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金秋蟹肥的詞語
1、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出處:唐·李白《月下獨酌》
釋義:螃蟹的蟹螯就像金液般鮮嫩,糟丘可以視為蓬萊仙境。
2、骨清猶似含春靄,沫白還疑帶海霜。
出處:唐·陸龜蒙《酬襲美見寄海蟹》
釋義:螃蟹的殼上還似乎帶著春日的露水,吐出的白沫好像是海水的霜花。
3、漫誇豐味過蝤蛑,尖臍猶勝團臍好。
出處:唐·唐彥謙《蟹》
釋義:大家都誇獎螃蟹的美味賽過蝤蛑,尖臍的還要比圓臍的更好。
4、海饌糖蟹肥,江醪白蟻醇。
出處:宋·黃庭堅《次韻師厚食蟹》
釋義:海饌配上糟蟹非常肥美,江水釀成的酒非常醇美。
5、稻熟江村蟹正肥,雙鰲如哉挺青泥。
出處:明·徐渭《題畫蟹》
釋義:這個季節稻子熟了江村的螃蟹正是肥美,兩只蟹螯 *** 青色的泥裏十分生氣。
2.關於秋風起蟹黃肥詩句有哪些壹、唐代,陸龜蒙,《水國詩》:直至葭菼少,敢言魚蟹肥。
二、唐代,唐彥謙,《蟹》:湖田十月清霜墮,晚稻初香蟹如虎。
三、唐代,螯封,《蟹》: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四、唐代,殷堯藩,《九日病起》:紫蟹霜肥秋縱好,綠醅蟻滑晚慵斟。
五、清代,曹雪芹,《螃蟹詠》:眼前道路無經緯, 皮裏春秋空黑黃。
白話釋義:
1、等到秋天,才敢說魚和螃蟹的味道鮮美。
2、十月份田地裏開始有白霜出現,秋天來了稻子成熟發出香味,才是螃蟹最多最肥美的時候。
3、螃蟹殼裏的蟹螯非常多,多的溢出來,紅色的螃蟹殼凸起,蟹油鮮美多汁。
4、秋天吃螃蟹是極好的,若是慵懶的小酌幾杯更好。
5、螃蟹走起路來橫七豎八,蟹殼裏面只有寥寥蟹黃。諷刺華而無實的人。
螃蟹爬上中國人的餐桌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古人對螃蟹的鮮美,作詩詠贊者頗多,清代文學家、戲劇家李漁說:“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達色、香、味三者之至極,更無壹物可以上之。”
擴展資料
“西風起,蟹腳癢,金秋正好吃蟹黃”。秋天正是吃大閘蟹的最佳季節。螃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如:核黃素、鈣、磷、鐵和維生素A等,蛋白質的含量比豬肉、魚肉要高出幾倍。螃蟹不僅可以食用,還可以做藥。
“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深秋之日,正是蟹肥味美的季節。說到吃大閘蟹,人們自然會把「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陽澄湖蟹列於筵席的首選。“四方之味,當許含黃伯為第壹”,金秋的陽澄湖大閘蟹是人間的美味。最早古人吃蟹最看重蟹螯。
參考資料: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衡蕪諷和螃蟹詠”,大觀園中姐妹們***聚海棠詩社,席間吃了螃蟹,於是寶玉、黛玉和寶釵興致,便各作了壹首螃蟹詠。
其壹(賈寶玉)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
臍間積冷讒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壹生忙。
[註釋]1.持螯——拿著蟹鉗,也就是吃螃蟹。語本《世說新語》:畢卓曾對人說:“左手持蟹螯,右手執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壹生。”
這是古代貴族過的享樂生活。2.擂姜——搗爛生姜。
3.饕餮——古代傳說中貪吃的兇獸,後常用來說人貪饞會吃,這裏即此意。王孫——自指,借用漢代劉安《招隱士》中稱呼。
4.“橫行”句——說蟹。蟹,稱為“橫行介士(戰士)”,見《蟹譜》:又稱為“無腸公子”,見《抱樸子》。
橫行,既是橫走,又是行為無所忌憚的意思。無腸,除字面義外,又用以說沒有意興,無動於衷。
這壹句語帶雙關,兼寫“偏僻”、“乖張”。金代詩人元好問《送蟹與兄》詩:“橫行公子本無腸,慣耐江湖十月霜。”
5.臍間積冷——我國傳統醫藥學認為,蟹性鹹寒,恣食,會積冷於腹內(小說中也寫到),須用辛溫發散的生姜、紫蘇等來解它。6.香——與“腥”同義。
兩句似寓其沾花惹草習氣。7.“坡仙”句——蘇軾(1036—1101),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人亦稱其為坡仙,北宋文學家。
蘇軾曾寫詩笑壹生窮愁勞碌的唐代苦吟詩人孟郊,把讀孟詩比之為吃小蟹,說是“竟日嚼空螯”(《讀孟郊詩》),所以引以為說。又賈寶玉的綽號叫“無事忙”,或是有意暗合。
其二(林黛玉)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
[註釋]1.鐵甲長戈——喻蟹殼蟹腳。宋代陳郁為皇帝擬進蟹的批答說:“內則黃中通理,外則戈甲森然。
此卿出將入相,文在中而橫行之象也。”見《陳隨隱漫錄》。
2.色相——佛家語,指壹切有形之物。借用來說蟹煮熟後顏色好看。
3.“多肉”句——即“更憐卿八足多肉”。上壹聯已說螯滿、膏香,故這句用“更”字說蟹腳多肉。
憐,愛。卿,本昵稱,這裏指蟹。
4.“助情”句——意即“誰勸我飲千觴以助情”。觴,酒杯。
助情,助吃蟹之興。5.茲——此。
佳品——指蟹。酬——報答。
這裏是不辜負、不虛度的意思。佳節——指重陽。
6.桂拂清風——即“清風拂桂”。其三(薛寶釵)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裏春秋空黑黃。酒未滌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註釋]1.靄——雲氣。
這裏指桂花香氣。2.長安涎口——京都裏的饞嘴。
佳節吃蟹是富貴人家的習好,故舉長安為說。又似與“饕餮王孫”不無關系。
盼重陽——《紅樓夢》詩多含隱義,菊詩與蟹詩***十五首,明寫出“重陽”的三首即寶釵所作的三首,這很值得註意。正如“清明涕送江邊望”、“清明妝點最堪宜”等詩句看來與探春後來遠嫁的時節有關壹樣(參見其“圖冊判詞”和“春燈謎”詩),寶釵始言“重陽會有期”,繼言“聊以慰重陽”,這裏又說“涎口盼重陽”,可見“重陽”當與後半部佚稿中寫寶釵的某壹情節有關。
3.“眼前”句——蟹橫行,所以眼前的道路是直是橫它是不管的。經緯,原是織機上的直線與橫線。
4.“皮裏”句——蟹有殼無皮,“皮裏”就是肚子裏。活蟹的膏有黃的黑的不同顏色,故以“春秋”說花色不同。
又“皮裏春秋”是成語,出《晉書·褚傳》:褚為人外表上不露好惡,不肯隨便表示贊成或反對,而心裏卻存著褒貶,所以有人說他“有皮裏春秋”。因晉簡文帝後名春,晉人避諱,以“陽”代“春”,故這壹成語亦作“皮裏陽秋”。
後多用以說人心機詭深,而不動聲色。空黑黃,就是花樣多也徒勞的意思,因蟹不免被人所煮食。
5.滌腥——解除腥氣。用菊——指所飲非平常的酒,而是菊花酒。
傳說重陽飲菊花酒可辟除惡氣。6.性防積冷——意即蟹性寒,食之須防積冷。
7.落釜——放在鍋子裏去煮。成何益——意謂橫行和詭計又有何用。
8.月浦——有月光的水邊,指蟹原來生長處。詩中常以“月”點秋季。
空余禾黍香——就蟹而言,既被人所食,禾黍香已與它無關。唐代陸龜蒙《蟹誌》:“蟹始窟穴於沮洳(音舉入,低濕之地)中,秋冬至,必大出,江東人雲稻之登也。”
又宋代傅肱《蟹譜》:“秋冬之交,稻粱已足……江俗呼為‘蟹樂。”。
4.又到秋高蟹肥時,關於螃蟹的那些著名詩詞您知道多少唐朝殷堯藩《九日病起》重陽開滿菊花金,病起支床惜賞心。
紫蟹霜肥秋縱好,綠醅蟻滑晚慵斟。眼窺薄霧行殊倦,身怯寒風坐未禁。
沈醉又成來歲約,遣懷聊作記時吟大文學家歐陽修更是不甘寂寞,在病中仍不能忘懷肥美的螃蟹,《病中代書奉寄聖俞二十五兄》壹詩可見:憶君去年來自越,值我傳車催去闕。是時新秋蟹正肥,恨不壹醉與君別。
今年得疾因酒作,壹春不飲氣彌劣。饑腸未慣飽甘脆,九蟲寸白爭為孽。
壹飽猶能致身患,寵祿豈無神所罰。乃知賦予分有涯,適分自然無夭閼。
昔在洛陽年少時,春思每先花亂發。萌芽不待楊柳動,探春馬蹄常踏雪。
到今年才三十九,怕見新花羞白發。顏侵塞下風霜色,病過鎮陽桃李月。
兵閑事簡居可樂,心意自衰非屑屑。日長天暖惟欲睡,睡美尤厭春鳩聒。
北潭去城無百步,淥水冰銷魚撥刺。經時曾未著腳到,好景但聽遊人說。
官榮雖厚世味薄,始信衣纓乃羈紲。故人有幾獨思君。
安得見君憂暫豁。公廚酒美遠莫致,念君貰飲衣屢脫。
郭生書來猶未到,想見新詩甚饑湯。少年事事今已去,惟有愛詩心未歇。
君閑可能為我作,莫辭自書藤紙滑。少低筆力容我和,無使難追韻高絕。
5.描寫秋天上海螃蟹的句子,急原創我是沒有啦不過我有古代名家描寫秋天螃蟹的語句:
農歷八月,天氣漸涼了。桂花飄香,金菊競放,遊蕩在河汊湖蕩裏的螃蟹也到了壹年中最為肥美的時節。在風雅的古人眼裏,這時節最瀟灑最具詩意的,莫過於手把螃蟹,面對壹輪皎潔的秋月,在後園子裏飲酒看花並分韻作詩了。
魯迅先生有句關於螃蟹的名言:“第壹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這話有些道理。螃蟹不僅長相古怪怕人,而且那堅硬的外殼如同鎧甲,不是勇士焉能想到吃它的肉呢?不過,在第壹個人因為吃螃蟹而成為勇士之後,第二個乃至第N個吃螃蟹者,便只可以是食客了,至多他們之間有雅與不雅之分罷了。
螃蟹確也是壹種有詩意的東西。大約自魏晉以來,秋日裏吃螃蟹便成了壹種時尚和風雅的象征。《世說新語》中就明明白白地寫道:“畢茂世雲:‘壹手持蟹螯,壹手持酒,拍浮酒池中,便足了壹生。’”大約打那時起,吃蟹、飲酒、賞菊、賦詩,遂成了名士秋天裏的風流韻事。
《紅樓夢》中,曹雪芹也在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裏花了不少篇幅來描寫吃螃蟹並賦詩的雅事:小說先寫李紈和鳳姐伺侯賈母、薛姨媽剝蟹肉,又吩咐丫頭取菊花葉兒桂花蕊兒熏的綠豆面子來,準備洗手。談笑之際,平兒要拿腥手去抹琥珀的臉,卻被琥珀躲過,反抹在鳳姐臉上,引得眾人哈哈大笑。賈府裏的多情種子寶玉就說:“今日持蟹賞桂,亦不可無詩。我已吟成,誰還敢作呢?”沒想到的是,寶玉的那首詠蟹詩寫得很糟糕,倒是此後薛寶釵那壹首,“眾人看畢,都說這是食螃蟹的絕唱”,那詩寫道:“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理無經緯,皮裏春秋空黑黃。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而今農業養殖技術發達,螃蟹不僅秋天裏肥美,壹年四季都又肥又大,有的竟誇張得有些讓人生疑。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們吃螃蟹也就成了壹種過氣的時尚。君不見如今稍像樣的餐館裏,哪家的菜譜上沒有香辣蟹之類的大路菜呢?至於品蟹時作詩,那也早已是壹種古老的不可復生的行為了。
依我看來,食螃蟹之所以成為壹種時尚和潮流,並不真的在於它的味道就有多麽美好,因為當今好吃的東西多的是,但像螃蟹這樣歷千年而不衰的,也真是罕見得很。吃螃蟹是壹件慢工出細活的事情,需有極好的閑情逸致。如果是壹個餓了三天的人,那他在壹盤上好的香辣蟹和壹碗煎蛋面之間,壹定會選擇後者。這樣,吃螃蟹就有了壹個前提:不餓而食。即是說,只有在不餓的前提下,食客們才可能從容地將螃蟹肉費力地從它那堅硬的殼裏弄出來(實際上弄半天,也不過只夠吃壹嘴罷了)。豐子愷寫他的父親時就曾回憶說,他老人家的壹大愛好便是就著壹只螃蟹喝上幾個時辰的黃酒。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食螃蟹,其意原本也不在螃蟹的,而是在於那份可供渲染的優雅或自命優雅。所以,現在有些人想泡美眉的時候,往往會打電話對人家說:“晚上我請妳去吃香辣蟹嘛。”好像壹只香辣蟹在手,人就可以立即小資起來、白領起來似的。
明末文人張岱曾寫過壹篇關於螃蟹的短文,大談自己年輕時的風雅:“食品不加鹽而五味全者,為蚶,為河蟹。河蟹至十月與稻粱俱肥,殼如盤大……掀其殼,膏膩堆積,如玉脂珀屑,團結不散,甘腴雖八珍不及。壹到十月,余與友人兄弟輩立解會,期於午後至,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叠番煮之。從以肥臘鴨、牛乳酪,醉蟹如琥珀,以鴨汁煮白菜如玉飯。果蓏以謝橘,以風栗,以風菱。飲以玉壺冰,蔬以兵坑筍,飯以新余杭白,漱以蘭雪茶。由今思之,真如天廚仙供,酒醉飯飽,慚愧慚愧。”
張岱早年為貴公子,錦衣玉食,晚年卻國破家亡,披發入山。在幾乎餓死的晚景裏,這先生仍然津津樂道於早年的螃蟹盛宴,令人嘆息。任何壹個年代,嗜奢之風若真如此橫行,鮮有不亡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