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保健 - 桂美軒的發展歷程

桂美軒的發展歷程

“桂美軒”店中的黑木牌匾上記載著,其創始人任明卿乃壹介書生。因看到當時昆明糕點作坊的生意火爆,產生了棄文經商的想法。隨即拜祖上聘用的老廚為師,因其天資聰穎,很快將糕點制作的技藝學得爐火純青。後於1936年創建“桂美軒”。

抗日戰爭時期的昆明,由於內遷移民的大量湧入,各種生活用品奇缺。當時昆明城有大小糕點作坊七八家,其中又有滇式糕點、廣式糕點、蘇式糕點之分,桂美軒主打滇式糕點。為了避開與其他同行正面沖突,桂美軒將目標群體鎖定在了消費能力不高但數量龐大的移民中。

為此,任明卿給“桂美軒”立下“誠信為本,讓利於民”的經營宗旨,選料上乘,得自宮廷真傳的配方工藝,加上正確的市場定位,短短數年間,桂美軒迅速打開市場。當時昆明“四河六壩,八街十六巷”就廣為流傳:“桂美軒”最實惠,點心好吃價不貴,壹兩貳的餅子只當壹兩賣。 抗戰的結束,原先進駐昆明的企業、人員逐漸返回。隨後第二次國***戰爭,讓國內經濟遭受了沈重打擊,商業、農業、工業壹片蕭條。受大環境影響,桂美軒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最艱難時期,桂美軒每日僅能做幾十公斤點心,店內僅留五六人。

1956年,全國範圍出現社會主義改造高潮,民族資本主義商業出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這壹年,桂美軒與當時昆明其他八家糕點坊***同組建成昆明市桂美軒糕點廠。

桂美軒的私營時代結束了。

公私合營後,桂美軒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生產規模得以擴大。資料顯示,至1966年“文革”前夕,桂美軒資產已達五六十萬,工人已達百余人。 1985年,是壹個改革開放進程加快但經濟並未全面開放的年代。在國家計劃體制下,國營企業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壹個競爭對手較少的市場上馳騁。

1986年後,借助改革開放的推動力,桂美軒開始駛進發展的快車道。到了1999年,企業資產已經由1985年的500余萬元上升至2000余萬元,平均年產量600余噸。六層的桂美軒大樓就是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在那個高樓罕見的年代,桂美軒大樓顯得鶴立雞群。 護國路40號,桂美軒曾經鶴立雞群的六層小樓,已經被周圍的樓群淹沒。“桂美軒綜合市場”這7個寫在樓體上的大字還清晰可見,只是綜合市場已經名不副實,原先的40號也被分割成了40附1號,40附2號,40附3……40附7,屬於桂美軒的只有40附1。

廠部現已遷至新迎南區附近。護國路的小樓後面,曾經熱火朝天轟轟作響的車間,變得靜寂無聲。車間大門被壹塊塊紅磚堵死,落寞中透露著壹種悲涼。

盛衰切換,就在市場經濟初現華夏大地的九十年代。

國有國營、官辦官管、政企不分、高度集中的國企,進入九十年代後,在市場競爭加劇的環境下,猶如壹位背負太多包袱的老嫗,看著前方的目標,卻邁不開腳步。那時候大家戲稱國營企業是“全民所有、全民負責,實際上是誰也不負責。”

作為老國有企業的昆明市糕點廠,不可避免得也面臨著負擔重、設備老化、資金短缺、人才流失、觀念和技術之後等難題。加上“嘉華”等現代糕點店的沖擊,桂美軒從昔日的顧客盈門變得壹度陷入低谷。為了轉變這種局面,2005年11月,國營桂美軒進行了改制,重組成立了昆明桂美軒有限公司。

桂美軒現任掌門人陳靜認為,桂美軒要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站穩腳跟,必須時時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向。至於是否走連鎖經營的道路,陳靜表示要目前還在探索,可以看到的是,這個老字號壹直在時代潮流中努力尋求發展。

7月13日,“桂美軒2010年中秋月餅營銷戰略規劃暨訂貨會”在昆明召開。今年桂美軒將推出100多個品種的中秋月餅,所有月餅註重發揚中華老字號的深厚傳統,無論在生產、包裝、推廣等各個環節都將全面提升文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