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川模式的實踐
欒川縣委、政府始終圍繞“旅遊強縣”發展戰略發揮主導作用,各部門合力抓旅遊,奏響旅遊發展的樂章。
引領旅遊規劃。縣委、縣政府堅持高起點規劃,科學有序發展。在旅遊開發中,我們始終堅持“先規劃,後建設”,“開發與保護並重,保護優先”的原則。聘請北京大學專家編制了欒川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出臺了《關於加強旅遊景區開發建設管理的規定》,成立了欒川縣旅遊發展評審委員會,提出了無規劃不上項目、無論證不實施方案、無批準不開工的“三不”規定,使欒川旅遊發展科學、規範、有序。
主導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從2000年到2008年,先後建成了老君山、龍魚灣、重渡溝、道會溝、滑雪場等25條310km的旅遊公路,初步形成了輻射全省、四通八達連接陜西、山西、湖北等周邊省份的公路網,對外通道由以前的兩條增加到五條。提出了“遊客到哪裏,通信就發展到哪裏”的要求,各大景區全部開通了移動通信和程控電話。縣城高水平建設。2003年,縣城定位由過去的“有色金屬開采服務中心”調整為“綜合旅遊服務中心”,重新編制了旅遊縣城建設規劃。自2004年9月以來,總投資近20億元的72個旅遊縣建設項目分三期實施。通過實施“三線”地下工程、人行道著色工程、“霓虹工程”沿街及路燈工程、“平改坡”工程、城區及附近山體綠化工程、伊河水面建設工程、休閑廣場建設工程、汙染物處理及封存工程等“綠、亮、潔、美、暢”工程,城區旅遊服務功能日益完善。目前,旅遊縣框架由原來的4.2平方公裏擴大到10.2平方公裏,新增綠化面積28萬平方米,增加水面30萬平方米。新建或改建了65,438+08條道路和65,438+02座橋梁,從而創造了順暢的城市環境。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初步呈現出“城在山中,河在城中,樓在綠中,人在畫中”的美麗景觀。
引領精品旅遊景區建設。在以“樹立精品意識,優化旅遊環境,提升景區品位”為主要內容的創A活動中,縣政府先後投入數千萬元用於雞冠洞、龍魚灣、重渡溝、老君山、揚子谷、滑雪場等景區的創4A建設,拆遷430余戶,搬遷6家工廠,並投入建設中心廣場、美化綠化環境等配套工程。2002年8月,雞冠洞、龍魚灣被接納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5年6月,4A成功創建重渡溝風景名勝區。繼今年4A成功創建老君山、揚子谷和滑雪場後,欒川將同時擁有六個國家4A級旅遊景點。
引領和優化開發環境。為優化旅遊發展環境,縣委、縣政府要求全縣各職能部門圍繞旅遊強縣目標,制定支持旅遊發展的政策,並以正式文件形式下發到各單位、各景區。全縣各單位制定支持旅遊發展的政策措施60余項,為旅遊發展辦實事150余件,真正形成了* *壹心為旅遊發展唱戲的良好氛圍。
(二)部門聯動
首先是全體員工的提升。2001以來,47個縣級單位、33家旅遊企業按照“自負盈虧、統壹人才培養、嚴格獎懲”的方式,在鄰近9個省的80多個城市分包宣傳推廣,使“欒川旅遊風”傳遍全國。六年來,在全國80多個城市舉辦欒川旅遊推介會360多場,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0多萬份,簽訂組團協議8萬多份,與350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二是堅持捆綁推廣。欒川旅遊推廣實行品牌捆綁,對外壹個調子壹首歌。捆綁景點,統壹全縣精品景點,統壹節奏,聯合促銷;捆綁資金、財政資金、景區宣傳推廣資金、政策扶貧資金統壹使用;人員綁定,職能部門推廣人員和景區促銷人員,旅行社促銷人員聯合行動,都在件;手段裝訂,統壹策劃大型羅東,統壹印制旅遊宣傳資料。通過整合營銷,改變了以往“零、散、弱、小”的局面,樹立了欒川旅遊的整體形象和品牌。
三是策劃奇招。成功策劃舉辦了老君山文化旅遊節、夏季健康旅遊季、伏牛山金秋紅葉節、中原滑雪節四個節慶活動,提高了欒川旅遊的影響力和吸引力。2004年,雞冠洞景區舉辦“千年壹吻”接吻大賽;2005年,伏牛山滑雪場在鄭州舉辦造雪及活動,世界冠軍學滑雪,崔健雪上演唱會;2006年,老君山景區舉辦“老子的聖火與道德經的傳遞”活動;2007年,全國萬名老年人騎行綠色欒川活動;縣委縣政府組織的。
四是借助強勢媒體擴大效應。在省內外新聞媒體上,唱響了以“河南人遊欒川”“三點壹線看中原,生態遊欒川”為主題的壹系列宣傳口號。近年來,把縣直各單位的會議引入欒川是壹項任務,全縣力爭每年至少在欒川召開數百次市級以上大型會議。先後在六安召開了30多次國家級、省部級大型專業會議,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同時,精心策劃和舉辦大型節日。自2003年以來,已接待來自山西、江蘇、河北、山東、陜西等省的旅遊專列50多批。目前外省遊客已占遊客總數的40%。
(3)市場化運作
欒川壹直堅持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做大做強旅遊業。首先是以資源招商。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通過項目實施資源開發。2004年,吸引了北京壹家企業以與冬季滑雪項目合資的形式建設伏牛山滑雪場,彌補了中原地區冬季旅遊項目的空白。2008年,鄭州某公司被吸引投資溫泉綜合開發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溫泉療養基地。二是通過企業經營權轉讓,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旅遊開發,激活旅遊企業發展後勁。近年來,欒川成功轉讓了重渡溝、道會溝、軍山賓館等旅遊企業的經營權。機制的轉換,盤活了大局。2004年經營權轉讓後,重渡溝景區三年投資5000多萬元,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平;今年已簽訂老君山景區經營權出讓協議,總投資將達6543.8+0.5億元。通過市場運作轉換旅遊企業經營機制,為欒川“弱勢”旅遊企業找到了出路。三是通過項目合作完善旅遊基礎設施。2007年以來,寧夏、山東等地投資者分別在龍魚灣、老君山投資建設觀光索道,極大地提升了欒川旅遊基礎設施水平。
工業發展
為滿足迅速擴大的旅遊市場需求,欒川狠抓吃、住、購、娛旅遊服務體系建設。在酒店建設方面,提出“辦公用房要為旅遊接待讓路”的思路,由縣財政給予固定補充資金,將縣級單位建設成沿街有閑置辦公室的中檔以上酒店。同時,抓好賓館飯店的創星升級工作,提高接待水平。至2008年,全縣擁有君山賓館、怡水灣賓館、友誼賓館、華美山賓館等四星級酒店4家,二星級酒店12家(含在建項目),是全省乃至全國星級酒店最多的縣之壹。全縣有農民旅館800家,形成了以星級酒店為主體、農民旅館為補充的旅遊服務接待體系,日接待遊客能力達3萬余人。全縣有旅行社和零售點15個,開發旅遊商品品種120多種,建成專業旅遊購物市場6個,旅遊休閑娛樂中心14個,旅遊特色街區3個。龐大的產業體系使旅遊業成為欒川規模最大、輻射面最廣的三大支柱產業之壹。因此,“欒川模式”的實質是國有、民營和各種混合經濟形式的合力,共同扛起旅遊業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