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尿路感染?病因及表現是什麽?
尿路感染是指由病原微生物侵入尿路引起的非特異性感染。本病包括上尿路感染(腎盂腎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上尿路感染往往伴有下尿路感染,而下尿路感染可單獨存在。其發病率女性明顯高於男性,好發於婚、育齡婦女及嬰幼兒,農村婦女發病率較高。腎盂腎炎是尿路感染的重要類型,故為本節所述的重點。本病屬中醫“淋證”範圍。
病因與發病機制
1.病因尿路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多為腸道革蘭陰性桿菌,其中以大腸埃希菌最常見,占60%~80%,其他為變形桿菌,克雷白桿菌、產氣桿菌、產堿桿菌、糞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少數為銅綠假單胞菌,偶爾可由真菌、病毒和寄生蟲感染致病。其致病菌常為壹種,極少數為兩種或多種細菌感染。
2.發病機制
(1)感染途徑:
①上行性感染。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細菌沿尿道、膀胱、輸尿管上行至腎盂,引起腎盂腎炎,再經腎盞、腎乳頭侵犯腎小管壹間質。致病菌多為大腸埃希菌。性交、月經期、尿路器械檢查、導尿等為常見誘因。
②血行感染。體內感染病竈細菌侵入血流,到達腎皮質引起多發性小膿腫,再沿腎小管向下擴散至腎乳頭,腎盞及腎盂,引起腎盂腎炎。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
③其他。
淋巴道感染及外傷或腎、尿路附近的器官與組織感染,細菌直接蔓延至腎引起腎盂腎炎,臨床很少見。
(2)易感因素:常見易感因素有:
①尿路梗阻:為最主要的易感因素。常見病因有尿道狹窄、包莖、尿路結石、前列腺增生、膀胱頸部梗阻等。
②膀胱-輸尿管反流。
③腎發育不良,如多囊腎、馬蹄腎、海綿腎及腎髓質囊性變等。
④機體抵抗力下降,常見於糖尿病、重癥肝病、慢性腎實質疾病、營養不良以及晚期癌癥患者,長期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藥也易發生尿路感染。
⑤其他易感染因素,如尿道口周圍及女性內生殖器官炎癥、妊娠與分娩、前列腺炎及醫源性因素等。
病理急性膀胱炎病理改變為黏膜充血、潮紅、上皮細胞腫脹,黏膜下組織充血、水腫、白細胞浸潤;重者有點片狀或片狀充血,可出現黏膜潰瘍。急性腎盂腎炎,病變可侵犯單側或雙側腎,腎盂腎盞黏膜充血、水腫及中性粒細胞浸潤,黏膜表現有膿性滲出物,甚至形成細小的膿腫,病變沿腎小管及周轉組織向上擴散,在腎乳頭部位可形成基底伸向腎皮質的楔形炎性病竈,病竈腎小管腔中有膿性分泌物,小管上皮細胞腫脹、壞死、脫落,腎實質內有白細胞浸潤和小膿腫形成,嚴重者腎實質可有廣泛出血。腎小球壹般無形態改變。慢性腎盂腎炎由急性腎盂腎炎遷延而成,急性炎癥後遺留腎盂、腎盞乳頭部瘢痕形成,導致變形、狹窄,腎間質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白細胞浸潤,病變持續發展至後期,腎表面凸凹不平,質硬、體積縮小,成為“固縮腎”。
臨床表現
1.急性膀胱炎和尿道炎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和排尿末下腹部疼痛,壹般無明顯全身感染癥狀。多有白細胞尿,伴有鏡下或肉眼血尿。致病菌多為大腸桿菌,也可為葡萄球菌。
2.急性腎孟腎炎大多起病急驟,數小時至1~2d發展成為本病。常有畏寒、發熱(體溫升高達38~40℃)、頭痛、全身酸痛和疲乏無力,可有食欲缺乏、惡心嘔吐,或有腹痛、腹脹和腹瀉;因伴膀胱炎,可有尿急、尿頻、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局部癥狀常有腰痛、腎區叩痛及脊肋角壓痛,沿輸尿管走行部位及膀胱區常有壓痛;重者尿外觀渾濁,呈膿尿、血尿表現。部分患者無上述典型表現,以高熱等中毒癥狀或胃腸功能紊亂為突出表現,尿路刺激癥狀不明顯;或以血尿為主要表現;高齡及體弱者機體反應差,常呈隱匿表現。
3.慢性腎孟腎炎大多數由急性腎盂腎炎未徹底治療反復發作所致。病程在半年以上者,患者可出現不規則低熱、全身乏力、食欲減退、腰部酸痛、輕度尿頻、尿急,有時尿渾濁,病變後期因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出現夜尿多、尿比重低,繼發腎小管性酸中毒,晚期可成為尿毒癥。
慢性腎盂腎炎常表現為:
①無癥狀性細菌尿。壹般無尿路刺激癥狀,或僅有低熱、易疲乏和腰痛、尿檢查改變輕微,但有細菌尿。
②繼發性高血壓。無明確的尿路感染病史,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昏、乏力、記憶力減退等高血壓癥狀,血壓增高,尿檢查有多種異常,尿細菌檢查陽性。
③血尿。以肉眼或鏡下血尿為主要表現,常伴腰痛及尿路刺激征,血尿可自行緩解,但尿細菌壹直存在。
④長期低熱。
腎實質有活動性感染病竈,長期低熱、乏力、體重下降、有膿尿、細菌尿、而無尿路刺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