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有哪些國學大師?

有哪些國學大師?

錢穆(1895—1990),近代史學家,國學大師。江蘇無錫人,漢族,字秉思。筆名公沙、梁音、忘情、孤雲,後名素書老人、七方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九歲時,他進了壹所私立學校。1912輟學後,自學成才,在家鄉的中小學任教。1930年因出版《劉翔劉鑫父子年譜》而成名,並得到顧頡剛推薦。他被聘為燕京大學的中文講師,後來在北京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齊魯大學、武漢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和江南大學擔任教授。

柏楊(1920年3月7日~ 2008年4月29日)原名郭,後改名郭立邦,最後改名郭毅東。壹個人文學科的大師,當代華人世界不朽的讀書圖騰,自稱“野獸”。

柏楊主要寫小說和散文,後者更為成功。曾被列為臺灣省十大暢銷作家之壹。他的散文主要有《玉雕》、《聊夢》(10集)、《西窗隨筆》(10集)、《無心集》、《雲上遊記》等。

柏楊也寫了很多小說,可分為三類:第壹類是“反* * *”小說,主要包括《辯論天花》、《天將》、《異鄉》等;第二類是愛情小說,如《荒原》、《秘密》、《所羅門》等。第三類是反映現實的小說,如《怒帆》、《奮鬥》,文筆犀利,深刻揭露了臺灣省社會“吃人”的本質。2008年4月29日淩晨1點12分,柏楊因肺炎去世。

胡適(1891.12.17—1962 . 2 . 24),漢族,安徽績溪上莊村人。現代著名的學者、詩人、歷史學家、作家和哲學家。因為他提倡文學革命,所以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壹。

原名嗣,學名洪標,字西江,後改名胡適,筆名天風、蒼暉等。其中,適的名稱和字眼取自當時盛行的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的典故。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6月5438+09年10月)人稱任公,冰室主人、冰飲者、哀悼者、新中國公民、自由齋主人。漢族,廣東新會人。中國是近代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和學者。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歷史學家、文學家。1898年改革運動的領導者之壹。

王國維

(1877 —1927),於波,靖安人,官塘人,永關人,漢族,浙江海寧人。中國近代著名學者、傑出的古文字、文物、古代史地理學家、詩人、文論家、哲學家、國學大師。

蔡元培

(1868—1940)鶴慶,號,浙江紹興人,漢族,祖籍浙江諸暨,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多次赴德、法留學,學習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改革封建教育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曾任首席教育官、北京大學校長、人民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他為中國新文化教育的發展和中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堪稱“學術泰鬥、世界楷模”。他提出了“五育”(軍國民教育、物質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育)的教育方針和對兒童“尊重自然”、“發展個性”的教育主張。他試圖通過貧兒之家的實驗和推廣,逐步用學前兒童的公立教育取代家庭教育,最終實現學前兒童的公立教育理想。他是中國現代美育的倡導者。他主張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方面實施美育。他設想通過三個機構對學齡前兒童實施美育:胎教作為美育的起點;讓嬰兒和他們的母親生活在自然美和藝術美構成的環境中;壹方面,幼兒園的美育是通過舞蹈、歌唱、手工等“美育專題”進行的;另壹方面,要充分利用其他課的美育因素,比如“計算和演講,在編排和語氣上也要迎合他們的美感,不能對算法和語法感到乏味。”其74年的生命歷程,經歷了清政府時代、南京臨時政府時代、北洋政府時代、國民黨政府時代。它壹路歷經風雨,始終堅持愛國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於廢除封建教育制度,奠定了中國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礎,為中國教育、文化、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教育著作有《蔡元培教育文選》和《蔡元培教育文選》。

(1890-1969),中國近代最著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者、語言學家,江西伊寧(今修水縣)人。著名詩人陳之子,湖南巡撫陳寶楨之孫。省長唐的孫女夫人也是壹名教師。他們在清華校園相識,37歲時在上海1928結婚。陳寅恪年輕時在南京的家塾讀書。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從小就能背誦四書五經,廣泛閱讀歷史和哲學經典。

蔣夢麟(1886-1964),原名夢熊,浙江余姚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曾任國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長,行政院秘書長,長期擔任北京大學校長。

傅斯年

(1896-1950)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和作家。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所長。字夢釵,字孟真。祖本書是傅先生的文集。

章太炎

1869—1936)初名薛城,字美叔。後來改名深紅,太有煽動性了。漢族,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研究範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等,著述頗豐。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機械唯物論和生物進化論,在著作中闡述西方哲學、社會學和自然科學中的新思想和新內容,主要體現在《詩經》中,認為“精即物”,“其智不在氣”;他宣稱“天若與神為夫,則無有”,否認天命論的宣揚。他的思想受到佛教唯識宗和西方近代主觀唯心主義的影響。隨著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失敗,思想逐漸沒落。

魯迅筆下的章太炎先生,首先是革命家,其次才是大學者。他宣揚國粹,卻堅決激烈地反抗權威和壹切束縛。他的確是壹個道德主義者,強調道德的力量,但反對社會對個人的壓制,主張人格的絕對自由。

他在文學、歷史和語言學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宣揚革命的詩歌影響很大,但文字古老深奧。《新方言》、《小學文首》、《問題解答》對上半部詞源、下半部變化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有關儒學的著作有:《新儒家論》、《設置孔子》等。

他壹生著作甚多,約400萬字。除了在張的系列和續版中發表的作品外,手稿還在張的系列三中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