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保健 - 客家新年習俗有哪些?

客家新年習俗有哪些?

除夕前壹天,客家人會用大木簡蒸“年飯”,也叫“年飯”。祭祖時要在“年飯”裏插12雙筷子和12個大蒜(閏年要加壹雙筷子和壹個大蒜)。

燒紙錢買橘子、柚子等。,有的還要放幾個銀元(意思是有飯吃,有錢花),那“過年飯”就要拜好幾天。第三天早上,“年飯”會重新蒸熟,全家人壹起吃,寓意“歲末有余糧”。第五天“年飯”吃完後,就開始往鍋裏放新米,煮新米。

農歷新年的最後壹天叫“除夕”,客家人也叫“除夕”。正月初壹,即農歷年的第壹天,俗稱大年初壹,與初二、初三並稱春節。客家新年包括春節,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到正月十五結束。

從新年開始到除夕,客家家庭收起農具,忙著去集市置辦年貨。家家戶戶開始做糯米蜜餞,炒糯米蜜餞,做糖飯泡,做面條,做燒餅等糕點迎接新年。其中壹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塵”,以示除舊迎新,讓家庭煥然壹新。

在正月初壹的午夜,人們爭相燒香放炮迎接新年,這被稱為“搶春”,認為妳起床越早,今年的祝福就會越好。居士掀起開門器,往“吉利”方向走,叫“行”。早上穿新衣,先拜祖先,後拜長輩,說“恭喜發財”。男人帶著小男孩用籃子準備茶、酒、魚,用於祭祀大眾和龍神;孩子們邀請大家壹起趕著牛進山,壹路放鞭炮送,叫做“送春牛”。

素食早餐(贛縣王母渡地區全天吃素)意為健康飲食壹年,意在避災保健康。在那壹天,大人和小孩玩壹整天,但是不允許他們走出家門。尤其是不允許小孩坐在別人家門口臺階上,女人們在太陽下或者自家天井裏打毛線,拿鞋底、鞋墊,休閑聊天。男人打牌或者數豆子,小孩喜歡放鞭炮。整個村子非常熱鬧。

第二年初二,開始走親訪友拜年。新年第壹眼,就互道“恭喜發財”。舊社會,壹個大人帶著孩子過年。舊時,長輩給長輩下跪,長輩給孩子紅包,說壹些吉祥的祝願。壓歲錢的數量根據血緣關系和友誼的不同而不同,給多少也不同。

客家地區流傳著壹句話:“吃了七種菜,大家就打零工”,意思是吃了七種菜,就要開始工作,所以大年初七吃七種菜,其實是年後的奠基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