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春夏進補的燉湯有哪些?

春夏進補的燉湯有哪些?

春天滋補湯

紫菜卷瘦肉湯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壹般來說,春分後氣溫上升最快,白天長,夜晚短,日照充足。民間有雲:“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吃了春分,壹天長壹條線。”然而今年春天驚雷之後就再也沒有聽到雷聲,反而常常是“春寒料峭”。潮濕的天氣讓人焦慮和疲憊。所以今天的湯要用紫菜卷。紫菜是壹種營養極其豐富的海產品,具有清熱、養心、補腎的作用。

材料:幹紫菜20克,瘦豬肉300克,姜絲少許。

烹飪:紫菜浸泡,洗凈;瘦肉洗凈切片。油鍋,爆香生姜,加入清水1500 ml(約6碗水),大火燒開,放入紫菜和瘦肉,滾後轉中火,滾至熟,加入適量鹽和香油。還有湯和蔬菜,供3~4人食用。

胡蘿蔔竹藤燉馬蹄

二月和三月是兒童皮膚病和麻疹的高發季節。胡蘿蔔竹蔗馬蹄煮水是廣東這種治療的常用湯,可以緩解麻疹,多用於治療收獲後期的麻疹。同時具有清熱解毒、養陰生津的作用,所以也是這個季節男女老少清熱養陰的日常湯,尤其是仲春濕熱的時候。湯中胡蘿蔔的作用非常廣泛,有潤燥、祛胃腸邪、助消化等作用。菱角具有清熱涼血、利尿通便、解毒化痰的作用;竹蔗有清熱瀉火、潤燥解毒之功,再與白茅根配伍,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之功,加清肝和胃、潤肺生津之效。若用於治療小兒麻疹,則應在收獲期分次服用。

材料:胡蘿蔔、荸薺、竹蔗150 ~ 250克,白茅根15 ~ 30克。

烹飪:胡蘿蔔洗凈,去皮,切段;菱角洗凈不去皮;將竹竿洗凈,切成段,斷邊;洗草根。壹起放入陶罐中,加入1500ml水(約6碗水)煮約1.5h..

盛迪東珠甘湯

根據四時五臟與天人相應的理論,四時各有養生要點,如春季養肝,夏季養心,秋季養肺,冬季補腎。中藥生地永滾豬肝湯是由神醫醫院的萬壽地黃丸演變而來,有中藥的微甜氣味,但也潤澤可口。比如,據古代醫書記載,它有“調和顏色,益血管,調百結,強黑發齒,祛風散氣,使病加重”的作用。湯裏的天門冬鮮菊花具有清熱涼血、清肝明目的功效,與理氣健胃的陳皮、養血柔肝的豬肝、滋陰潤燥的豬瘦肉配伍成湯,起到養肝血、疏肝理氣、清肝熱的作用。

材料:生地20g,天冬15g,鮮菊花10,幹橘子1/4,豬肝和瘦豬肉150g,生姜3片。

烹飪:將生地、天冬、鮮菊花、陳皮浸泡,洗凈,去皮去瓤;豬肝和瘦豬肉洗凈,切成薄片,用65,438+0湯匙醬油、濕馬蹄粉(或生粉)、生油和少許胡椒粉腌制65,438+00分鐘。先將藥材、陳皮、生姜放入鐵鍋內,加入1250 ml清水(約5碗),大火煮30分鐘,加入豬肝、瘦肉、菊花瓣,滾至熟,加入適量鹽、生油。鮮土茯苓豬月秀湯。

這幾天春雨淅淅瀝瀝,濕漉漉的,霧蒙蒙的。這樣的天氣,家裏的湯要用新鮮的土茯苓和月亮上的豬肉壹起煮。其氣味清新潤澤,具有祛濕強筋、健脾益胃的作用,且不燥不寒,男女老少皆宜。

廣東人下雨天愛喝鮮土茯苓、甲魚之類的鮮湯,祛濕養生。性平,味甘、淡,入脾胃經,有利水滲濕、健脾和中的作用。比如《本草綱目》說“止泄”。《本草綱目》說它能“健脾胃,強筋骨,除風濕,利關節,止瀉”。《本草返老還童》說能“祛濕熱,益筋骨”。

材料:鮮土茯苓(菜市場有售)200克,月亮豬肉500克,生姜1~2片。

烹飪:新鮮土茯苓洗凈切片;豬的肉洗幹凈,整塊不用刀切。然後放入裝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3000毫升清水(約12碗水),用武火煮約2個半小時,加入適量鹽和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