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的“無為”是什麽意思
老子的無為思想老子的哲學不是西方意義上的知識體系,而是壹種人生智慧,壹種對“道”的追求。老子的“道”論是對宇宙萬物的形而上把握。它的目的不在空虛的世界,而在生活的實踐。對個體生命來說,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礎;對於壹個國家來說,實現善治是壹種智慧。雖然老子的思想以“既玄妙又神秘”著稱,但其背後的救世情懷卻值得壹再欣賞。老子的哲學是壹種大智慧,對人類的壹切事務,包括管理,都有深刻的啟發意義。其中,無為思想影響最大。“無為”就是老子心目中的“道法自然”,即“人守法,地守法,天守法,道自然”。“無為而治”是老子哲學的基本觀點。老子視道為宇宙之本,道的本質是“永遠無為而無不為”,即“道”是“生來為宇宙萬物服務而不勞而獲,衣養萬物而不為先”。就道生成萬物,成就萬物而言,道是“白白的壹切”;就道對萬物的“勤”“不存在”而言,道就是“無為”。本質上,這是“無為”與“無為”的有機統壹。世間萬物的創造和存在,都是“無為而無不為”。基於這壹思想,老子認為治理國家和人民應該反對“有所為之治”,提倡“無為之治”。在他看來,“無為則無死”,“聖人無為,故無敗,故無損”,聖人“無為而無所為,總從世間取無;而事出有因,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把“無為”作為聖人“取天下”、“治天下”的手段。
老子反對儒家追求“以德治國”、“以智治國”。指出:“道棄,有義;智慧帶著極大的謬誤出來;六親不睦,有孝子;國亂,有忠臣。”認為“上古之善為道,不以智為民,以愚為民”,“民因智而難治。”所以,以智治國,是國之賊;不以智慧治國,是國家之福。”同時,老子也反對軍事家的“以武治國”和暴力戰爭。認為“兵是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主張“民以道輔,天下不以兵強”。只有無為,才能達到“吾無為而民為本位,吾靜而民自以為是,吾無為而民富,吾無欲而民簡”的理想社會。
什麽都不做,什麽都做。
“無為”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諸侯大亂,統治者胡作非為,貪得無厭,肆意放縱,導致百姓生活貧困。在這種情況下,老子提出了無為思想,呼籲統治者“無為而治”。他說:
“我什麽都不做,人民是白手起家的。我安靜,人民自以為是。我無事可做,人民富裕。我無欲無求,百姓淳樸。”
“善靜”是針對統治者的騷擾而提出的,“無為”是針對統治者的暴政而提出的,“無欲”是針對統治者的貪婪而提出的。老子認為,政治家應該能夠“無為而治”,管理而不幹涉,有君而不壓迫。讓人民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人民就太平富足,社會自然就和諧穩定。
“無為”就是不做違背自然規律、破壞道德規範、違背社會規律、有害眾生的事情。但這裏的“無為”不是什麽都不做,不是不作為,而是指不輕舉妄動,不亂作為,順應客觀情況,尊重自然規律。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不為而不為。在這裏,“無為”是壹種立足於世間的態度和方法,“無為”是指什麽都不做的效果。老子曾說“無為而死”,意思是用“無為”的態度對待社會生活,什麽事都做不成,也做不好。所以,老子講的“無為”,不是消極等待、無所作為,而是“無為而為”、“有為而不為”、“有為而不爭”,即無為而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為某事做某事。
我說的“無為而治”和“無為而治”,並不是指坐在那裏什麽都不做,什麽都做。老子生活的時代,百姓日出而作,自給自足。不需要統治者來組織生產和交換,誰“做”就自然做什麽。而統治者壹旦“行動”,就是督促重稅用於豪華宮殿的建設,或者發動吞並他國的戰爭。如果我們這樣做,人民就會受苦,社會就會動蕩。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人民就會安心,社會就會安寧。所以“無為”就是不輕舉妄動,不吊兒郎當。也就是說,統治者的行為要符合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根據規律制定相應的法律和制度,不輕易改變。在這樣的法律和制度下,人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努力去做。
“無為”追求的是奉獻,“無為”的結果恰恰變成了“有所為”(有奉獻)。
不爭而成。
在自然界的萬物中,老子最推崇水。他認為“不爭”是美好的“水德”的壹種品質。老子曾說:“水為萬物所好,無爭。”這裏的“無可爭辯”指的是無私。水利滋養萬物,但不爭取壹切對自己有利的東西。第二,意味著沒有與世界的鬥爭,不僅是在被自己滋潤過的事物上,也包括面對世界上的壹切。
“因為無可爭辯,所以世界無法與之抗衡。”
“站著不奮鬥不煩惱,站著不奮鬥不成功。”
“不爭之爭”與無為(南方日報)
劉小青
東漢時期,貴族鄧綏受到皇帝何的寵愛,皇後殷十分嫉妒。但鄧穗為人謙和順從,對殷十分敬重。與殷家同時代,鄧綏從不坐直;而且每次皇帝提問,鄧綏總是讓尹先說,跟尹說個不停。每當我發現自己的衣服和尹的壹樣或相似時,鄧穗都會馬上換掉,絕不和尹搶風頭。盡管如此,殷還是夥同他人行巫術,企圖殺害鄧綏。鑒於殷的跋扈陰險與鄧綏的謙讓隱忍形成鮮明對比,被皇帝下獄,在鄧綏辭官時執意立她為皇後。這個故事被後世史家公認為“不爭之爭”的典型。
這裏的“不爭之爭”類似於作為領導方法的“不作為”。這裏的“無爭議”不是真正的“無爭議”,而是壹種“無爭議”的手段;“無為而治”中的“無為”並不是真的“無為”,而是以“無為”為手段。所謂“無為而治”,本質上就是把“無為”作為執政的方法和藝術。孫子兵法的創始人姜太公說過,最開明的政治是無為而治。無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道家也把無為而治作為治國的最高境界。至於歷代的皇帝、將軍,大概沒有人不想用最少的努力做出最大的成績。只是要做到無為,確實需要領導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領導者如何才能達到無為的境界?從歷史經驗來看,至少應把握以下五條:
1.與民同樂,寬容大度。姜太公說,天有規律,人有自己的規律。如果君主能遵守修身之法,天下自然就太平了。建國後,漢高祖劉邦遵循無為而治的原則治理黃老。表面上看,他並不勤奮,但實際上,通過讓百姓耕種生活,農業和工商業發展迅速。明朝的馮夢龍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宋初宰相趙普,總是收到士大夫之間互相揭櫫的公文,看也不看就燒掉。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不負責任的,但實際上,正是通過遏制勾心鬥角的不正之風,他維護了當時的“安定團結”。
2.順應自然,遵守天道。漢文帝的母親姬伯只是劉邦的壹個妾。雖然只被劉邦“寵愛”過壹次就懷上了“龍種”,但生下兒子後依然很少見到劉邦。後來,姬伯不僅因為得不到劉邦的寵信而將母子二人從呂後的囚禁中解救出來,還因為兒子幸運登基而當上了皇太後。這說明削尖腦袋有所斬獲不壹定是好事,但即使輸了也要順應自然不壹定是壞事。
3.清純淡泊名利。南北朝時期,傅昭歷經宋齊梁,歷任縣官、地方長官、朝廷官員。當時朝代更叠如燈籠,官場混亂,險象環生。傅昭之所以沒有遭受任何挫折,能夠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名譽,是因為他淡泊名利。據史書記載,他住在朝廷,沒有受到任何邀請;家庭室,沒有學生,沒有黨羽,沒有個人利益。這些無疑是他能夠死得其所,名留後世的重要原因。
4.以義避惡,言行謹慎。西漢後期,政治非常腐敗,朝廷日薄西山。當時,哀帝寵信了高安侯董賢,並把他的妹妹作為自己的妾。嚴復,傅皇後的父親,害怕有壹天會有壹個改變廢除,意想不到的麻煩。他的朋友桓譚說:再嚴厲的刑罰,也不能加在無辜的人身上;再邪惡也不能平白的加在忠誠上。桓譚告訴他,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告訴皇後不要用巫醫和技術的手段與董妃競爭;其次,他自己要辭退徒弟,要謙虛,防止別人利用他的處境在外面胡作非為。不然皇帝抓到什麽東西,後果不堪設想。嚴復按照指示做了。後來在皇帝的授意下,董賢想盡了辦法,包括把傅皇後的弟弟抓起來受審,卻沒能找到陷害傅家的借口。
5.打消疑慮,保護自己。俗話說得好,有伴如虎。如何打消皇帝的疑心,壹直是官海沈浮的關鍵。楚漢相爭期間,率軍東進的漢王劉邦派人去慰問留守關中的丞相蕭何。為了打消漢王的懷疑,蕭何從自己的親戚中挑出壯士,讓他們護送糧草去滎陽參軍。就這樣,蕭何贏得了劉邦的信任。在歷史上,功成身退也是官場規則。道家始祖老子認為,功成身退是天地之道。有很多功勛卓著的英雄,比如漢武帝時期的“飛將軍”李廣,唐朝的代理護國公李靖等等,都因為不服老頭子的功名利欲而沒有好下場。
道教的歷史背景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和紛爭。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周聞建立的社會、道德和政治秩序正面臨崩潰。用來維持這種秩序的周聞變成了壹個純粹的架子。儒家想用仁義來豐富這個外在的架子,而老莊認為這些東西是外在的形式。即使他們能夠實現社會秩序,這種秩序也不是理想的秩序,在這種秩序中,人們受到束縛,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道家哲學和儒家哲學壹樣,基本上是壹種內聖外德的學問,其終極關懷是個人修養,成為壹個有德之人[6]。但是,修養和道德修養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如果沒有* *,它的存在就會有危險。道教不是政治不可知論者。對於什麽是理想的政治秩序,道家提出了壹套理念,即“無為而治”論。這壹理論與道家的內聖論和玄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道家的內聖玄學最重要的理論就是讓人順乎自然,順乎自然,而不是刻意為之。莊子刻意篇中所列的五種人:谷中之人、凡間之人、朝廷之人、江海之人、道導之人,都是刻意不順從的人物。這些人違背了自然,所以他們不得不成為道之人。莊子認為,只有幹癟無涯的聖人,才能做到“高而無誌,行而無仁無義,治而無名,閑而無江海,過而無悟,忘而無例外。”。只有這樣,人才能順應自然,獲得自我解放。天地之所以大,是因為它能順應自然,從而成就壹切。所以老子說,“是為玄德而生而無之,是為行而不倚,是為長而不殺之。”(《老子》第十章)並說:“道法自然。”
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可以說是他們玄學和內聖的政治運用。老莊有很多地方講無為。
是建立在聖人無為,言教的基礎上的。(《哲子》第二章)
如果妳什麽都不做,妳會死的。(《老子》第三章)
道往往無為而無不為;侯爵若能守,壹切自會。(《老子》第三十七章)
故聖人曰:‘吾無為而民自造。’(《老子》第五十七章)
夫虛而靜,默而淡泊之人,平和而有道德,故帝賢休息。休是空,空是實,實是德。空者靜,靜者動,動者得。沈默是無為,無為也是服務者的責任。(《莊子·天道》)
夫帝之德,以天地為本,以德為主,無為為準則。(同上)
但“無為而治”到底是什麽?
老子把“無為”和“不執”放在壹起。他說:“對於想要它的人來說,持有它的人就失去了,因為聖人什麽都不做,所以他們沒有欲望,持有它也沒有損失。”(《老子》第六十四章)這裏的無為、不執是指壹個和尚不執著、不溺的壹種覺悟狀態。所謂“溺”與“執”,是指溺於、執於不真實的事物,即沒有悟到道。因為經驗世界的壹切都是多變的,如果我們執著於任何壹個事件或任何壹個物體,認為它是真實的,就無法把握道的真諦。因為經驗世界的變化是不存在的,雖然是道的運行,但道本身是不變的,是獨立的。道本身就體現了“無為”,裏面的壹切都是自然的。所以,行動和堅持,不僅可以讓我們體悟和體現道,還可以帶我們走向相反的方向。
政治上,什麽是“無為”?由於法家思想的影響,人們往往把道家的政治無為解讀為南方君主的“術”。這個解釋就是,無為純粹是君主控制屬下的壹種技巧。國君不表露自己的好惡,讓諸將對他深不可測,所以不知道如何迎合他。在這種情況下,國王當然處於有利地位。雖然道家思想中隱藏著這樣的種子,但我認為這並不是道家無為的主要意義。如果這就是無為的主要含義,“無為而治”中的“治”字就很難說得通了。無為而治並不意味著國王可以完全控制他的副手。如果僅僅是這個意思,那就必須強調國王必須擁有絕對的權力。但是,這種理論與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本質是沖突的。如果無為不是指法家王之南術,那是什麽?
無為的政治理論是讓統治者安靜下來,不幹涉人民,讓人民發揮創造力。因為統治者手中有權力,不動用權力往往很難幹預人民的生活。這種幹預使人無法做自己喜歡的事,從而阻礙甚至損害了人的自發性和創造性。中國歷史上以“無為”作為* *治理方法最著名的壹次是在西漢初年;曹參與是這壹政策的執行者,他們的故事很好地詮釋了道家理想中的無為政治是什麽樣的。
孝元年,除諸侯法,取參為齊國丞相。參與度是壹樣的,都是七十城。開天辟地之初,悲悼春秋王惠之富,竭盡所能,召諸長老君子,請其聚民。然而儒家百家,人各不同,視乎未知。聽說焦溪有個封面,擅長黃老顏,讓人掏錢。看到蓋公,蓋公說法治是高尚的,是安靜的,是人民自己決定的,所以才有這種說法。所以避開檁條,放棄蓋子。其治法依黃老之術,故九年共在,齊國聚,謂之仙象。
神子洞是中醫。惠帝責怪郭襄治標不治本,認為“沒有皮?”名曰洞天:“女子歸來,我定從容問乃夫日:‘帝高新棄臣,帝富春秋,君為丞相。他天天喝酒,沒什麽好問的。為什麽要擔心這個世界?“不過,我無話可說。”洞窟既洗沐,流年自諫。參加怒答200次,說:“我有興趣服事,天下之事,非我所當說。”到了朝鮮,皇帝讓他去日本看看:“石窟待遇怎麽樣?”我會建議妳。“感謝妳參加儀式:‘陛下會親眼看到哪個是聖戰士,哪個是高皇帝?最後壹天:“連乃安敢看始皇帝我”當天參與:“妳認為誰是蕭何的聖人?"最後壹天:"妳好像很自卑。"神日:"陛下說得對。況且高皇帝和蕭何定天下,既然法規明確,陛下垂拱待職,不可有失。不是沒事嗎?惠帝壹天:“恩情,妳可以休息了!”(《漢書》卷三十九,《曹參傳》)
曹參的兩個故事說明了無為政治的壹個重要觀點。無為不是指政治家整天無所事事,而是指政治家對人民采取不幹預政策。讓人民自由地發揮他們的能力。但是政治家在無為政治中做什麽呢?政治家負責的其實是制定好的法律和規則,所有人在從事自己的工作時都必須遵守。曹參認為,蕭何制定的法律和政策相當完善,他沒有能力修改,所以他可以高興。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小曹劌隋”。從這壹點可以看出,無為政治最根本的本質就是盡可能地給人民自由,當權者盡量不幹涉人民。然而,在任何社會中,所有人的自由都是無限的,所以制定好的法律和規則就成了政治家的唯壹工作。這種政治的效果確實與現代西方自由主義造成的秩序非常相似;但無為政治只是壹種治理人民的方式,與基於人權理念的自由主義基本哲學理論完全不同。無為政治理論中,最忌諱的人物是對壹切事物都守口如瓶的人,守口如瓶的人不能讓別人發展。所以周亞夫平定了七國之亂,做了丞相之後,就不需要虞照了,因為雖然“虞照是丞相史,在府中稱為連平”,“但是,亞夫任,嶽深知其無害,乃深於文字,故不能居大政”(《漢書》卷十九,(趙禹傳))。周亞夫當將軍時,以軍紀嚴明著稱,中國皇帝入營都要按軍令下車。但是當了宰相之後,他並不壹定要像虞照那樣成為壹個愛刨根問底的人,這說明周亞夫懂得了軍隊和* *是兩個不同的命令,前者就是上面說的命令式命令。後者是壹種自發的秩序。如果把符合前者的規則套用到後者,後果就不好了。
其次,無為政治是分等級、負責任的政治,每個人做自己的事;因此,它最忌諱的就是諸葛亮的親力親為。中國歷史上的層級責任概念。陳平和冰姬的故事最令人難忘。他們了解了國家的事務,問右丞相約伯:
“世界壹歲監獄幾何?”鮑徹不知道。問:“壹歲的錢鼓是怎麽進出的?”鮑勃再次感謝我。汗流浹背還嘴,羞於對。我也問過左丞相平。平曰:“(各)有主。”大師說:“大師是誰?”平曰:“陛下即請下獄,由妳為判官。請錢谷負責蘇的內史。”大師說:“如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人,妳的主人是做什麽的?”平謝日:“師父!陛下不知道他要的是什麽,就讓他做宰相受懲罰。丞相,輔佐皇帝管理陰陽,循四時,適萬物。他在外助四外王公,依附內民,使青博士各司其職。”稱之為好。讓他非常羞愧的是,博走出去,讓位於他的日常生活:“妳是唯壹能教我的人!”肖平說,“妳活在妳的位置上,卻不知道這是什麽罪惡?況且陛下問長安賊數,還想在新疆打黑除惡?“所以我終於知道,它可以遠到天邊。活在清朝,謝波(病請)避相,平轉為丞相。”(《漢書》卷四十《陳平傳》)
陳平在這次談話中指出的是無為政治的另壹個本質,凡事都有人負責。監獄的決定權在廷尉手中,而錢谷負責蘇誌的民事史。首相掌管佐助田字管理陰陽,適合四季;天子自己真的只需要掛個牌坊。有為政治不是這樣的。權力越大,人們越應該做下屬除了應該做的事情之外還應該做的事情。這破壞了秩序。無為不是說政治家什麽都不做,而是說每個人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這不僅可以適用於人民,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也可以適用於統治者,使壹個官僚機構本身成為壹種自發的秩序。無為政治實際上是壹種以多決策為中心的政治,所以莊子說,“沈默就是無為,無為是做事的人的責任。”。(《莊子天道》)
在討論了“無為”的含義之後,接下來的問題是,在無為而治的理論中,怎樣才算是“治”的境界?這種理論應該建立壹種什麽樣的政治秩序?我們可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看待這種道家政治思想。先看理論方面:
是建立在聖人無為,言教的基礎上的。壹切都是義無反顧的去做,生而無之,做而不靠,活而有成。(《老子》第二章)
道往往無為而無不為;侯爵若能守,壹切自會。(《老子》第三十七章)
所以,聖人說:“我無為而民自造;我如此安靜,人民自以為是;我壹無所有,人民富裕;我無欲無求,百姓淳樸。”(《老子》第五十七章)
莊子對於無為,也有如下描述:
洋子的突然到來:“敢問明王之治。”老聃說:“明王的統治就像覆蓋了整個世界,但又不像它本身。它借出壹切,人民依靠它;沒有名字,使事情自滿;不可捉摸,則遊於無。”(《莊子》)。應該是皇帝”)
聞天下,不聞天下。在那裏的人,也怕世間的淫行;善之者,恐世動其德。世人不通奸;不動德,則天下矣!當年姚治天下,也讓天下歡喜,不太平;用壹個框框統治世界是不愉快的,使世界上的人受其本性的折磨。不存在不幸福不道德的老公,也不存在不道德還能長久的老公。
人喜惡,與陽為鄰;大怒而惡,近乎陰。陰陽相鄰,四點不會到。寒熱之和不行,還傷人!使人失位,住無常,以為不滿足,中道不章,於是天下開始驕橫,於是有了盜腳之行。所以養天下不足以賞其善,養天下不足以懲其惡,所以天下之大不足以賞其罰。從三代以前開始,點點就壹直把賞罰當成壹件事,怎麽會饒他壹命呢?(《莊子·有篇》)
從這些語錄中,我們可以看出無為理論中所謂的治理是壹種什麽樣的境界。《老子》第五十七章中的“自強”、“自正”、“自富”、“自樸”,以及莊子所說的“借萬物而靠民”、“自三代以來,匈牙利如何賞罰人?它怎麽能饒它壹命!”都展現了先行者心目中的治國境界。自我完善,自我正確,自我充實,自我簡單,都是個人可以充分發揮才華的世界。因為政治領袖無為而治,不幹涉,所以人民可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自以為富,自以為簡單。這種成就不是統治者的命令取得的,而是人民自己通過對自己和客觀環境的認識取得的。所以老子和莊子都反復強調“生而無有,行而無靠”。上面引用的《莊子·遊篇》中的最後壹句話更清楚地表明,道家所謂的治道,就是使人能夠順利發展,任何幹預的後果都會破壞這種可能性,這與密爾在《論自由》中的思想非常壹致。穆勒認為,自由是發現真理和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人類的各種文化成就只有依靠自由才能得到充分發展;老莊的自我改造就是指充分發揮人的這種創造性。在無為政治理論中,“無為”是壹個極其重要的概念。上級不作為,才有不作為的效果。所以,無為政治的最終目的就是無為。沒有什麽是“生萬物”。
對於漢初的無為政治,史書有這樣的記載:
孝敬呂後時,百姓新免藥,百姓要長輩養兒育女。小草是極端的,填補了無所作為,並遵循人民的願望,而不打擾他們。他們衣食無憂,刑罰稀疏。而孝即位,俯首稱臣,勸農桑,並減免賦稅。(《漢書》卷十二刑法表)
漢初無為政治最重要的應用範圍是在經濟政策上,這是壹種現代的自由放任政策。這壹政策的效果使漢初極度貧困的狀況變得非常富裕。漢朝初年,由於連年戰亂和秦朝的敲詐勒索,人民和政治都處於極度貧困之中。
漢興,秦後諸侯群起,百姓失了功課,卻饑腸轆轆,數米五千石,人吃人,死了大半。.....天下立,民蓋減。天子既然不能飲酒,就要坐牛車。(《漢書·食貨誌》)
連天空都不能有同樣顏色的車馬,可見社會有多窮。
在這種極度貧困的情況下,漢初的幾任皇帝都實行了輕稅的不幹預政策,盡可能地減少稅收,讓人民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從事生產工作。這個政策的結果是什麽?司馬遷在漢武帝時代做了這樣的描述:
到現在,也有幾年了。漢興七十余年,國家水旱災害不斷,百姓卻給足了家當,個個腰纏萬貫。但是,國庫中的剩余貨物和財富,以及資本中的錢已經耗盡,無法穿梭。太倉的小米,沈香陰溢,積重難返,以致腐敗不堪,不能食用。.....守衛房間的人吃橫梁的肉,.....老朋友自愛犯法,先見義勇為後丟人現眼。
這是無為政治的結果,這種黃金時代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常見。
無為政治的基本原理是什麽?為什麽秩序是根據無為理想建立的?前文提到,無為與自發秩序的效果是相似的,也就是說,根據這兩種理論建立的秩序是非常相似的,都是自由放任而不是命令式的。但這兩種理論的基本概念和立場是不同的。自由主義最基本的問題是康德提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無為而治的理論不是建立在這個命題上的。它的根基在哪裏?
參考資料:
/question/159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