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保健 - 字體演變過程的順序

字體演變過程的順序

漢字字體演變順序如下: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隸書(漢)→楷書(魏晉)→行書(魏晉)→草書(唐宋)。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2、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

3、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壹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壹文字漢字書寫形式。

4、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壹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壹波三折”。

5、草書

漢字的壹種書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6、楷書

楷書,又稱正楷、楷體、正書或真書,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壹種字體。其字形較為正方,不像隸書寫成扁形。楷書仍是現代漢字手寫體的參考標準,也發展出另壹種手寫體——鋼筆字。

7、行書

行書在楷書的基礎上產生,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壹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

漢字的特點

1、漢字形成至今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壹,我們中華文明更是從出生就延續到現在,從未中斷,漢字作為文化的基本載體之壹,自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漢字從起源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有著深厚底蘊。不僅如此,漢字對於我們周邊國家的影響巨大,就是現在來看,也可以從我們的壹些周邊國家的文字裏看到漢字的影子。

2、由復雜轉變為簡單。漢字從它形成之日到現在和我們見面,跨越了浩瀚的時間長河,它們的面貌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從壹開始的圖形逐漸演變為筆畫,由復雜的筆畫到現在簡潔明了的形式。

3、漢字的形式、讀音和意義之間存在著壹定的聯系。漢字來源於生活,具有很強的指代性。在傳統上我們認為漢字是表意文字,我們可以從它的形狀就可以猜出它的意思。比如“衣”字旁的字,我們會想到這是不是和服裝有關。

比如三點水的字,人們的第壹個反應就是和水有關。這是形式和意義的關系。還有的就是讀音和意義的關系,像“淅淅瀝瀝,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我們壹讀出來就會知道這是和聲音有關的詞語,這也是我們漢字特別神奇的壹個地方。

4、漢字數量巨多。漢字的數量巨大,漢字總***有九萬多個,常用的漢字就有七千多個。最常用的三千個漢字就可以基本上覆蓋我們日常生活所需漢字的所有領域,所以說,要掌握大概三千五百個漢字才能應對日常的學習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