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保健 - 城南舊事:回到我們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城南舊事:回到我們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如果說有什麽書最能體現老北京的情懷,除了老舍的《駱駝祥子》,那就是林的《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我想妳我都壹樣,美好的回憶都在那部深入人心的同名電影裏。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主題曲《送別》——“亭外,古道旁,草是藍的。晚風吹柳笛,夕陽在山那邊。天邊,天涯,知心朋友半散;壹壺濁酒會讓妳開心,所以今晚不要去夢寒。亭外,古道旁,草藍。妳什麽時候來這裏?來的時候不要猶豫。天邊,天涯,知心朋友半散;人生難得壹聚,只有很多分離。”

優美憂郁的旋律,加上李叔同長短不壹的古典詩詞,充滿意境和畫面感,讓我們深受感動,世代傳唱。

在城南讀舊事的時候,不妨在心裏低聲唱這首《再會》,或者晚上打開音箱循環播放。穿越時光,走進老北京胡同的故事。

1

我對北京胡同的印象僅限於南鑼鼓巷。很久以前的壹次訓練間歇,我走得很匆忙。在長長的幽靜的巷子裏,看著那扇沈重的門,仿佛在訴說這裏發生過多少故事,有多少難忘的回憶留在這裏。

胡同是滄桑和悲歡的見證。今天北京的胡同正在壹個個消失,逐漸變成瓦礫和廢墟。那些在胡同裏長大的孩子已經搬進了高層公寓,過上了國際大都市的生活。

胡同是老北京的靈魂。沒有胡同,沒有四合院,沒有見面用語“吃飯了嗎?”沒有京韻,妳就失去了京味,妳就不是壹個完整的北京。

如今,我們只能在僅存的幾條翻修過的胡同中拍照、攝像。之後,我只會把我的感受留在照片裏。真希望胡同裏的故事能永遠保留,老北京的胡同文化能壹直傳承下去。

《城南舊事》是主角小英清澈的眼睛裏看到的壹個個瑣碎溫暖的事件。是老北京人輕松的日常生活,是人間的悲歡離合,是珍貴如金的童年。

2

林的老北京胡同字裏行間充滿了熱氣騰騰的生活。

陽光透過大玻璃窗照進來,照在白紙墻上,照在三屜桌上,照在小床上。有許多細小的灰塵在陽光下飛舞。馬松用雞毛撣子撣掉窗臺和桌子上的灰塵,小床的所有棱角都被撣掉了,撣子碰到床的欄桿發出咯咯的響聲。

這種讓灰塵起起落落的除塵方式,被小英媽媽說是北京的規矩。其實這不也是壹種生活的平靜嗎?

天氣不冷的日子,小英和玩伴們經常去閑著的西廂房玩。在壹個破藤箱裏,養了幾只剛孵出的小雞。那些軟軟的黃色小絨毛總是啄著米飯吃啊吃啊吃。

小時候也看過媽媽養的雞。小時候也看過媽媽養的雞。也是鵝黃色的毛毛球。冬天的時候,為了不讓雞凍著,我媽就在紙箱上面掛個燈泡。我和我姐以前都是米粒餵雞,它們不停的啄,撓的手癢癢。

惠安閣院子裏的槐樹上掛著許多綠色的蟲子。像蠶壹樣,嘴裏叼著絲掛在樹上。小英把它們壹個個裝進空瓶裏,拿回去餵雞。小時候我和朋友去池塘邊的泥裏挖蚯蚓,也是裝在空瓶裏帶回去餵雞。

秀珍把蠶寶寶放在紙包的茶杯上,讓它們在紙上吐絲。沒經歷過。只記得學校老師曾經布置過養蠶的作業。我能記得的是蠶寶寶在大簸箕上吃桑葉的畫面。

馬松帶著小英、朱珠、弟弟和閆妍,坐在小板凳上,在大樹蔭下講故事。最小的閆妍靠著馬松坐著,吃著東西,玩著手指。愜意而溫暖的畫面,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宿舍樓下廣場乘涼的夏天。飯後,夥伴們叫上朋友,搬躺椅和凳子聚星,背乘法表,猜燈謎,聽街坊老廠長講故事。

惠安閣的青蟲蠶寶寶,西廂房的小炒雞,遊廊下的缸頭,樹蔭下的小板凳,老槐樹,油鹽店,駝隊,八寶梅..........................................................................................................

讓時間流逝,讓我們跟隨林回到老北京的胡同,在冬日暖陽裏回憶北平南方的往事。然後,我們也回憶了我們自己在城南的往事。

林的胡同生活就像壹幅老北京的懷舊畫卷。喜歡戴望舒的《雨巷》,喜歡穆欣的《曾經的慢》。過去,太陽的顏色變化很慢,汽車、馬匹和郵件都很慢。

林在他的《北平漫記》中描寫了北平秋天的氣息。糖炒栗子,葡萄的香甜,還有烤肉的香味。......

“不管妳從哪個方向來,到了西單牌樓,在秋天和黃昏,妳首先聞到的是街上的味道。炒栗子的香味彌漫在繁華的行人中。”“倒在籃子裏,篩出裹著糖汁的沙子。等包裹稱重的時候,又壹股清香飄了過來。”

街角的水果攤上有棗、葡萄、海棠、柿子、梨和石榴。葡萄,黃色透明,有“冰糖包”的外號。北京的白梨,又薄又嫩,壹點殘渣都沒有。虎眼、葫蘆棗、大棗各有各的形狀和味道。“海棠半紅,石榴笑露出壹排粉牙。”

秋天的味道是靠窗的壹張方桌,微明的暮色裏透著點點燈光,圍坐在壹起剝著滾燙的糖炒栗子,咬著壹個又脆又甜的梨。秋天的味道是家的味道。在孩子眼裏,充滿了歡樂和溫暖。

韓沖、瑞裕興、瑞福祥、六必居、友燕店等小店,是作者記憶中散發著溫暖光芒的雜貨店。

月亮中間的桂香粉在壹個有玻璃蓋的方盒子裏,廣生星姐姐的奶油在壹個天藍色的瓶子裏,豬胰臟,用蚌殼做容器的歐滋油,十字繡線,天鵝絨鞋面,鉤針...

作者說瑞宇星是壹家難忘的店。為了讓姑娘們配出某種顏色的絲線,男子耐心地從樓上搬來許多小竹簾卷絲線。雖然我只花兩毛錢買壹個,但是我會把客人送到門口。這樣耐心細致的服務在今天還是很少見的。

小英的媽媽擅長用鉤子編織,但她不會用兩根竹子織毛線。我媽媽可以用兩根竹子織毛衣。壹件和我妹妹身高的毛衣,織的拆的。長大後,我們逐漸厭倦了手工編織毛衣的舊款式,我們都選擇在商場購買更時尚的毛衣。那件曾經放在沙發上從夏天壹直織到冬天的毛衣,那張爸爸抱著兩只胳膊幫忙卷毛線球的鏡頭,不也是我溫暖的童年記憶嗎?

胡同是個小社會。在小英的心裏,有很多關於人的疑問。如何區分楚天和大海,如何區分好人壞人,如何區分瘋子和小偷,為什麽有人把看人叫看人槍斃看人,為什麽有人賣假當票騙人?

惠安亭的秀珍,壹直等著愛人回來,為棄子自責,被罵為瘋子。小英很喜歡她,因為她善良又執著。小英對這個整天被迫唱戲的女孩充滿了同情和愛,因為她勇敢樂觀。憑著直覺和敏銳,小英讓秀珍和妞妞母女相認。可惜命運弄人,母女倆都在雨夜被火車撞死了。井邊壹閃而過的小紅襖,在院中樹下拿著掃把哭泣的秀珍,只出現在英子的夢裏。

壹個躲在幹草堆裏的流浪男子因入室盜竊被警方逮捕。但生活所迫,他需要為雙目失明的母親和哥哥提供教育,也有實現哥哥海外求學的理想。在英子眼裏,他不是壹個壞人。他們約定壹起去看海。

蘭姨三歲被賣,二十歲出嫁,被石師傅趕出家門,暫住在英子家。聰明敏感的英子察覺到了父親與蘭姨娘有染的危險信號,為蘭姨娘創造了與德賢叔相處的機會,從而成功避免了家庭危機,成就了壹樁婚姻。最後兩個人壹起離開北京,是蘭阿姨擺脫舊枷鎖的新開始。

馬松為了躲避丈夫的毆打,只身壹人來到北京,對英子和弟弟妹妹照顧得無微不至,在家裏外都照顧得井井有條。但當我得知兒子和女兒都死了,我毅然放下了煩惱和悲傷,和丈夫壹起回到了家,開始了新的生活。

喜歡種花、慈善的爸爸,對小英壹直很嚴格。小學壹年級,只有壹次晚起,父親把小英從床上打到床上,讓瑛子成為每天早上等著看門人開門的學生之壹。爸爸鼓勵英子“趕緊去練”。“不管有多難的事情,都要咬緊牙關去做。”但是我父親去世了,沒有看到女兒在小學畢業典禮上代表同學致感謝詞。作為家中的長女,英子堅強地肩負起了家庭的重擔。

駝隊,在冬日的陽光下拉煤,帶著緩慢悠揚的鐘聲而來,也在夏天消失了。

我們去北海打聽冰面,帶著溜冰鞋去溜冰場的朋友沒有再見面。

妳身邊的這些人,長大後都帶著英子的童年離開了。世間的悲歡離合,現實生活的溫暖、同情、不公、感動,充斥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

也許正是因為胡同生活世界的豐富,作者養成了思考的習慣,塑造了勇敢、堅強、不平的性格,豐富細膩的情感世界,使她走上了幸福的寫作道路。

朱自清曾在《匆匆》中輕聲問:“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柳枯了,有再綠的時候;桃花謝了,但又開了。但是,聰明的,告訴我,為什麽我們的日子壹去不復返了?”

在《城南舊事》中,林也表達了對北平的深深眷戀:“我們的童年壹去不復返了。”

在她看來,每天的那些胡同生活的場景,都是鮮活的,和諧的,真實的生活。

早上壹套油條,中餐壹套芝麻醬油條配烤羊肉,壹瓶玉泉山汽水。課間,男生擠飯,女生鬧孩子,竹筆穿跳繩,踢錢。和家人壹起去遊樂園看《扔毛巾手柄》。和鄰居“小姑娘”過家家,絲線包餃子。和同學壹起玩“吃貨”,蝸牛,蝌蚪。春天看牡丹,夏天買晚香玉花籃,秋天帶牛肉上山吃松枝燒烤,冬夜吃蘿蔔熱茶。.....

這些老小米和爛芝麻,是永遠回不去的溫暖幸福的回憶。

在林的《城南舊事》裏,每壹句都是無盡的離別,無盡的思鄉和說不清的感情。

我們每個人都有離別之情,我們每個人都有故土情結。錢山走遍了全國,我卻走不出家鄉門前的小河,也走不出媽媽碗裏的紅燒肉。

所以,就是在30號春節的那個晚上,所有的中國人,無論貧富貴賤,都帶著同樣的緊迫感和同樣熱切的目光,從世界的各個角落、從四面八方回到了那個被稱為“故鄉”的地方。推開門的那壹刻,我的整顆心徹底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