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林業的民俗體現

林業的民俗體現

新中國成立後,陜西省不僅在陜北建設了“防沙林帶”,在渭北黃土高原建設了“林網”,在關中平原建設了“農田林網”和“周邊綠化”,還在陜南造林了數百萬畝宜林荒山。巍峨的秦嶺、巴山貫穿整個陜南,林業資源十分豐富。這裏不僅有廣闊的人工林,還有巨大的原始森林,是陜西省主要的用材林基地。由於林業發達,林副產品極其豐富。

據陜西森林介紹,全省主要喬灌木有160余種,有馬尾松、油松、巴山松、柏樹、樺樹、案樹、榆樹、香椿、杉木、花楸、國槐、櫟、楊、柳、黃檀、香樟、冬青、泡桐、桐等。有核桃、柿子、棗、蘋果、柑桔、板栗、石榴、梨、桃、杏、李、櫻桃、枇杷、漆樹、桐樹、西瓜(漆樹油)、油茶、橄欖等經濟樹種50余種。藥用樹木:山楂、木瓜、花椒、杜仲、杏仁(扁桃)、側柏、銀杏、卷柏、桑葚、肉桂、厚樸、大棗等(不含數百種藥材)。灌木種類比較多,竹林也很茂盛。竹子種類繁多,有箭竹、手杖竹、木竹、毛竹、茨竹、毛竹、黃竹、毛竹等30余種。

陜西各地植樹造林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寶貴的經驗。據《陜西森林》記載,周代有專門管理森林的部門和官員,人們把植樹作為壹種習慣。以果實(種子)繁殖的樹木,先播種育苗,待新苗長大後再移栽,如松、柏、桃、李、核桃、香椿、槐樹等。另壹種是“壓枝”育苗法,即將剪下或剪下的枝條埋入地下,待埋入的枝條發出新苗後移栽。如冬青、楊樹、柳樹、桑樹等。俗話說“榆樹散錢時(榆樹籽圓如銅錢,故稱“榆樹錢”),桃子愛嫁人,所以砍下柳枝,插在河邊”。也就是說榆樹生命力強,適合在各種土壤中生長。它在哪裏撒下種子“榆樹錢”,哪裏就會長成壹棵樹。“桃愛嫁99”的意思是桃樹要嫁接,否則桃子又小又長,叫“毛桃”,又苦又難吃。柳樹很容易生根,剪下的柳枝只要插在潮濕的地方就會生根發芽。

栽柳俗稱“插柳”,方法比較簡單。每年“冬季至日”前後,是“插柳”的最佳時間。把成年柳樹的枝條剪下來,切成三至五尺長的棍(棒),在地下挖壹尺深的坑,先往坑裏倒些水,再把柳枝插進坑裏填土夯實,以便第二年春天發芽成樹。因為柳樹適合生長在潮濕的地方,所以人們經常在河邊、池塘邊、溝渠邊種植柳樹。

“棕櫚要剝皮,香椿要用木板,核桃要用刀削”,意思是每年都要給棕櫚樹剝皮,樹不會被棕櫚片拖得太久太緊。香椿壹年能發芽兩次。第壹次拔掉壹個芽,第二次就會長出兩三個新芽。香椿芽是壹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配菜,拔芽會促進香椿的生長,所以每年春天都會有大量的“香椿芽菜”上市。“核桃要用刀砍”,也就是說,核桃樹結核桃的時候,每年都要在樹的主桿上砍幾刀,樹才會結核桃,所以樹上有很多刀痕。這些都是傳統習俗。漆樹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樹種之壹。陜西省有種植漆樹和生產漆產品的悠久歷史。明代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涼州(今南鄭縣)漆最多”,錦州(今陜西安康)最好,故稱“金漆”。1949年,陜西省不僅發展了人工漆樹林,還在1957年在漢中、安康等地晾曬了2萬多畝混漆松林。陜西省的漆器產量占全國的40%以上,品質優良,也是陜西省主要出口產品之壹。

陜西漆樹比較集中的地區是秦、巴山以及安康、漢中的部分丘陵地區。主要品種有野灰革和麻木漆,進口品種有大紅袍和貴州紅。漆樹適宜種植在濕潤、肥沃的腐殖土和陽坡(漆樹怕冷、怕大風)。壹般要5年才能剪,最長的貴州紅可以剪25年。漆林經營包括國有林場、個體林場和單戶經營。但無論是國有林場的漆工,還是個體漆工,在切漆時都有壹些傳統習俗和禁忌,至今仍在流行。

切漆工具和方法:切漆工具簡單,只用壹把類似鐮刀的略彎的刀,稱為“漆刀”。切割時,根據樹幹的粗細,用刀在樹幹(樹體)的外皮上切壹個斜口(口長約為樹幹的三分之壹)。在斜口的下端,插入半個大蚌殼或大竹筒做成的碗,稱為“漆盤”,讓漆汁慢慢流入“漆盤”,工人會準時把它放在“漆桶”上。

祭山是陜南巴山地區割漆的傳統習俗。切漆時要先在漆林邊緣焚香點燭,然後殺壹只公雞,在林邊灑血。所有的畫家都向山神磕頭跪拜,祈求山神保佑平安,收集更多的顏料。燒香拜神的時候,也要把“漆刀”放在面前。殺雞,先在“漆刀”上滴點雞血,這叫“祭刀”。

切漆也有講究。只能壹個人砍壹片森林,不允許第二個人持刀。相傳兩人同時伐會使漆樹不長,收漆少甚至不產漆(汁)。這種習俗可能是由於“刀法”的不同而影響漆汁的流動。所以,剪漆都是壹把把刀壹片片的拿著,分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