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什麽是山茱萸?
唐代人在重陽節佩戴的山茱萸是吳茱萸。古人佩戴的吳茱萸就是今天植物學上的吳茱萸,不太可能是壹種枝條上布滿刺的可食用的山茱萸(花椒)。
吳茱萸指的是蕓香科植物吳茱萸,而山茱萸指的是吳茱萸的另壹種植物花椒,它的枝、葉、果實都有壹種強烈的氣味(是香是臭因人的感覺而異),尤其是果實,入口很辣。
事實上,王維晚年在自己的輞川莊園種植吳茱萸,創造了壹個名為“山茱萸驛”的景點。有壹個詩人叫裴迪,他經常和王維壹起唱歌。深秋遊山茱萸,寫下這首詩:“香馥馥,葉香馥。”雲雖回照,林重寒。“既然這裏的山茱萸能‘香’,能被誤認為是胡椒和肉桂的氣味,那就只能是吳茱萸,而不是山茱萸。既然吳茱萸可以種在離關中平原很近的秦嶺北坡,那麽完全可以在王維的家鄉山東(今山西運城)緯度相近的地方種植吳茱萸,供王維兄弟攀爬佩戴。
不僅如此,王維還有壹首詩叫山茱萸,其實是描寫吳茱萸的。詩中說:“朱軾山開,香更冷。幸與叢桂花,窗對秋月。”除了“香”,“朱軾山下開”這句話也符合吳茱萸的特點(果實成熟後會開裂),但不符合山茱萸的特點(果實為核果,不會“開”)。所以詩的題目“山茱萸”應該解釋為“山腳下的山茱萸”,不能想當然地認為這種草書就是山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