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洞頭縣貝殼舞的起源、表演形式、藝術特點是什麽?
多少滄桑的貝舞今年的元宵之夜,洞頭島壹片歡騰。在“大鍋”的指引下,舞龍隊、漁燈隊、貝殼隊激情起舞,從漁村的山路壹直到縣城的街巷。特別是貝殼隊的風格,有壹種海上的韻味。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壹個由洞頭縣文化部門發掘,民間藝人采編的民間舞蹈《貝殼舞》,在觀眾和舞蹈專家的歡呼聲中,從縣到地區,從地區到省,壹路演出到首都北京。壹時間好評如潮,獎項不斷。今天,透過漫長的50年歷史塵埃,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風格。貝殼舞起源於丁,是在民間丁花燈遊行活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民間舞蹈。主要流傳在洞頭縣講閩南話的村裏,約有200年歷史。在閩南,尤其是泉州,“迎大鍋”的活動流傳已久。閩南語中“歡迎”的意思是巡遊,讓人觀看;“丁”是壹口鍋。當地人民進行這種民俗活動時,人們敲鑼打鼓地巡邏,而且必須有兩個人扛著壹口燒柴火的大鐵鍋走在隊伍的前頭,這就是全州著名的“火燒丁公丁火坡”。由兩人扮成壹男壹女,提著壹口鐵鍋,拿著壹根長竹竿,在遊魂隊裏翩翩起舞,即興而作;壹個打扮成漁夫的男人,提著柴火,邁著舞步緊隨其後,不時往鐵鍋裏添柴火,讓鍋裏的火更旺。它的意圖是驅除邪靈和汙垢,並祈求好運。洞頭說閩南語居民的祖先從福建遷來,繼承並發展了這壹習俗。每年元宵節,都會舉行“鼎”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節,是捕魚的季節。當捕魚業稍微好壹點的時候,為了慶祝節日,漁民的大型活動,除了舞龍,就是“丁”了。這種活動以火鼎為主,或領頭,或殿後,鍋裏的柴火“嗶嗶”地燃燒,火旺。長長的隊伍裏,有按照魚、蝦、蟹、貝的形狀制作的魚燈籠、貝燈籠,有按照傳統戲曲故事打扮的古裝人物,還有手持彩旗、提著元宵燈籠的隨行隊伍。巡遊的時候,沿著村坳,繞著山路,只要人多,就遊泳跳舞。貝殼燈籠在遊行中很受歡迎。海洋貝類形態各異,色彩斑斕,民間藝人精心制作:用細竹條紮出框架,用白紙覆蓋,再塗上不同的顏色,制成了蟶、蛤、蚌、蚌、小海螺等,栩栩如生。表演者把殼綁在背上,握著殼裏的把手,雙手在音樂中壹個壹個合攏,轉身時蹲下,腳步斷了。樂曲悠揚的旋律,五彩繽紛的貝殼道具,人體活潑生動的舞姿,構成了壹個和諧優美的舞蹈場景,十分引人註目。“霍穎丁”大型民俗文化活動,表現了人們慶祝漁業生產豐收的喜悅之情,寄托了人們對平庸妻子、生活富足的美好祝願,因而成為男女老少都積極參與的活動。有的村在異口同聲,有的村在暗中較勁。其中,北沙鄉大王店村的貝殼燈在當年很有名。20世紀50年代中期,植根於大眾文化貝殼舞從遊行走向舞臺,從無情節的即興表演走向主題鮮明的舞蹈。1952年6月洞頭全境解放。隨著社會的穩定,人們安居樂業,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增加了。縣文化部門充分發揮海島民俗文化的豐富優勢,重點挖掘整理民族舞蹈和民族音樂。從1955 65438+10月到1956 65438+2月,連續舉辦了三屆全縣民間音樂舞蹈和業余劇團演出,湧現出壹批優秀節目,如民間器樂《龍尾》、《梆子頭桐》、《海洋豐收》、民間舞蹈《魚燈舞》、《魚燈舞》石是貝子舞的主要組織者之壹。這位不到30歲的年輕民間藝人,熟悉當地民俗,有演奏民樂的實踐。他從漁村的民間傳說中汲取營養,如“海蚌之仙成人妻”、“寄生蟹之輩”等,並與其他藝人壹起多次提煉,使貝殼舞成為弘揚善良、歌頌正義、鞭撻邪惡的童話舞蹈。當時,縣文化館主任詹、楊、鄭德友等人也做了大量的指導和幫助工作。《貝殼舞》的基本情節是:在壹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壹群貝殼在金色的沙灘上盡情起舞,為久違的文蛤和花蛤的婚禮做準備。突然,兇猛的螃蟹來了,搶走並殺死了幼小弱小的海螺,鉆進蝸牛的殼裏,混在貝類中,伺機再次兇猛起來。聰明的燕大姐識破了螃蟹的偽裝,帶領貝類與之決壹死戰。海貝們擠在壹起,勇敢地與敵人搏鬥,終於打敗了螃蟹,海灘又恢復了寧靜。《貝殼舞》在舞蹈語匯的設計上頗具新意:既保留了傳統的“圓場”步法,又根據貝類不同的生活習性,創造了“跳開”、“遊走”、“側身行走”等新動作;既保留了原有的背殼蹲姿,又為舞臺表演的需要,設計了舒展曼無殼起舞的新場景。至於其伴奏音樂,則大量使用了《哪咤雲中漫步》、《天帝》、《黃蜂出洞》等民間音樂,使整個舞蹈充滿了濃郁的海洋韻味和生活氣息。90年代,浙江省歌舞團將貝殼舞的伴奏音樂改編成器樂,悠揚悠揚,讓人著迷。當然,這是後話。從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洞頭的群眾文化活動蓬勃發展。1960 10,浙江群眾藝術館舞蹈工作室在國家級刊物《舞蹈》上發表文章。在回顧全省群眾舞蹈發展時,三次提到洞頭,兩次引用貝殼舞,稱贊洞頭“永遠是全省群眾舞蹈活動的壹面紅旗”。同年,溫州文化館在《蓬勃發展的群眾舞蹈活動》壹文中寫道:“洞頭是全市群眾舞蹈活動的先進地區...我們抓住它,以它為榜樣,鼓勵所有公社樹立雄心,向洞頭學習,抓洞頭。”花“貝舞”是在黨的“百花齊放”方針的雨露滋潤下,在海島群眾文化的百花園中培育開放的。多彩之都舞臺1957 65438+10月8日,溫州舉行民樂舞蹈選拔賽。剛出縣城大門的貝殼舞壹炮而紅,以生動的形象、優美的舞姿、悠揚的音樂迷住了觀眾。65438+10月,11,浙南通俗報頭版刊登了這樣壹則新聞:“專區舉行大型演出,貝舞繽紛”。當天第三版刊登了壹首優美動人的仙詩,以抒情的筆調詳細介紹了這壹舞蹈。不久,貝殼舞作為地區優秀節目赴杭州參加全省第二屆民族音樂舞蹈匯演並獲得壹等獎。2月23日浙南通俗報在頭版報道了這個好消息:歌舞演唱會,貝殼舞在北京!然而,多事之秋,在省裏最終確定參加全國演出的節目單中,洞頭縣只有民族器樂合奏《龍頭龍尾》,沒有《貝子舞》。4月29日至5月5日,1959,在全省範圍內舉行音樂舞蹈表演。在40個節目中,只有7個是民間舞蹈。《貝殼舞》有幸入選,演出結束後再次引起轟動。5月8日,《浙江日報》報道了演出的消息,同時刊登了上海實驗歌劇院舞蹈隊隊長的反思文章,特別提到:“溫州特區隊表演的貝殼舞,用海洋中的貝殼生命,生動地寓意了人類生命中善惡的鬥爭...如果妳要問我對表演的感受,壹句話,民間藝術永遠是我們專業工作者學習的榜樣。”當月出版的《浙江畫報》還刊登了貝殼舞的大型表演照片。同年7月,《舞蹈》雜誌以浙江省歌舞音樂會為總標題發表了三篇文章,其中壹篇題為《海洋特色舞蹈》,從主題鮮明、結構簡練、音樂成功等方面對《貝殼舞》作出了高度評價。另壹篇文章以貝殼舞蹈為例,說明壹個優秀的舞蹈節目,是需要反復整理加工的。貝殼舞再次得到肯定。在舞蹈專家的眼中,在洞頭人的熱切期,“貝殼舞”終於登上了首都北京的文藝舞臺。7月底,1959由文化部主辦的八省區音樂舞蹈匯報演出在北京舉行。來自雲南、貴州、廣西、浙江、新疆、西藏、福建、安徽的演員在三個頻道表演了56個優秀節目,貝殼舞大放異彩。《舞蹈》雜誌於當年9月報道了這次演出,並發表了題為《傳承與發展——八省區演出印象報告》的署名文章。全文不到五千字,卻用了近五分之二的篇幅評論貝殼舞,認為這支舞的成功是值得舞者學習的榜樣。“貝殼舞”名聲大振,從此成為洞頭縣文藝演出的保留節目。1960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洞頭舉行聯合軍事演習,1962年10月,慶祝洞頭解放10周年。在這些重大活動的文藝晚會上,都有“貝殼舞”的俏麗身影。在遺產保護中生存的貝殼舞,承載著200多年海洋民俗文化的積澱,蹣跚著向我們走來。從50年代中期開始,她經歷了輝煌、禁錮和沈寂。在此期間,作為民間文藝七大融合的普查結果,縣文化館收集的貝殼舞資料被收入《中國民間舞蹈融合溫州卷》。65438-0997年,文化部將民間舞蹈誌的編纂列為國家藝術科學九五重點項目,編纂出版了《中國舞蹈浙江卷》,貝殼舞名列其中。1997年7月,洞頭縣舉辦首屆“漁家樂”民俗旅遊節,貝殼舞被列為首選節目。該縣文化部門克服困難,重新編排,以廣場舞的形式進行表演,使她重現當年,贏得遊客的贊賞。在各級政府大力倡導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今天,貝殼舞是幸運的。2003年,她被該縣申報為浙江省國家級民間藝術保護項目。如今在洞頭,在壹些大型的民俗慶典和文藝晚會上,都可以看到貝殼舞的表演,美麗的模樣絲毫不亞於當年。保護“貝殼舞”也保護了島上的許多民間藝術:貝殼道具由民間工藝制成,其材料從竹簽到鉛絲,從紙糊到布張力,從外部蠟燭照明到內部閃光裝置...人們審美觀念的更新促進了民間工藝的發展。舞蹈伴奏屬於民樂,其樂器使用從純民樂到加入西洋樂器,從僅伴奏舞蹈到成為獨立的器樂合奏...與時俱進對姐妹藝術大有裨益..保護貝殼舞,也是保護學習和傳承優秀民俗文化的優良傳統。受貝殼舞成功經驗的啟發,海島文藝工作者努力從海洋民俗文化中汲取營養,改編創作了壹批獨具海洋特色的文藝作品。樂舞方面,有水母舞、捕鯊、洗衣舞、滿負荷響的海螺。更近的有根據漁民出海釀酒習俗改編的舞蹈《船送風》,改編自海洋民俗的舞蹈《龍宮尋寶》、《女兒礁》;還有《漁歌對唱》、《賭謠》等歌曲。這些節目在省市演出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