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2011四川高考生物答案

2011四川高考生物答案

2011四川生物試題、答案及解析

部分圖片未在網上發布。如果妳想要它們,請發郵件給我!

a、選擇題(本題***13小題,每小題6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壹個符合題目要求)

1.下列關於微生物生長曲線的說法不正確。

A.在相同培養條件下接種對數生長期菌株會縮短調整期。

B.進入對數生長期的微生物代謝旺盛,形態和生理特征相對穩定。

c、進入穩定期後沒有新的細胞生成,活細胞數量保持相對恒定。

D.進入衰變期後,部分細胞解體,可釋放抗生素等代謝產物。

答案:c

分析:進入對數生長期的微生物代謝旺盛,形態和生理特征相對穩定,用作菌種或科研材料;進入穩定期後,微生物仍會產生新的細胞。此時出生率等於死亡率,活細胞數量保持相對穩定,所以C是錯的。

2.下列關於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確。

A.植物原生質體的融合依賴於細胞膜的流動性。

B.合成甾醇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壹般不發達。

C.分泌蛋白的修飾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完成。

d、膜組件的更新可以通過生物膜之間帶膜小泡的轉移來實現。

答案:b

解析:植物原生質體的融合依賴於細胞膜壹定的流動性;分泌蛋白的修飾是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完成的。內質網與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的合成有關,所以合成甾醇的細胞的內質網也很發達。所以b是錯的。

3.下列關於劇烈運動時人的生理變化過程的描述是正確的。

A.大量失鈉對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影響大於細胞內液。

B.大量乳酸進入血液,血漿由弱堿性變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進了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降低,刺激呼吸中樞促進呼吸運動。

答:答

解析:鈉在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中起重要作用,鉀在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中起重要作用,所以大量失鈉對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影響大於細胞內液,A是正確的。血液中有緩沖物質,血漿的PH值保持相對穩定,不會變成弱酸性,B是錯誤的。胰高血糖素不能促進肌糖原分解,C錯了。劇烈運動時,血液中的CO2增加,刺激呼吸中樞,導致呼吸增強。d是錯的。

4.右圖為油菜種子成熟過程中種子質量和有機質相對含量的變化趨勢。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

A.大量糖類物質輸入並參與代謝,導致種子質量不斷提高。

B.細胞代謝大量使用糖分,導致澱粉含量降低。

C.糖不斷轉化為脂質,導致脂質含量不斷增加。

D.糖沒有轉化成蛋白質,導致含氮物質含量相同。

答案:d

解析:蛋白質是細胞的結構成分,糖可以轉化成蛋白質。含氮物質的含量不變,但由於種子幹重的增加,蛋白質的總量實際上在增加,所以糖正在轉化為蛋白質。

5.北極牙鮃體內存在抗凍基因,其抗凍蛋白具有11氨基酸的重復序列。這個序列重復次數越多,抗凍能力越強。下圖是獲得轉基因抗凍番茄植株的過程示意圖,相關說法正確。

流程A ①中獲得的目的基因可用於基因工程和基因組測序。

b多個抗凍基因被編碼依次連接成可以表達的新基因,無法獲得抗凍性增強的抗凍蛋白。

C過程②組成的重組質粒缺少標記基因,需要轉化農桿菌進行篩選。

DNA探針技術可用於檢測目的基因在轉基因抗凍番茄植株中的存在和完全表達。

答案:b

分析:process 1得到的目的基因沒有非編碼區和內含子,不能用於比目魚基因組測序,是錯誤的。引入農桿菌以更容易地擴增和導入番茄細胞。DNA探針技術不能檢測基因是否完全表達,目的基因的完全表達要檢測表達產物的蛋白質和D錯誤。

回答下面的問題I和II。

I (9分)有人通過實驗探索出壹種藻類的最佳培養條件,以獲得最大生物量(註:生物量是指單位體積藻類的幹重)。

(1)在光照條件下培養藻類時, 培養液必須含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曲線 藻類的光合速率隨陽光強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圖中B點表示最佳的_ _ _ _ _ _培養條件。

(2)藻類在無光照條件下仍能生長,但培養基中應加入葡萄糖等有機物,以提供_ _ _ _ _ _ _ _ _ _。

(3)向培養液中加入葡萄糖,配制成不同濃度的培養液,在壹定光照條件下培養,測定藻類的生物量,如下表所示:

為了確定藻類培養的最佳葡萄糖濃度,需要設計_ _ _ _ _ _ _ _ _ _個實驗。

(4)基於上述實驗,獲得藻類最大生物量的培養條件是_ _ _ _ _ _ _ _ _。

二。(12分)下圖為反射弧內神經肌肉關節的結構和生理變化。

(1)反射發生時,神經中樞產生的興奮沿_ _ _ _ _ _ _ _ _神經傳導至突觸前膜,導致突觸小泡和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ACH)。乙酰膽堿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後,肌膜中發生_ _ _ _ _ _ _ _,引起肌肉收縮。

(2)重癥肌無力是壹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是患者的免疫系統將Ach受體作為抗原, 這使得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Ach受體的抗體特異性地結合Ach受體, 這導致Ach不能正常地與Ach受體結合,從而_ _ _ _ _ _ _ _ _ _ _ _信號轉換過程被阻斷。

(3)重癥肌無力患者的臨床治療,可采用胸腺切除術,目的是抑制_ _ _ _ _ _ _ _發展為T細胞,使其不能產生淋巴因子,從而抑制_ _ _ _ _ _ _ _的免疫反應。

答案:(1)各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1) CO2 (1)光照(1)。

(2)碳源和能源(2分)

(3)0.2至0.6g/L之間的更細分的濃度梯度(2分)

(4)適當光照,加入適當濃度的葡萄糖(2分)

解析:(1)海藻是壹種植物,培養時需要在培養液中添加各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引入空氣為光合作用提供CO2。B點的光照強度具有最大的生物量。

(2)藻類在無光條件下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需要提供有機質作為C源和能源。

(3)為了確定培養藻類的最佳葡萄糖濃度,需要0.2至0.6g/L之間的更細分的濃度梯度。

(4)根據圖,藻類的最大生物量需要合適的光照強度,根據表,需要添加合適濃度的葡萄糖。

答案:(1)傳出(1)融合(2)電位變化(2)

(2)B細胞(1)化學信號轉電(2)

(3)造血幹細胞(2分)體液(2分)

解析:(1)神經中樞產生的興奮沿傳出神經傳播,導致突觸小泡和突觸前膜融合,從而釋放遞質。從圖中可以看出,遞質引起肌膜電位的變化,從而引起肌肉收縮。

(2)抗體是由效應B細胞產生的,因此B細胞被激活並增殖。突觸釋放遞質,導致肌電位變化,因此化學信號向電信號的轉換過程受阻。

(3)造血幹細胞在胸腺產生T細胞。根據問題2,是抑制體液免疫反應。

31.(21)回答下面的問題I和II。

壹、(7分)圖A是小島生態系統食物網的示意圖。有人將壹定數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蜥腳類動物和較大的地面節肢動物為食)引入島上,跟蹤生態系統及其對照組的變化。結果發現,蜥腳類動物和網蟲的數量變化很大(見圖B),而其他生物的數量變化相對較小。請回答以下問題:

(1)薩貝裏變色龍處於_ _ _ _ _ _ _ _ _的營養級,與卡普中國鬣蜥的種間關系為_ _ _ _ _ _ _ _ _ _。

(2)引入卷尾鬣蜥後,變色龍Shaii的可變活動範圍從樹的基部向上移動,而蜘蛛的網位置略有下降。這壹現象表明,生態因子的變化可以改變生物群落的_ _ _ _ _ _ _ _。

(3)鬣蜥引入後,網蜘蛛數量的變化趨勢是_ _ _ _ _ _ _。結合其他生物的量變信息可以看出,小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能夠保持相對穩定,說明生態系統具有_ _ _ _ _ _的能力。

二。(14)小麥染色體數目為42。下圖是三個純小麥品系的部分染色體和基因組成:I和II代表染色體,A是矮稈基因,B是矮黃病抗性基因,E是條紋病抗性基因,都是顯性的。品系B和品系C由普通小麥與近緣種偃麥草雜交而成(圖中黑色部分為來自偃麥草的染色體片段)。

(1)B系和C系在栽培過程中發生了染色體變異。這種現象如果發生在自然條件下,可以提供原料。

(2)A和B雜交得到的F是自交,所有染色體都是正常關聯的,所以基因A和A可以相互結合。

分開又分開。通過自交獲得的F中有三種基因型,其中只有三種基因型表現出對矮黃病的抗性。

(3)A和C雜交獲得的F自交,在減數分裂中,I A和I C差異較大,不能正常配對,而其他染色體正常配對,可觀察到4個四分體;減數分裂正常完成,可產生三種基因型的配子,配子最多含有10條染色體。

(4)將(2)中的F與(3)中的F交叉。如果所有配子形成和育性機會均等,產生的種子發育都正常,那麽後代植株同時表現出三種性狀的概率為。

答案:(1)第三或第四(1)競爭與捕食(1)

(2)垂直結構(1)

(3)先增加,再減少,最後達到平衡。(2分)某些自動調整(2分)

分析:(1)根據食物網,蜥腳類動物處於第三級和第四級營養級。卷尾鬣蜥捕食蜥腳類動物,卷尾鬣蜥和蜥腳類動物都捕食更大的地面節肢動物,因此它們具有捕食性和競爭性。

(2)社區的垂直結構發生了變化。

(3)根據坐標圖,卷尾鬣蜥的蛛網數量與無卷尾鬣蜥相比先增加後減少。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保持相對穩定,表明生態系統具有壹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答案:(1)結構(1)生物進化(1)

(2)同源染色體(1分)9(2分)2(2分)

(3) 20 (1) 4(2) 22(2)

(4)3/16 (2分)

分析:(1)觀察表明乙丙菌株發生了染色的結構變異,可以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料。

(2)基因A和A是位於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所以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植物A沒有Bb基因,基因型可表示為AA00,植物B的基因型為AaBb,雜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為AaB0,可視為aaBB。所以F2有9個基因型,只有2個基因型表現出對矮黃病的抗性:aaBB aaB。

(3)小麥含有42條染色體,除兩條不能配對外,40條染色體可以配對,因此可以觀察到20個四分體。因為I-A和I-C不能配對,所以在第壹次減數分裂時,I-A和I-C可能分離,也可能不分離。最終的配子可能含有I-A、I-C,兩者都有,也可能壹個都沒有,因此可以產生四種基因型的配子。它包含多達22條染色體。

(4)在(2)中F1的基因型:AAB,在(3)中F1的基因型可視為:AA AE,考慮到B基因抗矮黃病的後代的概率為1/2,考慮到A和E,抗矮黃葉斑病的後代的概率為3/8,所以三個性狀同時出現。