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古人總結出來的?現在具體是哪些方面?

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古人總結出來的?現在具體是哪些方面?

從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和演變來看,和諧團結、自強不息、民主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是中華文化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在當代中國應當大力弘揚。

跟美語夥伴學英語更容易夜生活——乙肝可以性生活嗎?十年近視,10秒解決!

(壹)中國傳統文化與和諧統壹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靈魂。

壹個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創造自己的文化,文化通過自己的語言、道德觀念、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呈現出不同的民族形態。民族文化是壹個民族存在的基礎。民族復興有賴於民族文化的復興,國家之間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從根本上說,是文化和科技的競爭。所謂民族復興,就是文化的繁榮,科技的進步。

民族精神是壹個民族的性格或基本品格,是壹個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靈魂。壹個民族創造了自己的文化,反過來又塑造了自己的性格。黨的十六大報告把民族精神的內涵概括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友愛、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如果分析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這個概括也不錯。

2.中國傳統文化與和諧統壹精神。

民族精神滲透在民族文化中。中國古代文化在先秦時期基本成熟,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得到多方面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是建立在壹定的思想理論體系之上的。在中國思想史上,陰陽五行學說是最古老的。體現了最樸素的平衡和諧的觀念,這種觀念源於中國古代人對兩性關系的認識和對自然觀察的壹般結論。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思想理論體系也非常復雜。在現代社會之前,為中國古代文化提供思想資源的主要有三大理論體系:儒釋道。先秦時期形成的儒教和道教是中國的本土文化,而佛教文化的形成是吸收外來文化的結果,壹般認為是從東漢開始傳入中國的。中國古代文化這三大理論體系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和諧統壹”。

整體觀念、全面發展、平衡協調和自然和諧是中國古代文化中包含的壹些最基本的觀念。從陰陽五行學說到儒家和道家,甚至到中國佛教,都是壹個性質。總的來說,儒家文化註重人與社會的和諧,道家文化註重人與自然的和諧,佛教文化註重人的內心世界的平衡與和諧。中國古代哲學追求天人合壹的理想境界,以和諧統壹為最高目標。縱觀中華民族的歷史,從古至今,和諧、團結、愛好和平壹直是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然而,在當代中國,繁榮富強、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壹國兩制、和平統壹”等理念,都蘊含著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原理。

已故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在其遺著《中國現代哲學史》中總結了中國哲學的傳統,認為客觀辯證法有兩大類:壹是統壹性,二是鬥爭性。客觀辯證法只有壹個,但人們對客觀辯證法的理解可以因條件不同而不同。中國古典哲學把團結放在第壹位。社會的常態是和諧,宇宙的常態也是和諧。在中國古典哲學中,“和”不同於“同”。“相似”容不下“不同”;和諧不僅可以包容差異,也可以有差異,才稱得上和諧。現代社會的歷史正朝著“和”的方向發展,這是中國哲學的傳統,也是世界哲學的未來。中國哲學的理論創新和民族文化的弘揚是21世紀中國面臨的課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為這壹理論創新提供了契機。

胡錦濤指出:“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追求的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生產者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同時,值得註意的是,與西方文明相比,追求和諧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更加突出。只有提出和諧的命題,才能抓住中國文化傳統的精髓。“和諧”是21世紀中國文化建設的基本理念。

(二)民族文化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1,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富貴,君子以德載物。”壹陰壹陽是道,生命是易”(《易經》)。有人認為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真正源頭,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就蘊藏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體現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永不衰竭,具有與時俱進、自強不息的基本品質。相比較而言,人類歷史上某些民族的滅亡並不在於其種姓的消失,而在於其民族文化被其他民族更先進的文化所吸收,從而失去了獨立存在的價值。自強、勤勞、勇敢作為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是中華民族及其文化與時俱進、迎來新的偉大復興的內在精神動力。

2.培育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

對民族文化的愛國主義應承認民族文化的本位地位。弘揚民族文化,沒有民族文化的本位,哪裏會有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今天,我們害怕的是忘祖、全盤西化的文化激進主義,閉關鎖國、固步自封的文化保守主義,越來越少了。然而,對於新世紀的文化建設,我們在如何弘揚民族文化方面確實做得不夠,主要是在繼承民族傳統文化方面。從五四到1980年代,對民族文化的反思獲得了這樣壹個基本認識:中華民族的文化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它能夠不斷接受新的文化因素,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而不是像西方人所認為的那樣封閉僵化。把與時俱進、自強不息作為中華文化的基本品質,就能理解為什麽中華文化能夠實現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民族精神的內涵不是簡單淺薄的,也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可以不斷註入新的內容,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涵。革命戰爭年代,革命前輩們為理想奮鬥,不怕犧牲,“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延安精神;新中國成立初期雷鋒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以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鐵人精神;新時代“壹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不畏強暴、見義勇為的精神;在新世紀,與時俱進、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等航天精神。,不斷賦予民族精神新的內涵。培育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就是要與時俱進,自強不息,使作為民族基本品格的民族精神不斷豐富和完善,通過先進文化的創造和文化事業的繁榮,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精神支撐。

(三)現代新文化運動與民主科學精神

1,中國傳統文化中民主科學的缺失。

科學原本是指人類對自然的壹種研究方法,即通過分類來深入了解事物的真相,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科學精神,最重要的是求真精神、懷疑精神和創新精神。求實精神:尊重客觀實際是科學的本質要求。懷疑的精神:科學始於懷疑,終於確定。創新精神:發現自然規律,然後加以利用,發現就會帶來發明。

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兩種不同的內容:壹種是民主的、科學的、進步的、革命的、唯物的、辯證的;壹種是反民主、反科學、落後、反革命、唯心、形而上學的。這些內容都存在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與西方古代文化相比,中國傳統文化中各大流派的哲學思想體系更註重社會和生活,科學和民主的成分較少。西方傳統哲學以科學和思維為主,重在認識自然,其中科學和民主成分較多。

中國人最大的學問在於做人的修養,搞物質生產,學自然科學技術都是小事。孔子斥責問農事、種花技術的學生是“小人”,朱諷刺癡迷草木的學問是“煮沙做飯”,都反映了中國先賢對自然科學的輕視。道家雖主張尊重自然規律,但重在養生,其“棄智而學無慮”的主張及其“吾命有限,然吾識也有限,以其生乎!”這種消極的態度也不利於自然科學的發展。雖然歷史上道士為了追求長生不老,在煉丹術的過程中積累了壹些化學知識,但是煉丹術還是傳到了西方,對近代西方化學的興起起到了壹定的作用。雖然火藥的發明也是煉丹過程中的意外收獲,但這些都不是道家學說的初衷。佛教傳入中國後,雖然“教人以教人”和“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已經對其宗教神學無動於衷。但它側重於人的心理調節和心理平衡,基本與科學無關。

盡管許多學者不願意接受楊振寧關於《易經》阻礙了中國科技進步的論斷,但這壹論斷發人深省。

2.新文化運動與民主科學精神的確立。

中國文化吸收外來文化有兩次:第壹次是佛教傳入中國;第二次是近代中國的“西學東漸”。中國走上現代化道路,是向西方學習的結果,也是中國文化自我更新的結果。

現代科學興起於歐洲。科學就是力量,是人類進步最根本的力量。這種力量以工業革命的形式表現出來。相比較而言,中國落後了。在近代中國社會,許多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分析中國落後的原因,主張向西方學習。比如張之洞的“以西學為核心”,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都是面對西方科技進步而提出的聲音。隨著近代資本主義工業在中國的興起,人們對西方世界的了解增加了。20世紀初,中國知識分子中的壹些激進民主分子發起了壹場徹底的文化和思想革命——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學,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所缺乏的,可以說抓住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要害。中國文化接受西方文明,實現文化自我更新和改造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建立民主和科學精神的過程。21世紀,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仍然是由科學決定的。民族復興的標誌是文化復興,文化復興的基礎是經濟繁榮,經濟繁榮依賴於科技進步。科技的進步正在不斷地為民主建設創造物質條件,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社會民主化的進程。社會的進步,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文化的繁榮,都需要我們堅持五四以來確立的民主和科學精神。

在過去的200年裏,中國的文化已經轉變為壹個現代社會。毛澤東把中國新文化的特征概括為“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科學性是新文化的重要特征。當今,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這已成為全民族的共識。這是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最大的進步。

(四)先進文化的指導思想和實事求是精神

1,先進文化的指導思想

19世紀至20世紀中國的文化革新運動實現了中國文化的轉型,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成果是:壹是為中國文化註入了民主和科學的元素,成為新文化的兩大基本元素;第二,馬克思主義被確立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指導思想。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運動發展成為以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中心的思想運動。壹些積極宣傳和倡導新文化運動的先進知識分子成為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雖然馬克思主義起源於西方,是西方文明的理論成果,但它已經在中國生根發芽,成為中國新文化的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近百年來,在與中國文化融合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三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三大理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壹脈相承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科學的理論體系,既是中國* * *生產黨的行動指南,也是中國新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最重要、最主導的部分。它是中國現代化道路上唯壹的指路明燈。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體系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思想理論體系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其科學性。

2.實事求是的精神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精髓的中國概括,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既然先進文化要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方向,要堅持指導思想的統壹,那麽實事求是就應該成為中國人的基本態度,應該作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自從1990年代以來,當國際* * *生產運動的高潮已經過去,包括蘇聯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拋棄了馬列主義的旗幟,他們不得不思考以下問題:為什麽兩百年來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國文化的轉型、中華民族對現代化的追求以及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最終結果都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為什麽能中國化,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指導思想?這不僅在於中國文化傳統中缺乏科學精神,還在於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是文化互補的結果,也不僅在於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使其能夠接受西方文化的理論成果,還在於中國文化傳統中有求真的傳統。這樣的文化傳統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的結合不排斥,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成為活的理論體系,而不是僵化的教條,可以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

中國文化中實事求是的傳統突出地體現在中國歷史上從未形成過全民族的宗教信仰。北京大學任教授認為儒家也是壹種宗教,這在壹般意義上是錯誤的。宗教是建立在對鬼神的信仰之上的,儒家“遠離鬼神”的基本態度是眾所周知的。佛教傳入中國後,禪宗是最徹底的中國化佛教,其“教人”、“誅祖”、“反執”、“人皆有佛性”、“平常心”、“觀世音”等思想,都弱化了其作為宗教基本特征的迷信成分,使其更接近心理調適的本質,這是中國文化第壹次吸收外來文化時的現實精神。對於中國文化的這壹特點,哲學家熊十力曾指出:佛教傳入中國時,學者們都參加了它的玄理,而蓋卻很少相信它的輪回說。老百姓建廟拜佛,也是基於“敬德好學”和“祭天如有神”的原則。如果以印度和西方信眾的篤信和偏執為迷戀,在中國尋求拜佛的凡夫俗子,也是得不到的。中國的民族思想從來沒有形成過宗教,實際上是以它的智能為特征的。

結論

縱觀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演變,不難看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雛形基本形成於先秦時期,陰陽觀念的形成源於對人類基本生殖生活現象的概括。這個概括被對世間萬物的觀察所證明後,就形成了對道的基本概念,於是就有了以道家和儒家為代表的百家爭鳴。道家理論以道為基本概念,探討人如何生活。儒家在“道”的基本概念基礎上,提出了“仁”的概念,仁是“人”,但不是壹個人,而是兩個人,由此引出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問題。在“如何生活”的基礎上,要討論人如何在世界上生存。儒家思想從關註人的自然性轉向關註人的社會性。傳統文化在這壹點上已經基本成熟。

漢唐鼎盛時期,佛教文化開始融入中國文化,因為人們的生活確實有了壹個精神寄托的問題。而徹底中國化的佛教,並不是把精神家園建立在虛無縹緲的天國上,而是要求人們“看住自己的腳”,以務實的態度追求精神上的安寧。儒釋道的哲學思想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形態。總的來說,這種文化形式是以人為本,以和諧為目標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分別關註人的生活的三個方面,用古人的話說就是“以佛養心,以道養身,以儒治國”。因為他們追求和諧的目標,造就了中國人追求穩定多於創新的民族性格特征。

20世紀,中國人通過中西文化的比較,終於認識到民主和科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短板。新文化運動為了大力倡導民主和科學,不惜全面否定傳統文化,這是文化轉型期民族自強精神的體現。在新文化運動的指引下,20世紀中西文化交流的另壹個最重要的成就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並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生產者的努力下實現了中國化,成為中國新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先進文化必將呈現出全新的中國式文化形態,其基本特征是民族性、科學性、民主性和開放性。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實事求是。

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意義上,和諧、團結、自強是中華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而在中國新文化意義上,民主、科學、實事求是是先進文化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