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帝內經》看飲食健康(上)
均衡的飲食是健康的保證。
《內經》指出:“陰平陽為密,靈為治;陰陽相分,精絕。”指出陰陽的協調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基礎。同時指出“天吃人五味,地吃人五味”。五味和五味都是維持生命的必要條件,其中五味(即飲食)是維持陰陽平衡的必要條件,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基礎。對此,《內經》提出,要想健康長壽,就要遵循“五味調和”、“飲食適度”、“寒熱適度”的原則。
1.1五味和諧——營養均衡,食材混合。
臨床上經常有人問我們:“醫生,妳覺得我吃什麽比較合適?哪些食物對我更好?”看看《內經》是怎麽回答的。
食物有很多種——《內經》說:“五谷為補,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為精。”應強調食用谷類、肉類、水果和蔬菜等多種食物,以培養正氣,維持或修復身體功能。這裏的“五”是指糧、果、肉、菜具體的五類,也是壹個虛數,強調食用品種雜而好,為我們提供全面的營養元素。科學發現表明,要想保持健康,每周要吃30種以上不同的食物,在更長的時間內,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改變食物的種類。種類越多,越平衡越好。相應的,我們也不能因為防病保健的需要,就限制自己不吃或者只吃某種食物或者保健品。
不要偏食五味——在做各種飲食的同時,也要偏食酸、苦、甜、辛、鹹五味。因為“五味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即五入。”也有說“夫五味入胃,各樂。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甜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氣久增,事常也;氣增而死,死之原因也。”指出不同口味的食物對不同臟腑有補瀉作用,如酸味食物對應肝,而辛辣食物對應肺等。當食用某壹種或幾種口味的食物時,可能會導致相應臟腑功能的增強和病變,所以強調“五味調和”,不能偏食某壹類食物或口味。
1.2飲食適度——規律定量,生活規律。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現在提到飲食原則,我們可以想到“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少吃”這句話。這句話是對飲食養生的簡要概括,也體現了《內經》提出的“飲食有節制”的原則。克制不僅是三餐要定時,還要定量,兩者都不能太餓,也不能太飽。
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果飲食不規律,容易損傷脾胃,影響氣血生化,進壹步導致其他臟腑功能異常和病變。要“學陰陽,和數招數,飲食有規律,生活有規律,不可輕舉妄動”,保證“形神合壹,百歲而歸”(蘇文《論古代天真》)。因此,飲食要控制,進餐時間要固定,不能過饑過飽,生活要有規律、定量,保證脾胃運化正常,氣血生化活躍,正氣充足。
1.3中寒熱——無灼熱,無澎湃寒氣。
《內經》除了“和五味”之外,還具體論述了寒熱食物對身體的影響。如《靈樞·石磚》告誡人們“吃喝者無灼熱,無滄寒”,《蘇文陰楊穎象大論》說:“水谷寒熱害六院。”吃的過涼過熱,會損傷口腔食道,甚至脾胃,甚至內臟。其次,指出在疾病狀態下,飲食的寒溫也要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如提出“寒遠則寒,寒遠則寒,暖遠則暖,熱遠則熱,飲食宜同”,並指出熱病者夏季不宜吃熱性飲食,虛寒者冬季不宜吃寒涼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