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療 - 日本漁業

日本漁業

日本習慣上將漁業生產分為海洋捕撈(包括遠洋捕撈、近海捕撈和沿岸捕撈,實際上大致相當於我國漁業劃分中的海洋捕撈和遠洋捕撈)、海水養殖、淡水養殖和淡水捕撈。

海洋捕撈壹直是日本漁業的主導產業。雖然產量不斷減少,但仍有80%以上的產量來自海洋捕撈。按產量排列,主要捕撈品種是金槍魚、鰹魚、鮭魚和鱒魚、沙丁魚、鯖魚、秋刀魚、鱈魚、比目魚和魷魚。與2004年相比,2005年日本鯖魚產量大幅增加,但沙丁魚、扇貝和三文魚產量下降。扇貝和鮭魚產量增加,但鰹魚、秋刀魚和金槍魚產量下降。海洋捕撈總產量441.2萬t,比上年減少4.7萬t;生產總額為654.38+0594億日元,比上年下降0.6%。

近年來,日本海水養殖產量壹直維持在1.2萬t以上,2005年海水養殖總產量為1.21.1.0萬t,比最高年份1.994下降了1.34萬t。2005年海水養殖總產值為4392億日元,比上年增加49億日元。其中養魚26.9萬t(比上年增長2.7%),1.91.8億日元(比上年減少2.4%);貝類養殖42.2萬t(比上年減少6.4%),7765438+億日元(比上年增加6.4%);藻類50.9萬噸(比上年增長5.2%)和1.21.3億日元(比上年增長2.4%)。海水養殖的主要品種有鰹魚、真鯛、扇貝、牡蠣、海帶、裙帶菜、紫菜、比目魚、河蟹、真竹莢魚、對蝦和珍珠母。

2005年日本淡水捕撈和水產養殖總產量為96000t,不到峰值產量1979的壹半。其中淡水捕撈產量5.4萬t,淡水養殖產量4.2萬t,總產值1.021億日元,比上年減少654380+0.3億日元。淡水捕撈的主要品種有上遊的三文魚和鱒魚、香魚、鯉魚、河蜆、鰻魚等。淡水養殖的主要品種有鱒魚、香魚、鯉魚、鰻魚、鯽魚、甲魚等。單個品種的產量通常在1000噸以下。日本的水產品主要有鹽集、幹品、魚調味料、冷凍食品、油脂和飼料肥料、冷凍鮮品、罐頭制品等。2005年,食品加工總量為209.5萬噸,比上年減少3.9萬噸。主要產品加工能力為食鹽20.9萬噸,幹品33.4萬噸,魚味調味料65.5萬噸,冷凍食品28.6萬噸,冷凍生鮮產品654.38+0.62.5萬噸,其他食用加工產品48.4萬噸。與上年相比,2005年幹品加工量略有增加,冷凍食品、鹽集、調味食品等其他產品加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日本是水產品消費大國。2004年國內水產品消費量為654.38+00.48萬噸,比上年下降5%。其中食用水產品的消費量占80%,相當於每人每年62.7公斤。如果去掉不可食用的部分,每人每年消耗約34.5kg。2004年日本食用水產品自給率為55%,低於2003年的57%。主要原因是國內漁業產量下降,進口增加。據統計,2005年藻類自給率為65%。日本共有203個漁港,2005年總取水量約為288.7萬噸,與前壹年大致相當。取水總額為5255億日元,比上年減少約4%。有6個漁港,進水量654.38+10萬t,燒天津22.9萬噸,箭頭265438+5000t,石滾15.8萬t,八戶14.9萬t,釧路16.5438+09萬t。

目前日本約有900個產地市場,發行量和金額都在減少。針對小規模市場成交量太小無法發揮市場功能的情況,日本於2001年3月底制定並公布了《關於水產品產地市場綜合化和管理合理化的相關政策》,各市、都道府縣據此啟動了市場整合。截至2005年6月底,39個地、縣* * *減少了33個水產品產地市場。

劄幌、仙臺、東京、橫濱、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廣島和福岡都有中央批發市場。從均價變化來看,成交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2004年,鮮活水產品、加工水產品和冷凍產品的平均價格與上年大致持平,分別為鮮活水產品770日元/公斤、加工水產品730日元/公斤、冷凍產品791日元/公斤。由於秋刀魚和鰹魚的減少,主產市場魚類和水生動物(不含貝類和海藻)的流通量比上年減少3%,平均價格為182日元/公斤,比上年下降5%。雖然市場成交量減少了,但是超市等需求量大的單位直接采購的量在增加。從日本進口的大部分魚類和貝類都是新鮮產品。2004年日本水產品進口總額分別為348.5萬噸和654.38+0.6371億日元,比上年增加654.38+0.6萬噸和679億日元。但進口量比2001少9%,金額比1997少16%。其中進口額超過6543.8+000億日元:蝦2380億日元(約占進口總額的654.38+05%),金槍魚2337億日元(約占654.38+04%),三文魚和鱒魚6543.8+003.6億日元(約占6%),其他進口807億日元。

2004年,日本水產品出口量分別為42萬t和654.38+04.82億日元,分別比上年增加5400t和654.38+02.9億日元。654.38+02年出口量首次突破40萬t。其中貝類產品出口量和出口量都在減少,但金槍魚和鱈魚近五年翻了壹番。中國(除香港、澳門外)出口量最大,主要品種為三文魚、鱒魚和鱈魚。出口金額以香港最大,以珍珠、貝幹、幹海參為主要產品。出口平均單價為350日元/公斤,比上年的366日元下降4.3%。

2004年日本水產品進口額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大陸66.5萬噸和3357億日元(除香港和澳門外,主要是加工鰻魚、螃蟹和凍蝦)、美國39.2萬噸、654.38+047.7億日元(主要是鱈魚子、凍鱈魚肉和三文魚、鱒魚)、俄羅斯654.38+09.9萬噸、654.38+065.438+065.438凍魷魚、鮮凍蝦)、臺灣省18.6萬t、108.5億日元(主要是凍金槍魚、活鰻、加工鰻)。日本於1996年批準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隨後引入了TAC制度和出口管制制度。2001年,日本頒布了《水產品基本法》,啟動了資源恢復計劃,引入了TAE制度。

日本非常重視漁業資源的保護和增殖,不斷增加漁業資源的增殖和放流,並投入巨資建設人工魚礁,此外還通過法律法規和漁業協會漁民的自主規定,對允許漁獲量、捕撈努力量、漁船數量和馬力、限制捕魚區和時段、漁具捕撈方法和允許漁獲量進行限制。

日本有比較完善的增殖放流體系。以靜岡縣為例,建立了資源增殖推進會制度,由縣溫水利用研究中心(指導種苗生產和增殖放流)、縣漁業振興基金(提供必要資金監督放流活動)、縣水產實驗場(指導放流活動和檢驗放流效果)組成。分為伊豆、鎮南和濱明湖三個區域會議會,各市町的漁協承擔具體發布。日本每年都要召開漁業增殖國家和地區會議,交流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實施情況、放流效果評估及相關研究等方面的信息。日本每年放生的種類主要是洄遊小固定大的礁種。近年來共放流苗種50多億尾,包括三文魚、紅笛鯛、黑笛鯛、比目魚、牙鮃等魚類,日本對蝦、斑節對蝦、三疣梭子蟹等甲殼類,鮑魚、巨蟹等。2004年主要放流品種為銀魚654.38+0.85億尾、紅笛鯛654.38+0.98萬尾、黑笛鯛328.1.08萬尾、比目魚308萬尾、牙鮃2461.3萬尾、車蝦。

日本是較早發展人工魚礁的國家之壹。從1955開始,全國各地都在建設各種人工魚礁。1975年頒布了《沿海漁業綜合開發法》,要求大力發展三項公益事業,即建立魚礁、增殖水生動植物、保護沿海漁業。中央政府每年下達計劃並給予財政補貼,由農林水產省和各都道府縣按規定實施。經過30多年的建設,日本十分之壹以上的漁場都設置了人工魚礁,平均每年投入近30億元。日本的人工魚礁種類繁多,結構差異較大。人工魚礁是根據不同海域的條件設置的,現在已經掌握了在深水區投放特大魚礁的技術。近年來,日本也非常重視天然海底藻場的保護和修復,包括政府部門、漁業協會和漁民都承擔了相應的工作,如保護、調查、分析和修復實驗等。

個體經營者的漁業勞動和收入

截至2005年6月165438+10月1日,日本漁業從業人數為222510人,比上年減少8490人,減少3.7%。漁業捕撈量的減少和生產規模的縮小是漁業就業減少的原因。按性別分,男性186350人(占83.7%),女性36160人(占16.3%),分別比上年下降3.7%和3.8%。從年齡段來看,60歲以上的人最多,占46.9%,40-59歲的人占38.6%。25-39歲占11.8%;15-24歲占2.7%。年輕人的比例越來越小,但是減少的幅度越來越大。

2005年,日本海洋漁業每戶平均收入為52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4.2萬元),比上年減少0.6%。支出305萬日元,同比減少1.2%。個人收入為221,000日元,減少2.0%。支出清單中,燃料費占18.1%,折舊費占16.2%,人員費占12.7%。小型定置網漁業收入594萬日元,支出346萬日元,個人收入248萬日元。費用中,折舊費占65,438+08.6%,人員費用占65,438+02.5%,各種手續費占65,438+065,438+0.5%。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油價飆升使燃料成本比上年增加了13438+0%。而民營企業支出不增反減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為了節約資金降低了員工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