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的經典中醫史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公元前256年),中國就出現了藥酒和湯藥。西周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前)的《詩經》是我國現存文獻中最早有藥物的書。《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經典,提出了寒致熱、熱致寒、五味入、五臟苦欲補虛減等理論,奠定了中醫基礎理論的基礎。
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0-220年)許多醫學家收集和總結先秦以來豐富的藥學資料而成。這本書收錄了365種至今仍在臨床使用的藥物。它的出現標誌著中醫的初步確立。
3000多年前,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關於中國醫療保健和十余種疾病的記載。在周代,使用了診斷、藥物、針灸和外科的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系統的著作《黃帝內經》。這本書是最早的中醫理論經典。張仲景的《傷寒論》專門論述了各種雜病的辨證論治原則,為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漢代的外科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據《三國誌》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將麻沸散用於各種外科手術。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脈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脈經》總結了二十四種脈象。這本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在國外也有傳播。這壹時期,醫學學科的專業化已經成熟。針灸專著有《針灸A&B經典》;《抱樸子》和《肘後》是煉丹家的代表作。藥學上,有雷公的烘焙之論;外科有《劉鬼遺》;《病證諸源論》是病因學專著,《顱經》是兒科專著。新修訂的《本草》是世界上第壹部藥典;眼科專著有《海印經緯》等。此外,唐代還出現了壹些大型的方子,如孫思邈的《千女方》、王韜的《外臺秘笈》。
唐代(618-907)的經濟繁榮促進了中醫的發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上第壹部藥典本草——《唐本草》的編纂和修訂。書中收錄了850種藥物,並增加了藥物圖譜,進壹步完善了中醫的規模格局。
在宋代(960-1279),針灸教學有了很大的改革。王著《銅仁穴針灸圖說》。後來,他又設計制造了兩個同樣大小的針灸銅人,供學生練習。這壹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壹批醫學家提出將傷寒、溫病、溫病分開。到了清代,傷寒理論達到了成熟階段,出現了《溫病論》等專著。
從明代開始,西醫傳入中國,壹批醫學家倡導中西醫結合,成為中西醫結合的先行者。
明代(公元1368-1644年),藥理學家李時珍完成了《本草綱目》這部中醫巨著,收錄了1892種藥物,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