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香酸湯散文
秋冬交替的季節,是吃酸湯的最佳時節。這種美味總是出現在村民的餐桌上。尤其是吃魚吃膩了,或者胃口不好的時候,把壹大碗酸湯放在眼前,絕對好吃。酸湯是滿族的傳統小吃,曾經是全家人用來招待客人的,是用粗玉米粒做的主食。它的制作過程也很耗時。首先將玉米在冷水中浸泡十幾天自然發酵。微酸時撈出洗凈,用水磨磨成糊狀,再用紗布包裹控制水分,稱為面湯。
用面湯,把鍋裏的水燒開,然後把面湯做成小球,放在開水裏燙壹下,取出面團,然後把湯蓋(鐵片做的專用神器)套在大拇指上,取出壹個大小合適的面湯球放在雙手之間,壹邊用力擠壓壹邊搖動手臂。壹份金黃色的面湯會從湯蓋裏跳出來,呈弧形落入開水鍋中,不壹會兒就落入大半個鍋裏。
如果妳來東北,妳會經常聽到這樣簡單的對話。“今天吃什麽?沒胃口!”"然後喝酸湯,喝點雞蛋醬或辣醬."是的,當妳端起壹大碗熱氣騰騰的酸湯,用筷子夾起長長的淡黃滑滑的湯條,放進嘴裏。淡淡的玉米和酸的味道會讓妳突然食欲大增。加壹點雞蛋醬,喝壹口略濃的酸湯,再喝壹口純正的綠色食品——野菜,壹直保持到肚子脹鼓鼓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就有滿足感了。
我對酸湯有很深的感情,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味道鮮美,更因為它體現了壹種牢固的、不可分割的親情。
每年秋收後,媽媽早早把玉米泡好,磨成面湯,分成幾個大丸子,用袋子包好,然後帶上自己腌制的酸菜、蘿蔔幹、紅薯、各種山菜、小豆腐等。,並從百裏之外坐公交車親自分發給幾個孩子,完成了她的心願。
在我來之前,我壹直在電話那頭不停地問:“妳想吃什麽,湯面,酸菜,豆腐,曬幹的山菜,紅薯?”媽媽知道妳喜歡喝湯,我有空就給妳送去。”電話那頭,我趕緊婉拒:“媽,這些市場妳都能買到。妳總是背痛。今年不要再受苦了。再說那麽遠,有時間我們自己回家拿吧。我媽媽馬上說,“買這些要多少錢?”另外,市場上買的產品能比我們自己家做的好嗎?“沒有肥料,所以妳可以放心。妳們都忙,我自己給妳們送去。”媽媽的話讓我心裏暖暖的,但我更有負罪感。我為不能經常回家陪父母而感到內疚。
每次從媽媽手裏接過滿滿壹袋子的食物,我都會看著媽媽那張帶著沈穩而滿足的笑容的臉,還有那雙粗糙的手。我的心總是會痛壹陣子。這個沈甸甸的包裏明明裝著我媽對孩子的心!每次吃到媽媽送的湯面和自家做的菜,都覺得特別熟悉,特別親切,仿佛吃到了家鄉泥土的甘甜,吃到了家鄉煙火的味道,有壹種回到自己根的感覺。
那天有個同事難過地說:“下午我們去市場買面湯吧。以前都是我媽自己送,今年我媽來不了了。”我看到她說這話的時候,眼角留下了淚水,我的心在顫抖。是的,她母親幾個月前去世了。她想的不是酸湯,而是背後的母愛和親情。
我喜歡吃酸湯,對它情有獨鐘,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壹種不折不扣的地方美食,更是因為它背後有壹種醇厚的地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