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五石散真的有效嗎?
五石散是古方,能壯火興陽,振奮精神,溫暖臟腑。若用之對證,則不失為治病救人的良藥。
歷史上曾有五石散藥方。此方自漢即有之,在魏晉時代士大夫流行服食五石散。本文從醫學與健康的角度討論五石散的利弊得失。
壹、五石散的源頭、命名
前賢考證:?皇甫士安言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並謂寒食草方即侯氏黑散,散中有礬石、防風、幹姜、桂枝等藥;而寒食石方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鐘乳、防風、幹姜、桂枝等藥。可見仲景的寒食草方與寒食石方中有多味藥相同,兩方石藥合以稱五石,草藥作為五石輔料,五石散即源於此。
最早提倡服食五石散的人是何晏,他開啟了魏晉南北朝至宋代的服石風。何晏服五石散,壹為美容顏,二為補房事虛勞,振作精神。何晏講述自己服散後身體輕盈、霎時振奮,其實是壹種中毒的表現,但這種神奇的服藥體驗對後世人有極大的吸引力,導致五石散大行於世。
二、五石散的組方
五石散在歷史上有不同的組方:
魏晉時代的五石散方:石鐘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和赤石脂。這個藥方源於大醫皇甫謐,他精通醫術,又自服五石散。皇甫謐的五石散方和服用主張是最早獲得普遍認可的。
《太平廣記》記仲景五石湯,無鐘乳、硫黃,添寒水石、滑石。
始作俑者何晏的五石散方:將前述仲景兩方合為壹方,且以意加減,並為壹劑。
後世流傳過程中,這五石不同程度地被替換為丹砂(液化丹砂即為汞)、雄黃、曾青、慈石、礜石等。
五石散的藥方不宜亂改。因為五石散中的草藥亦有解毒功效,比如,桔梗、甘草可解石藥之毒。若輕易更改藥方,即有激發石毒的風險。
三、五石散諸藥的功效
白石英,可?益毛發,悅顏色?壯陽道?;
紫石英,可?令人悅澤?;
石硫黃,可?除頭禿?煉服主虛損泄精,壯陽道?;
鐘乳石,味甘,性溫,無毒。歸肺、腎、胃經。可?補虛損?好顏色?壯元氣,益陽事?,主治:五勞七傷,咳逆上氣,治寒嗽,通嗓音,聰耳明目、輕身,使人肌膚潤澤,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精。安五臟,通百病,利九竊,下乳汁,益氣補虛損,治療較弱疼冷,下焦傷竭,強陰。久服益壽不老,令人有生育能力;
赤石脂,味甘、酸、澀,性溫。歸大腸經和胃經。澀腸,止血,生肌斂瘡。用於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古人相信石藥勝於草、木藥,原因在於草、木可腐,而金石形質長久不變。
四、服食五石散的好處
分析魏晉服五石散風氣盛行的原因,當有以下幾點:
壹則,美容。壹個人初服五石散後,會陽氣宣暢,表現為面色紅潤,雙目有神,迎合了當時追求貌美的社會風氣。
二則,治病。五石散具有鎮心、定驚、平喘的功效。若素體陽虛,服之能改善體質。西晉人嵇含晚年得子,其子10個月時得了重病,服用五石散,不到30天就恢復了健康。
三則,補身壯陽。宋代文學大家蘇軾曾說:?世有食鐘乳烏喙而縱酒色所以求長年者,蓋始於何晏。晏少而富貴,故服寒食散以濟其欲。?魏晉時期,上層社會的性生活是相當放縱的。縱欲耗精,需要壯陽,五石散便成了壯陽藥。
四則,興奮精神。服食五石散會出現了壹些令人欣喜的現象,比如胃口變好,精神爽快,面色紅潤。當時的人們認為五石散能讓青春回來,其壽命肯定會延長。
五則,體驗快感。服用五石散能使人產生壹種不可言喻的快感。何晏以其親身體驗,談到了其妙用:?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東晉名士王羲之亦說:?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也?。
五、濫用或過用五石散的危害
服食五石散的始作俑者何晏最後?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
晉代大醫皇甫謐自服五石散,他記載了五石散的毒副作用,經巢元方整理,最後列出了痰癖、渴利、氣逆、心腹痛等二十多條?罪狀?,認為長期服用五石散,會出現?舌縮入喉,癰瘡陷背,脊肉爛潰,頭痛欲裂,腰痛欲折,腹脹欲決,甚者斷衣帶,心痛如刺,百節酸疼,咽中痛,鼻塞清涕出,膈上大滿欲吐,溫溫欲吐?。
唐醫大文學家韓愈曾?作文戒服食,而晚年服硫黃而死?。
六、為什麽五石散又名寒食散?
之所以稱五石散為寒食散,是因為服散後為應對散發宜冷食冷飲。
魏晉名士在生活中穿薄衣,吃冷食,洗涼水澡,即?寒衣、寒飲、寒食、寒臥?,故稱為寒食散。
五石散內諸藥皆性熱,若再吃煎炒烹炸或熱氣騰騰的食物,即會火上澆油。為了平衡五石散的火熱之性,也為了感覺舒服些,所以服食五石散的人只能吃點涼菜,喝點冷飲。
再者,五石散大熱,火氣內灼,皮膚也熱到要爆裂,因而服散後穿過於緊身的衣服會非常不舒服,當然只好換上寬松的衣服。內熱太盛,當然要洗冷水澡,要睡冷地。
《晉書?皇甫謐列傳》記載,皇甫謐是因為吃五石散發散不當,隆冬季節也無法穿衣,發熱食冰,皮膚腫脹,甚至潰爛,以至於忍不住要拿刀自殺,幸虧被叔母苦勸。
七、歷代醫家對於五石散的態度
我們看看歷史上的壹些醫家對於五石散的態度:
隋代大醫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說:五石散可治百病。之所以會有散發而致死者,乃因不從節度、不懂將息之法而已。
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壹方面否定五石散,?明其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識者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另壹方面,又記載五石散方,以及服散之法,強調服散的好處很多。孫思邈說,服食五石散後:?令人手足溫暖,骨髓充實,能消生冷,舉措輕便,復耐寒暑,不著諸病,是以大須服。?人不服石,庶事不佳?所以石在身中,萬事休泰。?
由以上文名可以得知,孫思邈其實是十分推崇五石散的。
八、五石散在今時還有沒有臨床價值?
我們都知道,凡藥皆有偏性。既然五石散有極大的偏性,那麽,我們是不是可以充分利用五石散的偏性,用於治療壹些陰寒凝滯類的疾病呢?
五石散諸藥皆辛溫燥烈,若用之得當,確實可祛虛寒,令人體內生熱、精神舒暢。那麽,這樣的治療作用能不能用於臨床呢?我的觀點是,安全可以。
比如,臨床所見,有陽虛陽盛諸證,其人畏寒甚,面色無華,精神萎靡,性功能下降,四肢冰冷,體溫常年偏低。若有這樣的體質,完全可以試用五石散,正好借五石散的火力以溫暖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
事實上,五石散有確切的臨床療效,從醫學文獻中可以看出,五石散可以祛寒、攻瘡傷、除惡肉、益陽事、安魂。若能因人調整藥方,當更有良效。
歷史上服五石散者,往往會主動刺激散發。古人相信只有散發才能證明五石散起了作用。古人不以五石散為毒,不以散發為毒發,所有因散發而死者皆因為節度失調而已。《諸病源候論》說,?其病身不知,是石不和,精華不發,不能致熱消疾。?服五石散後散發,方能生熱,生熱才能消疾,這是服散必須催動散發的原因。許多人服散後並不能立即散發,不能散發又再服散,這樣反而容易積累中毒。
如何刺激散發呢?《解散對治方》記載了許多能夠催動散發的草藥,例如鐘乳對術,硫黃對防風、細辛,白石英對附子,紫石英對人參,赤石脂對桔梗等,對散發各癥及解法亦有記載。
《諸病源候論》記載了石散內發的詳細癥候:?人進食多,是壹候;氣下顏色和悅,是二候;頭身面瘙癢是三候;策策惡風,是四候;厭厭欲寐,是五候也。諸有此癥候者,皆藥內發於五臟,不形出於外。但如方法,服散勿疑。?出現上述癥候時,要求必須勤走動(即行散),亦須服溫酒以餌藥。
根據以上論述,今時我們仍然可以在臨床上應用五石散。理由就是五石散能治病,其擅攻陰寒,益陽氣,藥效強,陰證用之頗有適宜。唯壹要註意的是,不過服散過度,否則也容易中毒。(董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