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小學音樂課如何開展有效的作曲活動?
新課程標準賦予了我們的音樂教學新的活力。它要求我們的教學具有創新性和精神性。它鼓勵音樂創作,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創作和剪輯成了當下課堂上的時髦名詞。每個人都躍躍欲試,創作歌詞,即興舞蹈,編排短劇等等,就像五顏六色的花朵,把我們的課堂點綴得很美。那麽,創造性活動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起什麽作用呢?能起到什麽作用?我們如何利用它來優化我們的教學?【主題內涵】新課標解讀中明確指出:1。音樂是最有創造力的藝術之壹。因此,音樂教育在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優勢,也為學生發展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礎。2.創造性教學是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探索創造性思維的音樂教學領域,也是引導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的重要學習領域。3.在註重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同時,也要註重音樂教育方法的創新。音樂創作教學應融入常規的音樂藝術實踐活動中,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順便學習音樂創作方法。創造教學是新音樂課程標準中“創造性”基本理念在課堂上的具體體現,是目前流行於音樂課堂的壹種時尚教學活動。它以現場的歡樂,多領域的綜合,表現形式的豐富,營造了壹種全新的教學氛圍。但是,透過它時髦的現象,我們應該看到更精神的本質。創造性活動旨在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我們的創造性教學安排應緊緊圍繞這壹主題。但大家都處於實踐探索階段,很多創意活動流於表面,或者刻意安排類似的教學環節,用“創意剪輯”的時尚。因此,我們需要思考和研究如何深入地、精神地、現實地、有效地教授這種時尚。在本文的案例描述和分析中,通過對“時尚”和“靈性”的思考,希望對音樂教學中的創造性活動進行理性的回顧和展望。關鍵詞1時尚追求時尚無可厚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壹種進步的標誌。當創意教學作為壹種新生事物被隆重地搬上教學舞臺時,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走進去。誰知道,它跟我開了壹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案例說明】這是壹次教學評比活動,題目是《夏天》,是省教材第四冊的最後壹課,由輕音樂《藏海姑娘》和歌曲《夏天》組成,表現了人們在夏天享受大海和陽光的舒適和愜意。我設計了壹個以歌唱為主的綜合課,在課結束時,我安排了壹個作曲和表演環節,展示夏天的海灘。在學生們愉快而積極地學完歌曲後,我自信地對學生們說:“我們在夏天表演沙灘好嗎?”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好!”老師:夏天人們在海灘上做什麽?健康:遊泳,休息,跑步...老師:誰想表演?學生們歡呼著走了過來。老師:除了快樂的人,還有什麽是非常快樂的?學生:海浪,大海,小螃蟹...老師:誰想玩海浪?又是壹片大呼,包括壹些剛想玩“人”的老師:小動物多。他們在做什麽?學生們立刻在座位上開始各種運動。老師指導:海浪牽手翻滾;海浪面前是在沙灘上玩耍的人們;海浪的背後是在海裏遊泳的人;還有小螃蟹、小海螺、小海龜穿梭在大海和沙灘之間。老師:好,讓我們以優美的音樂開始我們的表演吧!播放的是《藏海少女》,但學生們似乎聽到了運動場上起跑線上的槍聲。壹瞬間,教室真的變成了歡鬧的沙灘,有笑聲,有尖叫聲,有打鬧聲,有學生在地上上演小螃蟹被別人踩到後發出的尖叫聲。他們的耳朵裏沒有聲音。這和我設計的時候想象的太不壹樣了。我的教學期望是:聽著輕柔的音樂,海浪在輕輕地翻滾。以這壹波為界,前面的人在沙灘上漫步,後面的人在大海的懷抱中暢遊,小動物們似乎也在三三兩兩地感受著沙灘的美妙。音樂結束,我不會讓學生回到座位上,而是溫柔地圍著我,談話就結束了。這節課結束的如此匆忙,讓我留下了深深的遺憾。【案例反映】1。創作活動音樂課中的創作首先是以音樂為基礎的,是在音樂影響下的創作活動。本案創作活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原因之壹是脫離了音樂,而是脫離了音樂的遊戲活動。當學生收到“開始”信號時,大腦傳遞的信息與體育活動中的“老鷹抓小雞”、“捉迷藏”等遊戲是壹樣的。而老師們演奏的音樂,在正在進行的活動中,並沒有起到烘托氣氛、感染學生的基本作用。學生沒有時間關心音樂,使得這種音樂創作活動缺乏音樂性。2、活動的逐步創設首先,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心理年齡決定了他們所能反映的,都是最貼近他們生活的東西。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創造高於生活的內容,需要壹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其次,音樂活動的創作在很大範圍內需要同齡人的相互幫助和配合,但目前的社會條件和家庭環境使得我們的孩子有很強的個性。如何讓每個個體在這些活動中融入群體,在發揮能量的同時照顧同伴,從與同伴的合作中獲得樂趣,也需要壹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本課第二個不成功的因素是學生在基本不接觸類似活動的情況下,為了急功近利而從事創造活動,導致所謂的創造只是表面的噪音。3.創意活動的可操作性無論是情景模擬創意剪輯、想象創意剪輯,還是原創歌詞創意剪輯,都應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滲透和鋪墊,以打開學生的思維,並根據創意活動的內容和學生的能力水平確定所需時間,以保證活動的可操作性。像剛才案例中的創作活動,它的參與對象都是學生,它的內容是表達壹個不同層面的場景。它的實現首先需要學生理解音樂的意境。所以,操作這樣壹個創意活動,首先要有充足的時間保證,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分層次的活動,讓每壹個學生都能輕松有目的地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各種相關能力。這種情況下,短短幾分鐘,很難操作,給人以為了創作而創作的感覺。階段總結:如果說創意活動是時尚,那麽這種時尚的本質就是更好地鞏固和延伸課堂。我們生活在壹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今天的時尚終將成為明天的過去。如果我們只拿時髦的衣服,變得膚淺,那麽我們終將被時代淘汰。關鍵詞2靈性,字典裏有很多註釋反映了人的聰明、敏捷、靈感等。,但是“靈性”這個詞形成的時候,它的註解是:動物經過訓練後的智慧。人類作為高級動物,應該更有靈性。教師的靈性體現在教學中,所以我們的教學也要有靈性。創意教學是壹種利用學生相關知識儲備和靈感的音樂活動,要求教學設計更有靈性,教師更有靈性,學生更有靈性。我們把這種靈性具體理解為:在創造性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媒體,巧妙地調動學生,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體現個人和集體的智慧,逐步培養學生的創造習慣,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案例描述】這是我設計的四年級音樂綜合課。題目是《穿越國度*對花》。教材分析:省編四年級教材第壹冊賞析以中國民歌為重點,讓學生了解中國民歌基本上可以分為勞動歌曲、民歌、小調三大類,並學會區分。對花是小調以花為線的問答歌。將這門課程插入到民歌教學中,是對民歌學習的深化和補充。教學設計:本課程為第二次教學時間。第壹次教學時間學過歌曲,第二次教學時間是第壹次教學時間的延伸。通過聽遠近的《對花》,我有了新鮮感,也有了學習的欲望。這節課主要有三個內容:A、小畫室:主要是把學到的“對花”以歌曲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b、音樂百花園:欣賞遍天下的“對花”。c、音樂工作室:以所學歌曲《對花》為基礎,進行各種作曲。教學過程:1。利用歌唱、對唱、比賽等多種歌曲表演形式鞏固歌曲,為後面的欣賞和創作提供壹個主要對象。(十分鐘)2。使用多媒體課件,音視頻結合,異地賞花,體驗民謠的豐富。在欣賞的同時,選擇有代表性的內容進行模特演唱。師:聽山東的花。妳印象最深的是什麽?生:有很多老師七次八次的站姿,表現出“七次八次,然後,然後”這句話,壹邊念,壹邊做鑼鼓。生:是鑼鼓聲。師:歌曲加入後情緒發生了什麽變化?(聽)健康:歌曲比較活潑歡快。老師:如果加到我們的配花裏,試試看。老師:妳唱浙江對花的時候有沒有聽出什麽特點?引導學生用方言找唱。老師:說說妳是怎麽理解這種唱法的?引導學生感受當地特色。老師:如果我們用我們的方言來唱我們學過的花呢?學生嘗試...總結:花的特點:1)壹問壹答,突出“對”;2)以花為媒,善加利用,突出“花”;3)與當地民俗有關。(15分鐘)3。創作歌曲。老師:我們聽了那麽多對花,用很多方式唱過。我們能把這對花拼起來嗎?學生興高采烈:好!師:那我們就根據我們學唱的《對花》來編輯壹下吧。您想如何編輯它?生1:想改它的歌詞。生2:我想給它加很多詞,讓它更生動。學生3:我想先編歌詞,然後用家鄉話唱...老師:編歌詞是個好主意。誰先來?現場即興演唱。老師:太好了。如果再動動腦子,讓它像詩壹樣朗朗上口就更好了。好,分組試壹下。學生自由創作,老師巡回指導,提前滲透能力更好的群體:除了大自然的花,我們還能唱什麽花?並請他們在展示作品時談談自己的理解,幫助能力較差的學生和群體更好地融入集體創作。老師:我們編了很多配花的歌詞。剛才有同學說要給歌曲加壹些有趣的詞,比如“七不楞,那八不楞”,“隆冬嗆龍”等等。有同學想用方言唱“對花”。讓我們在編好的歌裏加點花,讓它更加豐富多彩。妳的小組將做什麽?小組合作,老師指導,根據學生需求提供鑼鼓等打擊樂器。這時,壹群學生問:“老師,我們能不能不要關註花?我們要重視水果!”"老師:"當然,老師迫不及待地想聽聽妳的水果。試試看!“演講表演精彩紛呈,學生們的參與為這堂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老師總結:勞動人民勤勞智慧。我們是勞動人民的後代,是花朵的孩子。今天,我們所研究和討論的只是中國民歌的很小壹部分。希望大家用心去做,多收集資料,編更多更好的花配,可以把自己的歌裝訂成小冊子。看,這是老師給妳準備的封面。下次妳能和其他班級壹起唱嗎...(以唱歌結束)這節課結束後很長壹段時間,同學們都會反饋配花的信息。我覺得這種活動已經慢慢在學生心中留下了省略號...【案例分析】1。在創作活動之前,不能讓學生憑空進行所謂的創作。所有的創作和創造都是基於學生的知識儲備。所以,學生要想在每次創作中發展自己,提高自己,就要在活動前學習相關知識。本案例創作前的準備工作有:了解中國民歌;學對花這首歌,表演這首歌;欣賞各地的花,感受豐富的表現形式;即興改編的歌曲《對花》等。通過這壹系列活動,學生們對這壹藝術形式有了多層次的了解,並產生了“試湊壹個”的願望。在這種心理環境下,創作活動會產生自然的效果。2.作曲活動中“枝頭春”的過程,應該是教師充分信任學生,鼓勵學生創作音樂的過程。只要給他們壹個舞臺,學生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在案例中,老師讓學生在鋪平道路後嘗試創造各種東西,並鼓勵他們有不同的想法。最後,顯示的是歌曲的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次創作的結果。可以說,這些作品屬於學生自己的藝術作品,既滿足了當時學生的求知欲和表達欲,又在更大範圍內發掘了學生的音樂潛能,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3.創作活動結束後,吹開萬株梨樹的花瓣,學生們通過這些活動在記憶中註入了新的信息。這些信息要在學生體內真正消化需要很長時間。作為教師,有必要也有義務為學生提供必要的途徑和機會,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和使用這些信息。案例中,老師提出的“裝訂壹本書,與其他班級進行歌曲比賽”,為學生提供了壹個課外拓展的平臺。課後,學生的反饋表明,學生已經接受了這些信息,並願意嘗試。希望能起到引玉的作用。階段總結:靈性應該是反復靈感和長期投入的結晶。時尚的精神,加上靈性的運用,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的創意教學。【擴展】1,視教學內容而定,是否安排創意教學不適合任何內容。教完兩部分合唱的第二部分後,壹位老師讓他的學生即興創作歌詞。結果,學生們在語文課上填了造句之類的短語。雖然我們也提倡學以致用,但合唱教學的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聲部之間的關系以及所產生的音響效果,掌握合唱技巧。教師應利用各種媒體激發學生對合唱藝術的興趣,幫助學生以壹種新的有效的方式參與合唱。歌詞創作在這裏的運用毫無價值。2.創造性教學應該體現在教學的每壹個細節中。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任何教育現象中,兒童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其教育效果就越大。發展創造性教學應該是我們教學中無處不在的精神,應該體現在教學的所有細節中。比如在最後壹首《過年》中,老師采用了以這句話為線索貫穿始終的策略,利用它的旋律即興用詞提問,學生即興回答,在過程中不自覺地解決了這個難點。再比如,壹年級學生在學習四點停頓的時候,老師布置了壹個木頭人的遊戲:跟著音樂走,在每個樂句的末尾,讓學生即興發揮,看誰聽得最準,做得最多。學生在自己喜歡的遊戲中做各種形狀,容易接受這個知識點。【思考】1。我們在大力創作音樂的同時,如何創造壹個安靜的空間讓學生去聆聽和感受,讓學生從音樂本身去享受美?2.創造性教學涉及面廣,層次深,從知識覆蓋到教學機智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音樂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概要】壹位哲學家曾經說過:歡樂的名字是創造。我們的學生在創造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創造夢想,在快樂和創造中發展自己,豐富自己。創造性教學是這個高速發展時代的產物,是符合社會需求的教學,也是符合學生天性的教學。通過案例分析和探索,我們發現合理有效的創造性活動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增強所學知識的靈活性,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我們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學生的發展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我們的教學更優化,讓我們的學生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