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呵呵、石蘭查:為什麽“大國”印度總是難拿奧運金牌?
東京奧運會落下帷幕,印度代表團最終以1金2銀4銅的成績結束。
雖然獎牌數沒有達到預期的兩位數,但來自田徑、拳擊、舉重、摔跤、曲棍球和羽毛球的7枚獎牌已經超過了倫敦奧運會的6枚,創下了印度百年奧運史上的最好成績。
其中,Neeraj Chopra在倒數第二個比賽日以87.58米的成績獲得男子標槍比賽金牌。這不僅是印度歷史上的首枚奧運田徑金牌,也是印度奧運歷史上的第二枚個人金牌。其歷史和現實意義不言而喻,甚至有人將其視為印度大國崛起的禮物。
喬普拉獲得金牌後,莫迪總理和印度青年事務和體育部長阿努拉格·塔庫爾(Anurag Thakur)發來祝賀,稱贊喬普拉書寫了歷史新篇章。
《印度快報》報道,喬普拉獲得男子標槍金牌。
印度尷尬的大國奧運之旅
壹塊金牌能有這麽大的排嗎?
是啊!因為印度奧運的“祖師爺”真的很窮。從1900的第二屆現代奧運會開始,印度只獲得了10的金牌和35枚獎牌。
其中,男子曲棍球是印度奧運會歷史上最輝煌的賽事。從1928到1956獲得六連冠,* * *貢獻了八枚團體金牌,但之後起伏不定,逐漸失去統治力。在其他奧運項目上,印度的競爭力更是乏善可陳。
在男子曲棍球隊以1980奪得第八枚金牌後,印度連續28年金牌未收。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印度射擊運動員阿比納夫·賓德拉奪得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冠軍,才使印度獲得了奧運會第壹枚個人項目金牌,打破了印度幾十年來奧運會無冠軍的尷尬局面。
賓德拉的金牌似乎只是曇花壹現,並沒有翻開印度奧運會的新篇章。在2012的英國倫敦和2016的巴西裏約熱內盧,印度代表團的金牌數繼續下降到零。
以裏約奧運會為例。印度這個擁有654.38+0.3億人口、經濟總量世界第壹的“大國”,卻只獲得兩枚獎牌——壹銀壹銅——不僅被人均GDP不超過654.38美元+0.000美元的塔吉克斯坦、埃塞俄比亞等窮國甩在身後,更被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巴林、斐濟等小國超越。印度在本屆奧運會上的表現只能說是令人失望。
事實正是如此。幾乎每隔四年,中外媒體都會發出靈魂問題:為什麽印度這個“大國”總是難以獲得壹枚奧運金牌?
印度奧運成績差的原因是什麽?
雖然市場上眾說紛紜,但投入不足可能是印度在奧運會上長期表現不佳的最直接原因。
根據2016年提交給印度議會兩院的報告,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對體育的投入僅為每人每天0.03盧比,而美國和英國分別為每人每天22盧比和0.5盧比。就連加勒比海島國牙買加的人均體育投入也是印度的6倍多,達到0.19盧比。
與此同時,印度政府的資助嚴重偏向於取得優異成績或有望獲得奧運獎牌的運動員。
比如,賓德拉奪得奧運金牌後,不僅獲得了近40萬美元的現金,他所在的射擊隊也被視為奧運會重要的奪牌點,資金也相應傾斜。但是,大量沒有取得成績的運動員很難獲得政府資助,很多運動員在成名之前不得不自己籌集培訓費。2000年悉尼奧運會之前賓德拉參加的所有國際比賽都是自己掏腰包。
Abhinav bindra(資料圖/印刷媒體)
所以只有少數小康的運動員才能克服物質條件的限制,專心訓練。
賓德拉的父親是印度著名實業家,他本人是壹家科技公司的CEO。為了創造最好的訓練環境,老賓德拉甚至在自家後院建了壹個國際標準的射擊場和水療用的遊泳池,並聘請了壹組專業教練指導賓德拉的訓練。所以,賓德拉的成功不僅取決於他自身的天賦和努力,還取決於他令人羨慕的“賺錢能力”,這可以說和古印度那些自帶幹糧、武器和馬匹為國而戰的赫魯曉夫勇士如出壹轍。
賓德拉只是壹個孤例。對於更多的印度運動員來說,某種程度上,經費比如何提高競技水平更關鍵。
雪撬亞洲紀錄保持者、三屆冬奧會旗手希瓦·凱沙文(Shiva Keshavan)被認為是最偉大的印度冬季運動員。但由於資金枯竭,克沙瓦被迫暫停參加2006年都靈冬奧會近兩年。其參加2014年索契冬奧會的費用來自社會眾籌,並非來自印度政府。
資金匱乏使得很多印度運動員無法投入到全職訓練中,轉而選擇在鐵路、警察、軍隊等“鐵飯碗”部門工作和實習。
這是因為,壹方面,政府的公共服務收入水平高且穩定,可以有效減輕他們的財政負擔。另壹方面,印度的公共部門有很多“釣魚崗”,這意味著他們的工作壓力較小,可以兼顧培訓。如果他們在國際和國內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他們可以獲得晉升和加薪。
但這種模式畢竟是“妥協”,運動員很難全身心投入訓練和準備,有時甚至不得不中斷訓練,競技水平自然有所欠缺。
值得註意的是,目前的金牌得主喬普拉是在2016年獲得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冠軍後,以準尉軍銜加入第四拉吉普勒步槍團的,而目前的銀牌得主米拉·白·查努則是在獲獎後被曼尼普爾邦政府任命加入邦警隊的。
喬普拉在比賽現場。
除了運動員專項經費不足,印度在體育設施建設方面也遠遠落後。
迪帕·卡爾馬卡在裏約奧運會上獲得體操跳馬第四名。但在訓練過程中,卡馬卡甚至因為沒有專業跳馬,不得不更換高度超過1米的防摔墊。同樣,由於缺乏專業的訓練設備和場地,凱沙瓦不得不在自己的雪橇上裝上輪子,在高速公路上練習。
運動員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準備比賽的。如果他們能取得好成績,可以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印度體育主管部門的腐敗、低效和不專業也嚴重制約了印度體育的發展。
比如,曾經輝煌的印度曲棍球聯合會在2008年被取消資格,因為其秘書長收受賄賂,非法挑選運動員加入國家隊。
再比如,2010年印度舉辦英聯邦運動會,官方預算從2003年的2.3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6億美元,這還不包括與運動會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史上最貴的英聯邦運動會。然而,這起嚴重腐敗案的涉案官員仍然入選了印度奧委會,這甚至導致國際奧委會以政府幹預2012年奧委會選舉的名義取消了印度奧委會的成員資格。
此外,印度各大體育協會極不專業,缺乏長遠規劃。
據《印度體育治理:2016》統計,印度27個體育協會中,只有印度田徑聯合會的主席是前運動員,只有9個體育協會的領導層中有前運動員,另有12個體育協會未公開其主席或協會成員的相關信息;未來規劃方面,只有兩個體育協會有長遠規劃,大部分既沒有工作計劃,也沒有活動預算。
事實上,大多數印度體育協會都是由官僚或政客把持,攫取政治利益、積累政治資本是其主要職責,而推動相關體育事業並不是其重點。這種莫名其妙的機構設置,必然會產生壹系列荒唐的“騷操作”。
比如在2016裏約奧運會上,印度體育總局曾經拒絕派卡馬卡的理療師去裏約,聲稱理療師陪同是“浪費和不必要的”。直到卡瑪卡進入決賽,她才被迫在最後壹刻改變主意。
同樣,在裏約奧運會女子馬拉松比賽中,由於印度代表團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忘記在指定地點為本國運動員提供飲用水和運動飲料,印度女子馬拉松紀錄保持者O.P. Chhatri竟然因缺水暈倒在賽場上。
亞洲網新聞報道截圖
此外,裏約奧運會印度代表團的首席醫療官Pawandeep Singh是壹名放射科醫生,沒有運動醫學方面的經驗。而他的父親,印度奧委會副主席,辛格博士是如何被選為首席醫療官的,答案不言而喻。
印度體育的發展也受到其社會文化的制約。
大部分印度家庭都希望孩子通過正規教育實現階層飛躍,而體育因為上述投資不足、基礎設施差、制度缺陷積累等問題,並沒有被視為改變命運的有效途徑。
同時,受種姓制度和社會分化的影響,高種姓人群將體力勞動視為地位低下的象征,因此不願意投入體育運動;由於貧困,占人口大多數的低種姓人口面臨著營養不良、缺乏設施和缺乏選擇的挑戰。這意味著印度雖然人口優勢巨大,但真正能參與體育運動的人嚴重不足,尤其是在國際體育賽事中很難轉化為競爭力。
此外,印度社會最受歡迎的運動,如板球和卡巴迪,都不是奧運項目,而其他運動在印度的受歡迎程度相對較低。相應的,由於缺乏重視,很多體育項目在印度並沒有商業化,導致資金不足以推動人才培養、設施建設、後勤保障等體育產業生態良性循環的形成。
印度的體育仍在進步,其潛力不容小覷。
客觀來說,2016裏約奧運會滑鐵盧之後,莫迪政府對奧運會和整個體育事業的關註度越來越高。印度前青年事務和體育部部長Kiren Rijiju也在2020年表示,希望將印度打造成為壹個體育“超級大國”。近年來,印度政府也采取了許多改革措施來解決長期以來困擾印度體育發展的問題。
例如,印度在2014年推出了“目標奧運領獎臺計劃”,為印度頂尖運動員提供資金、訓練設施支持和後勤保障團隊。比如今年在東京奧運會奪冠的標槍運動員喬普拉,就受到了“奧運領獎臺計劃”的支持。
再比如,印度在2018年推出了“Khelo India”計劃,旨在通過發掘體育人才、改善體育賽事和基礎設施,在基層建立體育文化。該計劃每年將為1000名印度青少年提供8年每年7000美元的獎學金,幫助他們接受體能訓練,從而解決長期以來印度家庭不願意讓孩子進入體育事業的困境。
此外,pandit Deendayal Upadhyay國家福利基金也得到了改善,該基金旨在幫助前精英運動員在退役後維持相對體面的生活。作為補充,越來越多的非政府組織,如奧運金牌探索和JWS體育,開始為印度運動員提供資金支持。
或許,“壹金難求”的那壹天離我們是如此遙遠,以至於我們很難理解印度再奪奧運金牌後舉國歡騰的心情;或許,我們會嘲笑印度網友“印度即使沒有金牌也依然是體育強國”的樂觀,但我們還是應該註意到,印度正在努力扭轉自己糟糕的奧運成績。
雖然印度離奧運獎牌榜榜首還很遠,但在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優秀的印度運動員在國際舞臺上展示自己。
本文為《觀察家》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註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天閱讀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