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樹裏關於河南人的故事。
元朝從始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到元順帝從大都(今屬北京)逃長城,歷時不到壹百年。雖然壹度鼎盛,但內部矛盾、沖突、自相殘殺的情況很多。從武宗至大元元年(1308)至舜帝即位(1333)的25年間,元朝易手九主,所以有“席不溫”之說特別是元末,由於蒙漢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土地兼並日益嚴重,農民繼續流亡生活,進壹步激化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再加上黃淮多次泛濫,農民無法生存,揭竿而起反抗壓迫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1351年,元末爆發了最大規模的紅領巾起義,漢和在潁州起義。隨後,郭子興、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紛紛響應。經過十幾年的戰爭,朱元璋逐漸消滅了其他勢力,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於1368年建立了明朝政權。然而,以朱元璋為首的明朝統治者卻面臨著滿目瘡痍、殘破不堪的局面。由於連年戰亂,戰亂最嚴重的中原地區土地貧瘠,人口銳減。據清乾隆《偃師縣誌》記載,早在“鄭錚五年(1345),伊洛河泛濫,淹沒數千人,空留十間”,“鄭錚二十二年(1362),洛陽、偃師、金夢三地大旱,百姓相食”。天災人禍齊來,導致豫、冀、魯、皖北等地區“路不通,人絕”(《實錄》卷二十九)。這壹時期,距離戰區相對較遠的山西卻是另壹番景象,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相對繁榮,所以人口繁榮,地窄人密的矛盾逐漸顯現。鑒於這種情況,要盡快恢復生產,發展經濟,首先要解決勞動力和土地的矛盾。明太祖朱元璋從洪武初年就果斷開始大規模移民,山西被定為移民遷出的最重要地點。“從山西兩省(平陽、太原)疏散出來的五州(汾、遼、濮、魯、秦)五十壹縣的人民,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使生產有所發展。然而好景不長,隨後發生了“京南之戰”。戰爭持續了四年,世界被摧毀的程度超過了明太祖時代。結果是“中原壹片荒蕪”(《史明·石》),這又壹次加劇了中原的荒涼局面。因此,明朝皇帝朱迪不得不繼續大量移民,以補充人口稀少的地方。因此,移民高潮持續了三代五十年,這在我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明初移民的事實,在《明史》、《明實錄》、《續文書通考》、《日知錄》等中都有記載。大致情況是這樣的:政府對移民采取了鼓勵和獎勵的政策,被搬遷的人每戶給220塊銀錠作為安置費,讓他們買牛、買種子、蓋房子等。,並免除三五年勞役。那麽,為什麽洪洞的大槐樹對山西移民的影響最大呢?這是由於山西人口密集,是晉南推廣的第壹地,洪洞縣位於山西南部臨汾盆地北端。地處南北交通咽喉,北至幽燕,東至齊魯,西至南通秦書、和龍,是晉南平陽人口最密集的縣。明代移民雖然不是專門移居洪洞的,但對他們的關註是很自然的。洪洞縣西周為陽侯之國,秦漢時設陽縣,隋朝改為洪洞縣。縣城北郊賈村西有壹座公園式建築。據(洪洞縣誌)記載,明代,此為廣濟寺,建於唐貞觀二年。這座寺廟很宏偉,有高大的大廳和眾多的僧侶和朝聖者。唐宋以來就有了宅院寬大的驛站,派駐驛官辦理業務。廣濟寺旁,有壹棵“槐樹幾棵,樹蔭幾畝”,陽關古道從樹下經過。為此,明政府在廣濟寺、大槐樹等地設局,集中移民,安排隊伍,派人“據川都城”。元末時期,河南大部分地區由於天災人禍,人煙稀少,荒無人煙,而中原又是明政府的重要根據地,河南必然成為移民的重點。據有關數據不完全統計,河南省有63個縣有移民。據我國有關歷史文獻記載,“從山西遷徙到河南的,最多的是張德(今安陽)、懷慶(今沁陽)、貴德(今商丘),河南(今洛陽)、汝寧(今汝南)、南陽(今南陽)也不少。”洛陽所在的河南省,據記載有不少來自永寧(洛寧縣)、金夢、偃師、洛陽縣的山西移民。根據壹些族譜和碑文記載了遷民的歷史。從時間上看,大部分是洪武、永樂年間遷來的。雖然沒有壹些村落宗族的記載,但都知道來自山西洪洞縣槐花。據明代通化《河南通誌》記載,明初洛陽郡有82841人,永樂十年(1412)有83124人,成化十八年(1482)有85124人。據《偃師縣誌》記載,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縣有3961戶,29125人,永樂十年(1412年),全縣有4017戶。這些是移民後的數字。我們所見到的部分族譜、石碑摘錄如下:道光二十三年十月,偃師縣華杉鄉尤店村續寫(滑氏族譜),上面寫著:“我滑家住邙山,洪武六年前從山西遷徙,至今已四百余年。.....考明史。洪武朝的戶部郎中劉下鄉了,古代狹鄉的人都搬到了寬鄉,那裏沒有土地的利潤,也沒有失業。據他所說,他曾遷居山西澤和河北魯瑉,並多次遷居浙江西部和楚地山西岷...然後他來鎮壓滑家,這無疑是明初的事!”尤店村西華老墓裏有塊碑:“我是從山西洪通(窯洞)搬來的……”。偃師寇店韓宅趙家譜。語錄:“我從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遷到河南洛陽縣東南五裏的孫和莊,後改名楊佩屯。”《韓齋(大明張弓老人墓碑)》雲:“老人是張氏先祖,祖籍山西長子縣南河村。因國難大亂,遂隨母往偃師郡。”洛陽《王氏祖碑》載:“洪武元年,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河南洛陽北窯天華嶺...明中葉由洛陽北窯移至洛陽高崖寨。”清道光《偃師縣鄉村王氏族譜序》寫道:“我王家住漯河北岸邙山腳下,自明初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王家譜序》和《華杉鄉官窯祖師碑文》均有記載:“祖師怕貴族,原籍山西陽城縣大王莊,明洪武初年遷燕,至今六百余年。”宜陽縣城關鄉村青幹隆三十四年(1769)的《顧氏祠堂創建與修繕》碑文上寫著:“明初,顧氏自山西洪洞遷至宜陽縣壽安左,至今四百余年。“根據益陽的裴氏族譜,其祖先是明洪武二年從山西聞喜遷來的。當時,裴誠夫婦帶著五個兒子,現在已經繁衍到2700多人,分布在三鄉的可樂灣、楊圪塔、尤口、嚴陣等地。益陽徐氏老八門族譜顯示,我們的祖先在明朝洪武七年從山西遷到益陽玉泉,已經繁衍到19代。益陽聯莊王氏族譜顯示,王氏始祖明初由山西夏邑小李莊遷入。當初只有母子四人,現在已經倍增到1927人,分布在宜陽縣的聯莊、彰武、韓城、嚴陣、獅嶺、趙堡等鄉鎮。明朝嘉靖年間,兵部尚書王邦瑞是有名的支持王家的人。董兆保(張氏祖銘)載:先祖尤良公,山西洪洞縣八正村人,大明永樂年間遷居河南宜陽董兆保。新安縣陳氏族譜表明,我們的祖先是在明代從河南省新安縣普阪遷到厝興村的。六百多年來,人口繁衍遷徙,現分布在益陽、新安、濟源、澠池、金夢、洛陽、嵩縣、盧氏等地。從以上所列數據來看,明初洛陽地區有不少山西移民,說明大槐樹有集中移民是不爭的事實,但具體有多少人無從考證,有待進壹步調查考證。也許他們中的壹些人是從山西遷來的,但壹般認為他們是大槐樹移民的後代。移民遷入新居後,大多在新居的院子裏或門口種上槐樹,以寄托對家鄉的思念。總之,明初人口的大規模遷徙,客觀上緩解了土地與人口的矛盾,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逐漸恢復了生產,社會秩序也逐漸穩定。所以搬遷政策應該說是壹個成功的政策。關於槐花遷徙到當時民間的傳說和故事很多,其中以“復小腳趾甲”、“背著手走路”、“解手”的來歷最為生動。“誰是搬來這裏的古蝗?脫掉妳的小腳趾,檢查妳的指甲形狀。”據說所有從洪洞搬過來的人,小腳趾甲都有壹個裂縫,好像是兩個小腳趾。據說明政府為了落實移民種地的政策,還實行了優惠政策,比如給予川資路費、安家費等。然而,人們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園。誰不想家,千裏迢迢去異鄉?所以明政府在遷人前廣貼告示,欺騙百姓,說“不願遷聚於大槐樹下者,三日內必須到達。”願意搬家的可以在家等。“人們聞訊後,晉南、晉東南、晉中的人都來了。第三天,數百人聚集在大槐樹周圍。他們結婚生子,暗暗祈禱神靈保佑平安。突然,壹大群官兵圍住了大槐樹下手無寸鐵的百姓,壹個大官在官兵的簇擁下宣布:“大明皇帝下令,凡是來到大槐樹下的,壹律清除。”這個命令猶如晴天霹靂,他們意識到自己被騙了。人們哭喊著,咒罵著,給父母打電話,壹片混亂。但無濟於事。然後,官兵們強迫人們登記並發給他們照片。每次登記的時候,讓拆遷戶脫鞋,用刀在每個小腳趾上劃壹刀作為記號,防止他們逃跑。所以到目前為止,移民後代的腳趾甲都是復雜的,據說是因為被剪過。護送拆遷戶的時候,為了防止他們逃跑,把拆遷戶用繩子捆起來,再用壹根長繩連接起來。人們壹步壹步轉過來,大人告訴孩子:“這是我們的家鄉,這是我們的家鄉。“因為移民的手臂被綁了很久,手臂逐漸麻木,久而久之就習慣了。以後,大部分移民都喜歡背著手走路,他們的後代也沿襲了這個習慣。押運期間,由於路途遙遠,經常有人要在路上小便。這時,他們只好懇求官兵:“先生,請妳方便壹下,我要小便。“隨著次數的增加,這種口頭請求趨於簡化。就說“先生,我想收手”。以後“解手”就成了排便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