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保健 - 油橄欖的特性是什麽?

油橄欖的特性是什麽?

木犀科齊墩果屬常綠果樹,喬木。又名齊墩果、阿列布。學名Olea europaea L.。

起源與分布

原產小亞細亞。地中海盆地栽培油橄欖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主產國為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油橄欖產量在800萬~900萬噸之間,橄欖油產量在150萬噸以上。中國唐代已引種,但未廣泛栽培,《酉陽雜俎》以齊墩著錄。20世紀40年代又從歐洲零星傳入中國試種,60年代陸續在國營農、林場種植,栽培較多的有四川、陜西、湖北等省。

特征與特性

樹高8~10米。幼齡樹樹皮光滑而色淺,樹幹基部常有大的瘤狀突起,通稱樹瘤。葉對生,長橢圓形,長5~8厘米,寬1~1.5厘米,葉面深綠色,葉背淡綠色或銀白色。圓錐花序著生於壹年生枝葉腋,花小,花徑5~7毫米,有完全花及雌蕊退化花兩種,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核果橢圓形,重3~7克,最大可達15克,成熟後呈紫黑色,果肉含油量達50~70%(幹重)(見圖)。

油橄欖要求夏幹型亞熱帶氣候,適宜在年均溫15~20℃,絕對最低溫-7~-10℃以上的地區種植,1月均溫6~7℃有利於花芽分化。抗旱力強,生產區域年降水量壹般在500~750毫米,果實發育期(7月至9月)灌水可以增產,但忌連續陰雨、空氣濕度過大或土壤積水。喜光,年日照時數至少應在1200小時以上,以1500小時以上最合適。

主要品種

全世界有記載的品種約300多個,各國和各產區都有適宜本土的品種。著名的品種有佛奧(Frantoio)、阿斯(Ascolano)、萊星(Leccino)等。中國栽培較多的有佛奧、萊星、卡林(Kalinjoti)等。

栽培技術要點

以質地較疏松、富含鈣質的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中根系發育較好,在粘性土中根系分布淺,土壤積水則易爛根。常用嫁接或扡插法繁殖。砧木以實生本砧為主,多采用果實轉色前的種子,發芽快,發芽率高。春季用插皮接,夏季用方塊芽接。扡插方法分老枝和軟枝(半木質化枝)扡插。前者為傳統方法,直接插到園中,現仍較多采用;後者在插床中進行。難發根品種用25~200ppm吲哚乙酸處理,濃度依品種而異。每公頃植1000株以上。定植時宜施足基肥,植穴底應多施磷肥。定植後每年施入適量氮、磷、鉀、鈣,葉片營養水平以三要素總量達到葉片幹重的3.5%,氮、磷、鉀比例60∶10∶30為宜。引種到中國後主要病蟲害有炭疽病、孔雀斑病、雲斑天牛。

經濟價值

果實榨油或鹽漬、制蜜餞等。橄欖油主要成分為油酸、亞油酸,並富含維生素,營養價值高,含膽固醇極少,適於生食;尤其適宜於嬰幼兒、老年人和高血壓患者食用。

具有壹定的遺傳物質,在油橄欖生產和育種上有利用價值植物的總稱。油橄欖為木犀欖屬(Olea),有40多個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油橄欖(O.europaea L.)是在與同屬其它種相隔離的條件下,在地中海盆地的特殊環境下形成的,為地中海區系植物的代表種之壹。全世界現有栽培品種約500個,其中廣泛栽培的在100種以上。著名的優良品種罐用類有Ascolano、Sevillano、Bella di Spagna、Santa Agostino等;油用類有Frantoio、Leccino、Ka-liniot等;抗寒品種有Picual、Nikitskii Ⅱ等;抗病品種有Dolce agogia等。在西班牙科爾多瓦(Coldo-ba)和意大利佩斯卡拉(Pescara)有油橄欖品種研究中心,對品種的豐產性、集約栽培、品質和抗性進行著研究。曾對木犀科許多種進行過砧木試驗,其中有些種可以嫁接成活,如西洋丁香(Syringa vulgaris L.)、加州女真(Ligustrum ovalifolium Hassk.)、花白蠟樹(Fraxinus ornus L.)等,但並未找出可供生產應用的理想砧木種類。木犀欖屬中試驗過的砧木種類有金葉欖(Olea chrysophylla Lam.)、尖葉欖(O.cuspidata Wall.)、O.ferruginea Royle、O.ver-rucosa Link.等。尖葉欖在中國西南地區有野生分布,嫁接在尖葉欖上的樹適應性增強,果實含油量無明顯變化。目前生產上廣泛應用的砧木仍是油橄欖實生苗和由實生苗中選出的無性系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