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炎故裏掏羊鍋
掏羊鍋有沒有這個嫌疑,老吃客不敢斷言,但基本元素還是存在的。
浙江余杭倉前鎮素有吃羊肉的習俗,那些賣羊肉的,長年用壹只鍋子燒制羊肉,整只整只羊放在鍋裏燒,鍋底也不換,壹直用,也就是傳說中的老湯。羊肉賣了,但總有些羊雜碎遺落在鍋裏。把那些羊肚、羊腳、羊腸、羊雜碎掏起來吃吃,味道相當鮮美,因此揀了便宜的食客稱之為掏羊鍋。傳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遊至倉前龍泉寺,饑餓難耐,遇上倉前街上賣羊肉的羊老三,羊老三好客, 請乾隆 到家吃飯,沒想到家裏沒什麽好菜蔬,情急之下,羊老三只好“掏羊鍋”招待皇上。
乾隆吃的都是山珍海味,那陳久的羊雜別有壹番滋味,乾隆吃得意猶未盡,回去後禦書“羊老三羊鍋”牌匾,再賞三百兩白銀。自此,倉前掏羊鍋就上了名堂。當然此乃口口相傳野史,並不見正傳。但倉前倒是出過壹個大人物的,國學大師章太炎就出生在這裏,盡管章太炎著作等身,但未見他對家鄉掏羊鍋有過壹述,可能因為此乃貪食小事,滿腹經綸的國學大師不以為然。掏羊鍋是在三四年前火起來的,2006年年底,倉前古鎮曾經舉辦“首屆倉前羊鍋節”,據說,那次羊鍋節很熱鬧,倉前鎮倉興街上,50個燒制羊鍋高手,壹字排開,盛況空前。老吃客不會開車, 去那 倉前掏羊鍋有所不便。前些天,正好隨車友會去了徽州績溪,回來沿著徽杭古道,又順路去了余杭倉前。為的就是補上那掏羊鍋這壹課。
還未進入倉前鎮,路道上赫然矗立著壹塊大幅廣告招牌——倉前掏羊鍋,雲雲……
倉前鎮很小,與那些江南古鎮相比,顯得有點寒酸,但能夠以壹道看上去並不高雅的 美食 作為古鎮品牌,也是壹種膽略,壹種智慧。
那天是周末晚上,食客並不多,就像強弩之末似的。吃掏羊鍋是在壹個曲裏拐彎的農家,據說現在掏羊鍋有了進步,不僅鎮上有,也上了農家樂的臺面。我們去的 那家農家樂 ,壹排簡屋,有包房,有棋牌室,前面壹片農田,後面就是廚房,很恬靜。
服務員先端上來壹個酒精鍋,裏邊放著滾燙的老湯和羊雜。接著端上來壹盆白切羊肉、壹盆羊雜,都是煮熟的,顏色有點微黃。羊肉很嫩,沒有膻味。江南人吃羊肉大都屬於葉公好龍者,想吃,又怕膻味,所以這裏的掏羊鍋很對江南人口味。羊雜沒有膻味很不容易,不知主人用什麽方法去了腥。
原以為,這裏的羊肉都是 當地產的 ,因為掏羊鍋號稱百年 歷史 ,若原料產自遠方,不宜操作。故當主人介紹說這裏的羊肉來自西北的地區,且都是羔羊,老吃客有些懷疑。但口味鮮美,又不得不讓妳信以為真。有時,無傷大雅地以訛傳訛是種樂趣,不會有人較真,如果較真反而有推波助瀾之功能了。
這裏的掏羊鍋最成功的地方是將當地新鮮菜蔬作為組合壹起推介。當人們塞滿了壹嘴濃郁羊肉時,再嘗些新鮮菜蔬,口感便有了層次,有了變化,有了撞擊,便更多壹份舒坦和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