鰣魚有魚刺,海棠無香氣,《紅樓夢》無結局。
這句話的意思是:
人生有三大憾事:壹是鰣魚美味卻魚刺太多,二是海棠花美卻沒有香氣,三是《紅樓夢》精品卻沒有寫完。
出處:張愛玲《紅樓夢魘》
1966年張愛玲定居美國,至1995年離世,期間以十年時間研究《紅樓夢》,此書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結晶。
擴展資料:
張愛玲通過對各個版本的比較和對照,考據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節可能會發生的變化和走向,甚至推敲八十回後可能發生的故事修改情形,如賈赦和賈敬兩位老爺是為了襯托對比賈政而寫。
張愛玲用壹章“三詳《紅樓夢》”來用各個版本的對照和異同等蛛絲馬跡來論證《紅樓夢》“是創作不是自傳”,是小說而不是家族史,盡管書中的某些情節某些人物以作者的生活經歷為原型,但在張愛玲看來絕不足以支撐“自傳說”,畢竟創作來源於生活。
而張愛玲也列出了她的考證,如寶玉上學辭別黛玉,張愛玲指出,此處有脂硯齋的批註“真有其事”,而之後得黛玉葬花、聞曲等標誌性的情景卻並無此類批註。
脂硯齋與作者曹雪芹有著同樣家庭背景,寶玉身上既有脂硯齋的影子也有作者的個性,他們的壹些生活紀實被運用到小說中,所以脂硯齋會有“真有其事”“真有其語”之類的批註,而黛玉的輪廓個性或是參照脂硯齋早年的戀人,但有關寶黛的文字卻絕大部分是創作虛構的。
可見,黛玉和寶玉雖確有其原型,故事情景也有生活事實作為參照,但創作是遠遠多於生活寫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