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療 - 農歷的庚日是什麽意思 農歷庚日計算方法

農歷的庚日是什麽意思 農歷庚日計算方法

導讀:庚日是壹個名詞,通常出現在日歷上,那麽妳知道農歷的庚日是什麽意思?農歷庚日計算方法嗎?不知道的話,可以來瞧瞧我的介紹哦,還有三伏天去濕氣養生食譜推薦,快點來看看吧。

“三庚”就是從夏至起遇上3個“庚”字,到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幼學瓊林》中說:“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由於天幹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壹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壹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壹天庚日,明年就不壹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三伏是壹年最熱的時期,分為初伏、中伏、末伏。這是因為春分以後晝長夜短,至夏至時 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壹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壹天比壹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壹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第壹天,立秋後的第壹個庚日是末伏第壹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從夏至開始,晝短夜長,熱的中間潛伏著寒冷的因素。人們常用“熱在三伏”這句話來形容盛夏的氣候特點。這種說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秦代,就把壹年中最熱的時候叫做伏天了。

三伏天吃什麽去濕氣

去濕氣的湯:

濕氣壹般夾“寒”而來,因此必須註意保暖,切勿受涼;不要吃太涼的事物,應多吃健脾胃、去濕食物並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排出。另外,還應多進食健脾去濕的食物。

健脾的食物有: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小米、蓮子、莧實、豬肚、鴨、鵪鶉等。

去濕的食物有:鯉魚、赤小豆、金針菜、萵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下面介紹幾種健脾去濕食療方:

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功效:補脾、利水、消腫,其作用為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

生魚壹條、宰凈,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莧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養胃,健脾利水。

莧實100到120克,老鴨壹只,宰凈,莧實放鴨腹內加水文火煮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

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養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兒減半。

蘿蔔蓮子豬舌湯

功效: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可除春寒去濕困。

蘿蔔750克、蓮子50克、莧實25克、蜜棗3個、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鵪鶉湯

功效:健脾開胃。

鵪鶉壹只、黨參15克、淮山30克煲湯。

三伏天吃什麽去寒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煮薏苡仁(薏米)粥喝,又簡單有有效。還可以放點茯苓壹起煮。薏苡仁作用是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排膿/茯苓的作用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而且薏米就是糧食。吃了不會對身體有害處。是最好的除濕東西了。去超市就能買到薏米。

我建議:中藥中有很多藥都是去濕的,可以適當的吃些中藥。最好找大夫開藥,不要自己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