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純培養的生長曲線分為幾個時期,每個時期有什麽特點?
細菌的生長繁殖有四個階段:緩慢期、對數期、穩定期和衰退期。滯後期:也叫調整期。細菌接入培養基後,對新環境有壹個短暫的適應過程(不適應者可因補種而死亡)。這個時期的曲線是平坦穩定的,因為細菌繁殖很少。滯後期的長短因品種、接種量、年齡、營養成分而異,壹般為1 ~ 4小時。在此期間,細菌體積增大,代謝活躍,為細菌的分裂、增殖和合成儲備了充足的酶、能量和中間代謝產物。對數期:又稱指數期。在這壹時期的生長曲線上,活菌數呈線性上升。細菌以穩定的幾何級數快速生長,可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取決於培養條件和細菌世代)。這壹時期的細菌形態、染色、生物活性都比較典型,對外界環境因素比較敏感,所以最好研究這壹時期的細菌特性。抗生素在這個時期對細菌的作用最好。穩定期:該階段生長菌群總數處於平緩階段,但細菌種群活力變化較大。由於不利因素,如培養基中營養物質的消耗,有毒產物(有機酸、H2O2等)累積pH值的降低。),細菌繁殖的速率逐漸下降,細菌死亡的相對數量開始逐漸增加。在這個階段,細菌增殖和死亡的數量逐漸平衡。可以改變細菌的形態、染色和生物活性,產生相應的外毒素、內毒素、抗生素、孢子等代謝產物。衰退期:隨著穩定期的發展,細菌繁殖越來越慢,死菌數量明顯增多。活細菌的數量與培養時間成反比。在此期間,細菌變長,腫脹或異常腐爛,甚至細菌自溶,因此很難識別其形狀。生理和代謝活動趨於停滯。因此,很難在舊培養物上鑒定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