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復的起源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認識到精神調理在醫療保健中的重要作用,並提出了許多具體的調理方法。比如老子提出了“簡而不簡,少思少想”,“虛而不動,靜而不變”的觀點。莊子指出“若單純淡泊,則不能入憂,邪氣不能襲,則道德完備,神不輸”。孔子認為“仁者長壽”、“大德者壽”,強調道德修養對養老的重要意義。《內經》在繼承先秦諸子養生思想的基礎上,系統地建立了精神調理的理論和方法。此後不斷豐富和完善。唐代的孫思邈提出了“少思、少想、少欲、少言、少笑、少憂、少樂、少樂、少怒、少善、少惡”十二原則。歷代重要文獻有梁代陶弘景的《養性延壽錄》、宋代陳至的《養老供養家書》、元代王玨的《太定養生主論》等。還有彭祖的養生養性說、史的長壽秘訣、清代沈家書的養病不必言、尤澄的《壽》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