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療 - 中西方在飲食文化方法上有哪些差異?

中西方在飲食文化方法上有哪些差異?

中西方烹飪方法的對比之壹:中國飲食文化的高度藝術性

與西方的烹調文化相比中國的烹飪文化是高度藝術化的,由於發展十分成熟,已經脫離了完全根據菜譜操作的方法,發展到較高級的階段,具有壹種隨意性,每壹道菜的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發展變化,以適應地區、季節、對象、作用、等級的不同,比如蘑菇炒牛肉,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則色和味均應清淡些;對於江蘇壹帶的人來說,調味中可加糖,但是面對川湘顧客,則應多放辣。

即使字面上相同的要素(如麻辣)在實際操作中也會因為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極大的分別,潘守永先生在文章《三峽飲食諸題》中提到:“麻、辣”也有分水嶺……..香港的川菜幾乎完全“本地化”,不但不麻,而且不辣……..這是飲食文化的適應性……….北京的川菜館多是鴛鴦火鍋,辣與不辣平分秋色………但在武漢,人們肯定不承認“辣”是川味特色,那裏只有“麻”是被認定為川味的。但到了宜昌,待親自品嘗了又麻又辣的滋味後,對武漢所聞不攻自破………從宜昌上溯三峽,飲食上似有壹個“麻”的增長過程。反之,從重慶下三峽則有壹個“麻”的遞減過程。在“辣”的問題上,像我這樣的外來者壹直認為,三峽及其周圍地區是***同的,但三峽人認為他們與湖北中部和四川盆地壹帶在“辣”上也不同,而且很較真。他們認為可以很容易分別出不同來,如“幹辣”、“濕辣”和“麻辣”之類。

顯然離開了隨意性,烹飪就無法適應中國廣闊的地理疆域所造成的差異性,就沒有中國烹飪的變化多端,就會失去中國烹飪的獨特魅力。

中西方烹飪方法的對比之二:西方高度理性的飲食文化

而西方則不同,可以說是相當的理性,他們的烹飪相應的變化較少,同壹道菜從洛杉磯到紐約口味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雖然顯得單調,但是簡單的工藝卻使得他們能夠在大規模的商業化中取得驚人的成功,漢堡包與匹薩餅甚至可以在全球連鎖店保持壹致的口味。雖然這些食物的制作比中餐簡單得多,但是,為了達到統壹口味的目的,西方人仍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麥當勞的薯條為例;為了獲得炸薯條的最佳狀態,開始時實驗人員專心研究薯條濕度與時間,發現火候與馬鈴薯在店內存放時間有關,進而發現馬鈴薯需要在店內存放3星期的規律。在這之後,他們發現加工方法對薯條品質有更大的影響。於是,工程師在實驗室裏通過壹年的研究做了無數次試驗,最終發現,冷薯條倒入325華氏度熱鍋裏,油溫會急劇下降,不管油溫下降到多少,當油溫回升到高於薯條溫度華氏3度時就是薯條的最佳狀態,根據這個原理他們設計了自動炸薯條機來保證薯條的統壹口味。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標準化飲食的追求

中西方烹飪方法的對比之三:中西烹飪方法的差別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壹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融,妳中有我,我中有妳。基於這樣的烹飪特點,為了使各種食物及配料充分作用,反映在炊具設計上就是各種要盡可能讓各種食物在烹調過程中充分混合,中式廚房中的炒鍋和馬勺就顯得十分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