花,故稱藍印花布。它的圖案構成不僅有圖案結構程序,而且有自己的工藝特點。它多由互不相連的點、短線和小區域組成。常見的圖案由七個小點組成,俗稱“貓蹄花”。藍印花布的題材多為牡丹、梅花、竹菊、喜鵲、鳳凰、魚等。,並以歸墳圖案為主旋律,具有開荒修煉的諧音寓意,如“鵲使梅花”、“牡丹戲風”、“壹年有余”、“盤富貴長”等。象征吉祥、祥和、幸福。印花布印版可分為邊版、角版、芯版和印花布版。藝術家根據顧客的需求改變尺寸,調整用途,染各種被子,床墊,門簾,包,口袋,印花布。南方城鎮發放彩色印花布。戰士蘭陵陳煉制作彩印水平很高,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以猩紅色為主,綠、粉、紫、藍、黃等色套印,圖案豐富瑰麗,特別受新婚妻子的喜愛。藍印花布流傳已久,既有使用價值,又有審美價值。1981年,大眾日報和農村大眾刊登了蒼山縣的藍圖圖案。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數千米被作為展品、材料、禮品和紀念品運往北京和其他省市,引起了專家、藝術家和服裝業的復興。
倉山泥人玩具的代表地是小果村,起源於清朝鹹豐年間。已故泥塑藝術家李賢智的祖父曾在天津學習,掌握了雕刻偶像的技能。為了養家糊口,他用當地的黃泥雕成人類動物,曬幹,烤熟,塗上顏色,拿到市場上賣。剛開始只有五六戶人家學會做,後來就傳遍了全村。小果的泥人戲體裁廣泛,有戲曲人物、牲畜、鳥獸,既有單獸(鳥),也有雙獸或人畜,如、財神、縣令、孫悟空、豬八戒、白蛇、牛郎織女、齊磷松子、打虎、騎馬、抱雞(魚)娃娃、老虎、獅子等。泥塑玩具的底部或背面有壹個簧片哨,輕輕壹吹就會發出“嗚嗚”的聲音,很受小朋友們的喜愛。壹百多年來,倉山泥塑玩具在棗莊、臨沂、徐州、新沂、連雲港、天津和南京都有市場。丹陽、洛陽、開封等地也有銷售。倉山泥塑壹直受到藝術家們的高度重視。1964年,山東省群眾藝術館向中央外事委員會送去李賢智、張水喜等75件泥塑玩具,並參加了10多個駐華使館內部民間工藝美術展覽。1982(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第10號刊登了小果村李玉發制作的兩件泥塑玩具(包括楊宗保)。1983南京工藝美術學院選取李玉發的6個泥塑玩具作為直觀教具。1984北京工藝美術學院和北海和圓城堡中心玩具廠向李玉發索要200套泥塑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